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嘉庚纪念馆<div><br></div><div> 来到厦门不能不去集美,那里除了海边的风景优美之外,还有嘉庚公园、陈嘉庚纪念馆,鳌园。当你在这些地方游览之后,你会有很多感触。从古到今很多人发了财,都脱离不了一个规律,那就是当你有了钱之后,要么是享受,要么是节俭,把钱财留给儿孙,或者是一个守财奴,吝啬之极从不肯舍施他人,更别说为社会办什么好事了。然而,集美的陈嘉庚先生这个人却除外。他在南洋办企业发家之后,不忘家乡与他的祖国,做出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所以,他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威望。 </div><div> <b> 一、成家立业</b></div> 陈嘉庚先生于1874年10月,出生于福建同安县集美一个华侨世家(今厦门市集美区)。1890年秋,17岁的陈嘉庚离开家乡去了新加坡,在他父亲开办的米店学做生意。1904年,陈嘉庚独立创业,相继开办了菠萝罐头厂、米厂、菠萝种植园、橡胶园。在其生意兴旺后,又扩大企业规模开办了橡胶制品厂30多家,生产制造轮胎及日用品。随后又在世界各地及国内一些城市,设立分店100多处。<br> 1909年,陈嘉庚经人介绍认识了孙中山,他积极支持孙先生推翻清帝的革命行动。1910年,他带头剪掉辫子并加入同盟会。<br><div>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11月8日福建光复。陈先生在新加坡听到消息后,立即倡议华侨集会,庆祝国内推翻大清帝制的伟大胜利,并商议筹款支援福建。大会推举陈嘉庚为会长,筹款20多万支援国内革命行动。 </div> <b>二、发展家乡教育事业</b><br> 黄炎培先生曾这样评价陈嘉庚:“发了财的人,而肯拿出来的,只有陈先生。”在陈嘉庚的事业辉煌后,他不忘家乡父老,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br> 1912年秋,陈嘉庚回到家乡召集族人开会,商讨停办私塾,联合筹办集美小学事宜。他的倡仪得到家乡父老的热烈欢迎。<br> 1913年1月,开办了集美小学;<br> 1917年开办了集美女子小学;<br> 1918年建成了集美中学及师范学校;<br> 1919年开办了集美幼稚园;<br> 1920年开办了集美水产科和商科教学;<br> 1 921年筹办集美女子师范;<br> 同年2月23日与乡绅商定,将上述各校定名为:“福建私立集美学校”为总校名。<br> 1925年又开办了集美农林部学科专业;<br> 1926年开办集美国学专门部;<br> 1927年筹办集美幼稚师范;<br> 在此期间,还相继新建了集美医院、图书馆、科学馆、美术馆、水厂、电厂等公共设施,统称集美学校。<br> 1923年,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批准承认:厦门集美学校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集美学村”由此得名。<br> 1921年4月6日,陈嘉庚创办了厦门大学,并独立维持了16年。1937年抗战爆发,他的企业受帝国主义打压逐渐萧条,他开办的厦门大学难以维持,不得已交给国家,改为国立大学。 ——厦门大学校内纪念馆 ——厦门大学内景图 <b> 三、支援抗战</b><br> 中国抗战爆发后,陈先生在南洋积极组织华侨捐款抗战,成立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从财力、物力上支持国内的抗战事业。1940年,陈嘉庚率“南侨总会”慰问团访问延安,受到毛泽东、朱德及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br> 陈嘉庚的延安之行,他看到了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巨大差别,他看到了中国前途与命运的希望,此行是他人生重要的转折点。日寇投降后,陈先生于1945年10月,从印尼爪哇回到新加坡,当地500多个社团联合举办欢迎大会。11月8日,重庆十大团体也联合召开“陈嘉庚安全庆祝大会”,毛主席送去“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条幅,周恩来、王若飞还送去了祝贺词。<br> <b> 四、积极参加建国大业</b><br> 1949年1月20日,毛主席致电邀请陈先生赴京参加新政协会议,1949年6月4日到达北京。6月15日参加了新政协筹备会议,9月21日,以全国政协委员身份参加了政协会议开幕式。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 <b> 五、身后事</b><br> 陈嘉庚先生于1961年8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宋庆龄,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了花圈。8月15日上午,首都各界举行了隆重公祭,周恩来亲自担任治丧委员会主任委员,廖承志在公祭大会上致悼词。<br> 悼词曰:<b>“陈嘉庚先生生前在拥护国家民族利益,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真诚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社会经济面貌。拥护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动国外华侨爱国,大团结等方面表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给广大海外华侨树立了一个好榜样。</b>”<br> 8月15日上午11:00时,公祭结束后,灵枢上覆盖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运回厦门集美鳌园安葬。<br> <b> 六、鳌园</b><br> 位于集美区东海之滨的鳌园,是陈嘉庚先生生前为纪念集美解放所建的一处公园。由陈嘉庚先生亲自设计,于1951年9月开始兴建,1957年完工。<br> 其后,当地政府在集美学村南边修建了嘉庚公园,嘉庚纪念馆、将鳌园包括在内。鳌园内的主体建筑为集美解放纪念碑,及他本人仙逝的归宿地。“集美解放纪念碑”7个大字,为毛主席亲笔题词,这是伟人生前唯一的为地方解放纪念碑的题词。纪念碑四周围栏上有众多浮雕。每一块浮雕上方是标语,如“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厉行节约,创造财富”,“积极完成税收任务”,“迎接新经济,新文化建设高潮”,“劳动人民心贴心”。“遵守政府法律”,“保守国家机密”等。把政治思想教育和石雕艺术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br> 鳌园内除了纪念碑上有毛主席题词外,还有董必武、陈毅、邓子恢、张治中、沈均儒、陈叔通、谭平山、傅作义、邵力子、李济深、陈述通、黄炎培、马旭伦、马寅初、叶恭绰、陈培锟、虞愚等人的提词。<br> 中国共产党建国已达75年,之所以有今天,除了有老一辈革命家的浴血奋斗外,还有像陈嘉庚这类爱国人士的重大贡献。在祖国繁荣昌盛的今天,切不可忘记他们曾经所做的贡献与业绩。<div> 尽管陈嘉庚先生逝世百多年了,但他的精神却与世常存。今天的厦门为纪念陈嘉庚先生的崇高精神,将开通的地铁线命名为“嘉庚号”。乘上那趟列车可饱览集美海湾那旖旎的风光。<br> 陈嘉庚先生精神永垂不朽! <br> 写于2025年元旦</div> ——陈嘉庚先生墓 ——集美鳌园陈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