<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林静】成长日志第2️⃣1️⃣4️⃣8️⃣天</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道德经】:4遍/14遍</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清明——最好的思念,是认真生活】</u></b></p> <p class="ql-block"><b> 今天是清明节,早晨看到罗翔老师的一个视频:清明的意义是什么?慎终追远,思考死亡。我们要去想,有一天我们会离开这个世界,我们在这个世界现在能够一呼一吸,我们如何来过有意义的生活?如何在人生的终了觉得自己没有虚度?</b></p><p class="ql-block"><b> 对死亡的理解,大概是从送走自己的第一个亲属开始的。外公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我出生之前爷爷奶奶就都已经去世了,因此我的记忆里也只有外公外婆的存在,也正是因为没有其他隔代亲属的疼爱,外公外婆的爱对我来说弥足珍贵。他们虽然有好多孙子孙女,唯独对我格外偏爱,大概是因为我总是缠着他,经常让他给我讲人生故事,带我去满山跑。</b></p><p class="ql-block"><b> 我曾暗自立下誓言,等我大学毕业后一定要带外公去看看他曾经给我编织的大城市的梦『那个我值得拥有的地方』,后来在我十岁左右外公走了,在我大学刚毕业的那一年,外婆也离开了我。外婆离开的时候我记忆很深刻:真正的死亡,总是来临的那么快,就几分钟的时间而已,我跟她就永远分属两个世界。那一刻,我内心竟无比平静,没有想象中的暴风雨般的歇斯底里,没有痛哭流涕,更多是庆幸外婆终于可以摆脱病痛折磨、可以永远享受宁静了。外公外婆死后的这些年,我其实选择性遗忘那种离别的痛苦。</b></p><p class="ql-block"><b> 直到后来看《寻梦环游记》,开始对死亡有了新的理解。电影里,小男孩米格的曾祖父埃克托说道: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如果在活人的时间里,没人记得你的话,就会从这里消失,我们称之为最终的死亡。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物学的死亡,第二次是社会宣布你死亡,第三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离开这个世界。所以,哪怕是已经离开这个世界的人,我们的思念也有莫大的意义,只要我们还记得他们,他们就一直存在着,不管是活在另一个世界,还是活在我们的记忆里,只要能被人想起,他们就没有离开。</b></p><p class="ql-block"><b> 这,或许就是清明节的意义,哪怕我们的生活匆匆忙忙、慌里慌张,但每年的这一天,思念和时间是留给另一个世界的人的。慎终追远,思考死亡,珍惜当下。那些逝去的亲人,只要我们不遗忘,他们就没有离开。带着对他们的思念,认真活下去,善待自己、善待爱人,让生命不留遗憾。</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