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研地理新路径 共筑育人新篇章——2025年湖北省中学地理教研员培训活动圆满启幕

小安

<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15日上午九时,湖北省中学地理教研员培训活动在武汉市第六中学高中部录播室隆重举办,全省各市、州教科院地理教研员齐聚一堂,共探学科发展新方向。本次活动由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旨在深化地理课程改革,推动教研创新。</p> <p class="ql-block">培训开场,武汉市第六中学的李颖校长登台致辞。李校长指出,地理学科兼具综合性与实践性,是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构建世界观的重要学科。在教育理念不断革新的当下,地理教育融合多元技术,拓展实践活动,正朝着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方向大步迈进,六中也在积极探索,推动地理学科稳健前行。</p><p class="ql-block">武汉市第六中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始终秉持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坚持全面育人。在教育教学中,学校注重学科融合与创新实践,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思维。</p><p class="ql-block">最后,李颖校长满怀期待地预祝本次培训圆满成功,期望各位教育同仁在交流研讨中碰撞出智慧火花,共同为地理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p> <p class="ql-block">一、聚焦前沿:专家引领启新思</p> <p class="ql-block">华中师范大学李家清教授以《新高考背景下“如何观课—议课”》为题,为与会教研员带来了一场极具前瞻性和指导性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内容丰富,涉及了新高考指向与基本需求的深刻认识、展示课的重点与特色把握、以及达成目标的路径方法等关键议题。</p><p class="ql-block">首先,李教授强调了地理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他指出,这些素养不仅具有整体性,还具有情境性,能够通过学生在应对复杂情境时的表现来体现。</p><p class="ql-block">其次,李教授详细阐述了展示课的属性,包括其准备性、示范性和研究性。他提出,课堂教学是一个多要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具有流变性、运动系统和生命系统的特性。他还分享了观察展示课的要领,如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表达、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等。</p><p class="ql-block">在路径方法方面,李教授提出了议课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目标性、客观性、聚焦性、发展性和探索性。他强调了教学目标设计的完整与准确性、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性、教学媒体选择与运用的适宜性、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的恰当性,以及教学评价的多元性与合理性。</p><p class="ql-block">李教授的报告高屋建瓴,为教研员们在新高考背景下如何观课、议课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与方法,也为地理教学改革与教研工作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二、课例示范:创新设问破难题</p> <p class="ql-block">10点10分,武汉六中肖石荣老师执教的研讨课《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开放创新型设问”综合题解题》正式开始。肖老师以“开放创新型设问”为主题,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自主建构解题思路。</p><p class="ql-block">课堂伊始,肖老师引导学生从材料选取、设问方式、答案组织等方面思考和讨论近三年湖北卷及全国卷中“开放创新型设问”综合题的特点,学生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在交流中逐步完善答题思路,归纳出答题启示。</p> <p class="ql-block">随后,课堂进入互动评价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典型答案,剖析答题中存在的问题。肖老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重做题目,完善答案,并进行自我评价。这一过程不仅帮助学生查找问题,更促进了他们的自我反思与提升。</p> <p class="ql-block">紧接着,进入“小试牛刀”环节。肖老师呈现了“荆汉运河”这一新情境题目,限时让学生现场完成,邀请部分学生展示答案,并进行互评和打分。</p> <p class="ql-block">随后,肖老师展示了AI软件DeepSeek的答题结果,引发了学生们的热烈讨论。学生们在对比中进一步感悟答题思路,同时也厚植了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最后,肖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小结,强调了“开放创新型设问”综合题解题思路的重要性,概括总结出扎实的必备知识是筑牢学业根基的关键,而卓越的关键能力则是实现能力进阶的重要途径。学生们认真听讲,整理笔记,将课堂所学内化于心。肖老师的课堂不仅展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创新实践,更传递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教研员们提供了可借鉴的课改范例。</p> <p class="ql-block">三、智慧碰撞:教研共话谋发展</p> <p class="ql-block">评课环节伊始,肖石荣老师对本次课程进行了深入介绍,精准提炼出16字设计初衷:“问题导向、任务驱动、多元评价、自主建构”,为本次教学设计与实施锚定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随后,三位来自不同市区的地理教研员依次对课程展开点评,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经验总结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与分享。</p> <p class="ql-block">李家清教授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资源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评价,认为课程主题鲜明、问题明确,教学设计要素完备且逻辑清晰,整体性强,为高效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入AI软件DeepSeek,展现了探索性与创新性。在教学过程方面,李教授指出教学环节清晰,导入明确,师生互动充分,案例思维量高,高度赞扬了肖老师的前期准备与努力。</p><p class="ql-block">此外,李家清教授从教学设计方面、教学过程方面与课堂小结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对高三复习提出“三段三阶四维度”复习模式建议:第一阶段侧重知识整合,构建知识体系;第二阶段聚焦方法论,体系化地理方法;第三阶段着重能力提升与素养培育,通过多样化情境与立体化训练,强化学生破题能力与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四、凝心聚力:共绘地理新图景</p> <p class="ql-block">在中学地理教研工作研讨交流活动中,杨国锋博士与湖北省中学地理教研员们为地理教育的发展绘制了一幅宏伟而精细的蓝图。他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从多个维度提出了极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要点,为地理教学的前行指明方向。</p> <p class="ql-block">谈及“好课堂”,致力于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深刻领会其内涵,通过广泛宣传,让优质课堂的理念深入人心。组织磨课研讨活动,教师们在思维碰撞中不断打磨教学细节,提升教学质量。规范遴选机制,确保评选过程公平公正,让各级课堂展评成为展示教学风采、擦亮教育品牌的高光舞台。</p> <p class="ql-block">针对“新教材”,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资源开发、课堂实践与评价到学生学习与发展,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探索。举办新教材专题研讨会、教材对比分析活动和单元教材分析会,助力教师吃透教材;开展新教材教学方法研讨会和同课异构活动,鼓励教学创新;通过教学资源共享会、校本课程开发研讨活动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工作坊,深度挖掘教学资源;组织公开课与示范课活动、课堂教学观摩与诊断以及教学评价研讨活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进行学生学习情况调研与分析、学习方法指导研讨活动以及学生学习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关注学生成长。</p> <p class="ql-block">在“好教研”领域,以开放的视野和探索的精神,深入研究义务教育地理新教材编研理念与课堂实践,基于新课标的地理课程设计创新,地理教学模式的多元改革探索,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研究,地理教育中红色与中国精神融入探究,地理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策略探究,现代教育技术助力地理教学新探,大观念下的地理教学设计与实践,“双减”背景下地理教学的优化之路,以及地理跨学科整合教学的实践剖析,为地理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面对“新中考”,积极解读湖北省新中考政策,研讨教学方向,剖析地理考点,探索教学策略与创新方法,开展命题研究与模拟实践,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应对中考变革。</p> <p class="ql-block">此外,高度重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通过助力专业成长、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剖析教学疑难问题、推动交流合作,让教师在教育之路上感受到满满的幸福与成就感。同时,着力提升平台影响力,聚焦中学地理教学,分享最新教研成果,荟萃荆天楚地智慧,打造地理学科共同家园,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开展常态化培训交流,建立科学评估机制,让地理教育的力量在这片土地上不断汇聚、壮大。</p><p class="ql-block">本次培训活动既是经验的总结,更是未来的起点。与会教研员纷纷表示,将立足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创新思维破解教学难题,以协作共享赋能区域教研,为湖北省地理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p> <p class="ql-block">山川可望,步履铿锵。2025年,湖北地理教育人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在观课议课中深耕素养,于教学革新中育见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