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徐州籍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

我心依旧

<p class="ql-block">洪秀全,这个在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诞生于广东花县(今花都区)福源水村的孩子,后来移居到官禄布村。他的祖籍,据洪氏族谱《万派朝宗》记载,却是江苏邳州。这让我想起了那幅描绘洪秀全身着黄色龙袍,坐在金碧辉煌宝座上的画面,仿佛让我穿越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从洪氏宗谱复制品中得知,洪氏家族在汉魏时世居彭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晋怀帝永嘉之乱后,于永嘉五年(311年)全家南迁京口(今镇江),东晋安帝时又迁至新安郡遂安县(今杭州市淳安县)。在战乱中,他们辗转经由江西、福建,最终来到广东。这让我联想到那幅画中身穿金色长袍的男人坐在华丽椅子上的场景,仿佛在诉说着洪秀全家族的迁徙历程。</p> <p class="ql-block">洪秀全(1814年—1864年),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客家人。他受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的影响,在家乡创立“拜上帝教”,自称是上帝的“次子”,耶稣的弟弟,并提出推翻清朝统治的目标。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就任“天王”,定国号为“太平天国”。之后,太平天国军队一路北上,席卷大半个中国,给清朝统治以沉重打击。然而,由于内部矛盾激化,天京事变爆发,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逐渐走向衰落。1864年,洪秀全在天京病逝,终年51岁。那幅清朝官员服饰画像中的男子,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p> <p class="ql-block">洪秀全受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的影响,在家乡创立“拜上帝教”,自称是上帝的“次子”,耶稣的弟弟,并提出推翻清朝统治的目标。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就任“天王”,定国号为“太平天国”。那幅留着胡子、穿着古代官服、头戴红色帽子的男人的画像,仿佛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洪秀全的雄心壮志。</p> <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定都江宁(今南京),并改名为“天京”。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秀全的领导能力和决策出现一些问题,且太平天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发生了天京事变。那幅身着华丽服饰、戴着一顶金色帽子、帽檐上绣满精致图案的男子的画像,仿佛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洪秀全的威严与庄重。</p> <p class="ql-block">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农民起义,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由于其局限性,最终导致了运动的失败。那幅身穿金色铠甲、头戴黄色帽子的男人的画像,仿佛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洪秀全的无奈与遗憾。</p> <p class="ql-block">尽管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但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仍然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史学家蒋廷黻曾评价洪秀全在定都南京后“真心实质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那幅穿着金色衣服、头戴凤冠、看起来威严而庄重的皇帝的画像,仿佛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洪秀全的雄心与抱负。</p> <p class="ql-block">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原名洪火秀,族名洪仁坤,是带领太平军起义的核心领袖与太平天国的第一任天王。那幅洪秀全挥手致意的画像,仿佛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洪秀全的风采与魅力。</p> <p class="ql-block">洪秀全出生于广东花县,早年试图科举入仕,屡试不第后通过《劝世良言》得到启发,创建拜上帝教,不断吸引杨秀清、萧朝贵等人。咸丰元年(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随后攻入南京,定都于此并改称天京。那幅身穿黄色官服的大胡子男人站在户外,背景是一片山脉的画像,仿佛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洪秀全的雄心与壮志。</p> <p class="ql-block">定都天京后,洪秀全疏于政事,使得太平天国内部分崩离析,最终导致天京事变爆发,石达开出走后太平天国逐渐衰落,遭到清政府与列强的联合绞杀。同治三年(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去世,太平天国随之覆灭。那幅坐在龙椅上的男人,穿着金黄衣服、戴着一顶写着“天王”帽子的画像,仿佛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洪秀全的威严与庄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