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沧州市一日游(一)——沧州博物馆

君子兰

<p class="ql-block">周六一早,乘坐火车来到了沧州市。第一站沧州市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沧州市博物馆收藏和展示从新石器时代至民国所出土征集的各类文物、标本、藏品,以及极具地域特色的大运河、渤海湾、杂技、武术和品类繁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现象,是一座集文物收藏、文物展示、科学研究、宣传教育、文物考古于一体的区域性综合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青釉堆贴花龙柄壶(北朝)</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错金豹镇(汉)</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三彩刻宝相花纹盘(唐)</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带方座蹲狮(唐)</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吴桥北朝墓群出土墓俑。主要展示罗屯北朝墓出土陶俑。陶俑中有镇墓兽、执盾俑、仪仗俑、文吏俑、武土俑及动物模型等。</p> <p class="ql-block">禄釉陶楼(东汉)</p> <p class="ql-block">陶牛车(西周)</p> <p class="ql-block">石雕伏狮(元)</p> <p class="ql-block">东魏时期造像</p> <p class="ql-block">上为陶灯(东汉),下为陶狗(东汉)</p> <p class="ql-block">上为骨耜(商),下为鎏金嵌贝龟镇(汉)</p> <p class="ql-block">上为,兽形铜饰件(汉),下为鎏金嵌玉兽形饰件(汉)</p> <p class="ql-block">上为陶井(东汉),下为绿釉陶猪(汉)</p> <p class="ql-block">铜镜</p> <p class="ql-block">隋朝釉陶</p> <p class="ql-block">上为匍匐俑(唐),下为双人首龙身俑(唐)</p> <p class="ql-block">上为天王俑(唐),下为人面铠甲武士俑(唐)</p> <p class="ql-block">牵驼胡俑(唐),下为陶马(唐)</p> <p class="ql-block">上为彩绘木砖(唐),下为灰陶鼎(唐)和红陶五足盘(唐)</p> <p class="ql-block">红陶塔式罐(唐)</p> <p class="ql-block">绞胎三足盘(唐)</p> <p class="ql-block">上为三彩梅花圆盒(唐),下为三彩弦纹碗(唐)</p> <p class="ql-block">上为三彩耳杯(唐),下为双凤纹黄釉扁壶(唐)</p> <p class="ql-block">上为磁州窑白釉黑彩牡丹纹罐,下为磁州窑白釉黑彩花草叶纹圆腹小口瓶(金)</p> <p class="ql-block">上为粉彩轧道开光山水纹碗(清·嘉庆),下为磁州窑白釉划花大碗(金)</p> <p class="ql-block">运河码头。大运河沧州段为南运河的一部分。起自吴桥县第六屯村南,流经吴桥、东光、南皮、泊头市、沧县、沧州市、青县七县市,止于青县李又屯村北,河道全长215公里。</p> <p class="ql-block">沧州名人纪晓岚</p> <p class="ql-block">沧州名人张之洞</p> <p class="ql-block">冯国璋戎装和夫人瓷板像(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北‌这个展厅展示了河北省大运河的文化和历史,让观众了解大运河的重要性和其在沧州地区的历史作用‌大运河。</p> <p class="ql-block">沧州段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216公里,起自河北省吴桥县第六屯村,于青县李又屯村北出沧州境入天津界。其历史可追溯至东汉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曹操为征伐乌桓命董昭开凿的平虏渠,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沧州段保存了京杭大运河完整原始的河道形态,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匠心。</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河道里挖出的物品</p> <p class="ql-block">沧州民俗文化展主要展示了沧州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包括民俗活动、节庆习俗、民间艺术等方面。</p> <p class="ql-block">展览通过丰富的实物、图片和文字资料,详细介绍了沧州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民俗活动‌:展示了沧州地区的各种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展示了这些节日的起源、习俗和庆祝方式。</p> <p class="ql-block">沧州民俗文化展的特色在于其全面性和深度。展览不仅展示了沧州民俗文化的表象,还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和文字说明,观众可以全面了解沧州地区的民俗文化,感受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魅力。</p> <p class="ql-block">沧州历史名人展,通过图文和展品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80余位沧州历史名人的生平事迹,他们在沧州历史乃至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名人包括从西周时期的尹吉甫到汉末三国时期的张郃,再到西晋时期的石崇和欧阳建等‌。</p> <p class="ql-block">展览详细介绍了这些名人的生平事迹、对沧州乃至中国历史的贡献以及他们在各自领域中的成就。这个展览不仅展示了沧州的历史文化底蕴,还通过这些名人的事迹激励后人。</p> <p class="ql-block">《济世沧海——沧州中医药文化展》是一个展示中医药文化的展览,旨在通过文物和展品展示中医药的历史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沧州中医药文化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沧州走出了多位杰出的中医名家,对中医发展产生了里程碑式的影响。展览通过实物陈列和互动体验,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p> <p class="ql-block">医药典籍。</p> <p class="ql-block">上为漏斗和灌药器,下为拔火罐和药瓶</p> <p class="ql-block">上为手术道具和针灸针,下为药匙、药量、青铜刀</p> <p class="ql-block">上为唐三彩方枕,药箱,下为“医工”铜盆(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上为香薰,下为熏壶</p> <p class="ql-block">上为脉枕,下为药罐、药瓶</p> <p class="ql-block">沧州杂技文化展分为四个部分,详细介绍了沧州杂技的历史、文化、代表人物和现代发展情况‌。</p> <p class="ql-block">展览以真实的老照片、影像资料、图片文本为依据,展示历史文物和古本典籍,结合声、光、电、影像等多媒体展示技术,深层次、多方位地向观众展示沧州杂技的历史、艺人的艺术造诣以及杂技“奇、绝、险”的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拜师学艺场景</p> <p class="ql-block">表演道具</p> <p class="ql-block">沧州武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尹吉甫被认为是沧州武术最早的代表性人物‌。尹吉甫是西周时期的著名贤相和诗人,他在《诗经》中有许多篇章记录了他的功绩,其中“文武吉甫,万邦为宪”的诗句赞颂了他的文韬武略‌。此外,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对沧州武术也有重要影响,他在沧州留下了泱泱武风和以武报国的传统‌。</p> <p class="ql-block">展厅展示了沧州武术的文化和历史,包括著名的武术流派和武术大师的生平事迹,适合对武术感兴趣的观众‌。</p> <p class="ql-block">沧州武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形成了多种拳种和流派。‌八极拳‌是沧州武术的代表之一,以其力度十足的特点深受欢迎,适合追求力量训练的人群‌。‌燕青拳‌则以其内家拳的练精化气、弧形走转之势以及外家拳的开张、劈打、舒展之态著称,动作变化丰富,体态灵动,受到广大爱好者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沧州博物馆不仅展示了沧州武术的历史和文化,还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武术的传承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渤海之滨‌:这个展厅科普了沧州沿海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帮助观众了解当地的海洋生态和自然资源‌。</p> <p class="ql-block">沧州博物馆,是一座承载历史与艺术的文化圣地,每一件展品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都是历史的见证,都是文化的载体。它们诉说着沧州的过去,也启迪着沧州的未来。下一站沧州文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