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旱夔门》——大地镌刻的传奇

LY2024

<p class="ql-block"> 《奉节旱夔门》</p><p class="ql-block"> ——大地镌刻的传奇</p><p class="ql-block">在重庆奉节层峦叠嶂的深处,藏着一处被大自然用时间雕琢的奇景——旱夔门。它虽无长江三峡夔门的磅礴江水,却以独特的雄奇引人入胜。</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六中午二点,我们自驾从奉节出发启程前往,跨过夔门长江大桥时,远远能见白帝城及长江夔门三峡之巅,途经242国道鹤峰乡两河口大溪河与支流九盘河交汇处,进入一段依傍河道的峡谷,著名的喀斯特景观奉节“天坑地缝”便位于附近,在此条水系上,只可惜永久关闭。这段全程50多公里山路,路程不远,但春节期间一路堵车走走停停,当我们抵达时,已接近下午六点,正是黄昏时分,天色已显得灰暗,蜿蜒于山上的公路旁设有观景台,站在台上可将旱夔门的全貌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奉节夔门长江大桥,远处可见长江三峡夔门白帝城及三峡之巅</p> <p class="ql-block">大溪河</p> <p class="ql-block">天坑地缝景区附近</p> <p class="ql-block">就在这时,一道晚霞穿透昏暗厚厚的云层倾洒而下,顿时陡峭的崖壁被染成金黄,人群也随之沸腾起来。丁达尔光线射向被群山环绕的谷底,其间乡村木板青瓦小屋、<span style="font-size:18px;">葱葱郁郁的植被、</span>弯曲的石板小道错落有致,仿佛这里的景象就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冬季里,干枯的树枝自然地折曲着,在空中勾勒出几笔简洁而又灵动的线条,此刻的画面,宛如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丹青,美的让人沉醉。</p> <p class="ql-block">旱夔门两侧峭壁相对,状若天门。这峭壁高达600余米,两壁之间最窄处仅40米,最宽处也不过100米,垂直耸立,气势恢弘。岩石纹理清晰,似是时光的笔触,记录着亿万年的地质变迁。它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约在距今2.5亿年至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受地壳运动和地下暗河长期冲刷影响,山体逐渐塌陷,最终形成如今的峡谷奇观。</p><p class="ql-block">晚上近七时,当我们踏入峡谷底部,夜幕已然降临,不见行人踪迹、<span style="font-size:18px;">已没了人烟</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仰望一线天空,</span>几盏农家灯火与夜空中的繁星点点相互为伍,<span style="font-size:18px;">四周静谧,唯有</span>凉风在幽深的沟壑间吹得沙沙作响,此时,一种苍凉、孤寂感袭来,让人心中感觉<span style="font-size:18px;">既有一丝惴惴不安,又奇妙地觉得只有这宁静时刻,这雄浑的山体才会相拥我们对话,而它仿若正用一种深沉而古老的语言,讲诉着这片土地亿万年的传奇故事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现代地质研究:在长江三峡裂谷没有完全形成的时期,来自高原的水流经四川盆地汇聚在夔门前被阻挡,彼时,古老的长江之水沿着瞿塘峡出口南岸的大溪,顺齐岳山东缘的山脉斜槽,<span style="font-size:18px;">浩浩荡荡地向西南方向流淌,随后沿着天坑地缝下方的地下暗河系统,奔涌入清江大峡谷。还有</span>另一部分江水,转大溪向西南进入利中盆地,之后分别由石笋河大峡谷和恩施州腾龙洞穿出进入清江沐抚大峡谷,古清江出口在今天为湖北宜都其主流之水与另一段原古起点三峡巫山山脉上游的支流现在叫长江是主流的江水汇合。</p><p class="ql-block">至于长江打通瞿塘峡的时间,有研究推测,可能距今仅仅只有200万至300万年。在新生代第四纪时期,受到喜马拉雅运动等因素的强烈影响,地壳持续剧烈抬升,长江的下切作用也随之不断加剧。历经漫长岁月的冲刷与雕琢,长江终于冲破重重阻碍,塑造出了如今我们所看到的瞿塘峡那雄伟壮观的形态 。</p> <p class="ql-block">原来,长江曾经是与今天完全不同的水系走向,这实在是令人惊叹,想到我们今天经过的大溪河流及走过的峡谷可能曾就是长江主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几亿年间那些奇特的地质演变故事,沧海变桑田,桑田又如何变回沧海,</span>让人不禁感叹<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自然难以想象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斗转星移,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背后蕴含着无尽的时间跨度,在这种巨大的山体空间变迁面前变得生动起来。</p><p class="ql-block">如此一来,我们不禁遐想,今天我们所站立的旱夔门谷底,会不会在几百万年前是曾经的长江江底?而如今奔腾着滔滔长江水的三峡夔门,亿年之前会不会与今天的旱夔门一样?这一切,所有或许只是按时间先后秩序的轮回。想到这里,怎能不让人觉得神奇?所有的意外又怎能称其为意外!</p><p class="ql-block">而原来的原来又是什么样?</p> <p class="ql-block">此刻,我们作为造物主的精灵人类、置身于这神奇的地方,更能真切地感触到,人类那些伟大的科技创造,充其量不过是对自然奥秘的部分解码、发现以及研究应用。那些渺小的人类自以为是的自大狂妄,在大自然面前,简直就是个微不足道的笑话,甚至连笑话都算不上。在这震撼人心的自然伟力面前,我们唯有心怀敬畏,唯有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精神,才得以永恒。</p><p class="ql-block">这是这片鬼斧神工之地给我们的启示。 </p><p class="ql-block">旱夔门,这片大地承载着亿万年的一部生动时光天书,其一草一木、一岩一壑,都是大自然最珍贵的馈赠。</p><p class="ql-block">作者:LY2024 摄影:LY2024 </p><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9日</p> <p class="ql-block">敬畏天地的自然观犹如宗教的情感,往往更能给人类精神上以寄托,给心灵以慰藉。</p> <p class="ql-block">背景参考</p><p class="ql-block">300万年前,长江受阻于如今三峡夔门,若是没有引流渠道,则会以四川盆地形成内海。 现代地质研究认为:长江古道在三峡裂谷未贯穿之前,在今天瞿塘峡处形成深湖,部分泄水沿南岸大溪河方向,120度向西南方向折回,与现在大溪河流向相反,在齐岳山同向皱褶之中在地表及地下河多道与清江贯通。古清江科学考查证实,清江有多处如腾龙洞双河谷地带,曾有巨大水量就是证据。 </p><p class="ql-block">重庆奉节天坑地缝地下河与旱夔门处迷宫河贯通,曾是长江古道流入清江的河道。 (数据来源网上,真实有待考证)</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结论仍有争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