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文字:笑声(别名:生生不息)<br>拍摄时间:2025年3月1日<br>制作时间:2025年3月1日 如果你不相信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本土桃花早在商代就已存在并被誉为“天下第一花” 那么你总不会不相信初创于周朝(BC1046-BC256)的中国最早诗歌总集《诗经》中 那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对桃花存在的印记吧!这算下来也有两千多年了<br> 所以,本篇赋名“千年一桃”并配上背景乐“千年”绝不为过! 为什么桃花在千年流转中与诗结缘并不被文人言弃? 比如唐代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br> 比如宋代汪藻的“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br> 比如元代张可久的“桃花吹尽,佳人何在?”<br> <div>比如明代唐寅的“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br></div> 比如清代袁枚的“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还比如当代人,把“三生三世”和“十里桃花”拼接一体<br> 演绎出“梦回桃花深处见,缘定三生石上缘”的仙恋剧 原因就在于其蕴含的文化情结,如桃花的“悦己”、桃果的“利他”与桃林的“世外”<br>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做个中国人有福了!带着千年桃花遗传的文化基因,心随天地走 意被桃花牵 <div>用理性来做事</div> 拿感性来做人 活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做到极致,也是一种修行 <div>花开满枝<br></div> 又闻(桃)胶香 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此刻,你只需用小小的眼睛,便可装下整片(世外)桃林!<div>谢谢关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