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色天堂 人文钱塘---参观杭州的红色教育基地

风物长宜

<p class="ql-block">  杭州,又称钱塘、临安、武林,这座历史悠久、风景如画的城市,不仅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更以其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阵地。</p> <p class="ql-block">  作者的祖籍是浙江的宁波,60多年来探亲或出差曾N次到过杭州,2017年至2018年还曾居住杭州近两年,借机深度游,走遍了杭州城区及周边所属的6个区、1个县级市、2个县的山山水水、大街小巷,现将在杭城参观的部分红色教育基地的留影配相关门券或简介展示给美友们分享。</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西湖区-汪庄,即西子国宾馆(2017年11月)</p> <p class="ql-block">  汪庄,1927年由徽商、上海汪裕泰茶号老板汪自新,于夕照山雷锋塔下建成。中西结合楼房,三面临湖,隐约可见苏堤、三潭印月、柳浪闻莺、花港观鱼诸多景观。环境极为优雅,晨有鸟语花香、近观湖光潋滟,暮闻南屏晚钟、遥看夕阳余晖,庄内水塘幽池,亭阁楼台,假山奇石,花木繁茂,颇为宁静雅洁。解放后汪庄为国家领导人的下榻地,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都在这里制定。一九五八年,汪庄成为西子(国)宾馆,毛泽东主席43次到杭州,27次住在这里。一九七九年对外开放,是浙江省政府政务活动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1954年,毛主席在杭州西湖畔-毛主席经典照</p> <p class="ql-block">  杭州,可以说是毛主席的“第二故乡”,据不完全统计,毛主席一共在杭州住过四十多次,没有哪个城市能比杭州更让毛主席着迷。毛主席每次刚刚到杭州,还没来得及歇脚,就会对迎接自己的王芳等浙江地方领导同志们说道:“终于回家了!”而毛主席第一次来杭州是在1953年12月27日,这次毛主席来杭州一住就是好几个月,其主要工作便是为了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西湖区-五四宪法起草地旧址(2018年1月)</p> <p class="ql-block">  五四宪法起草地旧址,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街84号大院30号楼,总建筑面积约756平方米,是毛泽东当年在杭州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时的办公地。五四宪法起草地旧址始建于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浙江省委接管。1953年12月至1954年3月,毛泽东主席率领宪法起草小组在杭州五四宪法起草地旧址历时77天,起草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初稿,为1954年宪法的正式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五四宪法起草地旧址是一幢青砖叠砌、洋瓦盖顶的西式别墅。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由前院、主楼、平房组成,总建筑面积约756平方米。内部有房间十几个。二楼有宽敞的阳台,栏杆雕着精致的花纹。门窗的设计风格隽永。主楼与平房坐落于高台之上,砖木结构,主楼高二层,带阁楼,平房高一层,两幢建筑均为坡屋顶,覆深灰色洋瓦。主楼西北方有后期加建的辅房。五四宪法起草地旧址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起草地,是新中国制度建设的历史地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征途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西湖区-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2018年4月)</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西湖区-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内景(2018年4月)</p> <p class="ql-block">  杭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的起草地。在毛泽东主席起草宪法地旧址,北山街84号大院30号楼,设立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上城区-浙江省革命烈士纪念碑(2017年11月)</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上城区-浙江省革命烈士纪念馆(2017年11月)</p> <p class="ql-block">  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万松岭路100-1号,先后被国家民政部、浙江省、杭州市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浙江省党员教育培训基地、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85年,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在杭州云居山上兴建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1987年12月,举行奠基仪式;1990年3月举行烈士纪念碑揭幕式;1991年9月,纪念馆建成并对外开放。据2021年5月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官网显示,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包括20多个建筑项目,总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纪念馆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烈士纪念建筑,内分7个厅,有近350位革命烈士的斗争史迹,1000余张照片、400多件革命文物。</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西湖区-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杭州蔡永祥烈士事迹陈列馆(2017年11月)</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西湖区-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杭州蔡永祥烈士事迹陈列馆.蔡永祥烈士雕像(2017年11月)</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前身是蔡永祥烈士事迹陈列馆,1968年10月建成开放。1983年4月,经中共杭州市委批准,增名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馆内有三个展厅分别是:杭州市革命史展厅,展出近一个世纪以来,杭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的革命斗争历史,以及李成虎、张秋人、刘别生、蔡永祥等近百位革命烈士的事迹。杭州市见义勇为烈士事迹陈列厅,展出杭州地区1970年以后牺牲的王国娟、吴斌、张叶良、潘志毅等58位见义勇为烈士的事迹。</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上城区-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2017年11月)</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小营巷56号,总面积约2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1958年1月5日,毛泽东主席在赴杭州机场途中临时决定来到小营巷视察卫生情况,他先后来到61号、56号、42号三个墙门,察看了居民的卧室、厅堂、厨房、菜橱、水缸等,赞扬说:“你们的卫生工作搞得不错!”毛主席的视察,给小营巷居民以极大鼓舞;40多年来,小营巷的卫生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多次被评为全国和省、市卫生先进单位。为纪念这一事件,进一步促进爱国卫生运动的深入开展,1972年,小营巷56号墙门被辟为“毛主席视察小营巷卫生工作陈列馆”,陈列毛主席视察时的照片、用过的实物和小营巷卫生工作历史图片资料。1993年12月,小营街道投入近10万元,重新装修了陈列馆;1988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曾先后3次来小营巷考察访问,对其卫生工作给予较高评价。2001年,陈列馆重建后定名为“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正厅正面悬挂着毛泽东主席健步走在小营巷的巨幅照片,左侧墙上是毛主席题词“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左厅排列着11幅毛主席和小营巷群众在一起的照片,陈列着毛主席坐过的藤椅、看过的《杭州日报》和用过的笔记本、笔、墨水瓶等实物;右厅展示了反映小营巷40多年卫生工作和全民健康教育的图片资料。</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西湖区-梅家坞周总理纪念室(2018年1月)</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西湖区-梅家坞周总理纪念室:周恩来塑像(2018年1月)</p> <p class="ql-block"> 梅家坞周总理纪念室位于杭州市梅家坞村。主体为一座晚清二层木结构民宅建筑,1993年对外开放,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57年至1963年,周恩来总理先后5次来到梅家坞,特别是陪同苏联领导人伏罗希洛夫、斯里兰卡领导人班达拉奈克夫人等外宾来到梅家坞村,深入茶园了解当地茶农种茶、采茶情况。他还将梅家坞村作为指导全国农村工作的联系点。纪念馆由6个部分组成,周总理来到梅家坞、周总理关心茶叶生产、周总理重视茶乡建设、龙井茶传播人民友谊、梅家坞实现周总理嘱托、中央领导关怀茶乡。</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西湖区-外桐坞朱德纪念室门前:朱德铜像(2018年4月)</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西湖区-外桐坞朱德纪念室(2018年4月)</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西湖区-外桐坞朱德纪念室前院:元帅井(2018年4月)</p> <p class="ql-block">  杭州外桐坞村的朱德纪念室展示了朱德元帅四次访问该村的历史,以及他对村庄茶经济发展的指导。纪念室通过情景还原和铜像雕塑,重现了朱德与村民的互动,展示了朱德的家风故事和中纪委的故事。朱德元帅与外同务村的历史渊源1954年至1966年,开国元勋朱德元帅曾经先后四次访问外铜乌村。对这的建设和发展都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西湖区-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2017年12月)</p> <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境内,总占地面积2900㎡,设有杭州概览、灵秀江南、政通人和、人杰地灵、文化渊薮、物阜民丰、民俗风情、修志问道8个展厅,在展厅外围有1500㎡的户外庭院和290㎡的志书储存阅览中心。</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西湖区-杭州解放纪念碑(2017年11月)</p> <p class="ql-block">  杭州解放纪念碑位于杭州钱塘江边的之江路上,靠近钱塘江大桥,高约18米、宽约22米,通体由赭红色仿花岗岩混凝土浇筑而成,纪念碑广场占地28.6亩。伴着滔滔的钱塘江水声,它似乎一直在默默讲述着杭州从解放走向新生的伟大历程。纪念碑周边绿地以香樟、雪松、桂花等常绿树种为主,整体风格庄严、雄伟、肃穆,与钱塘江大桥、六和塔等周围建筑环境、绿地组成一个具有永久和独特意义的开放式公园。</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西湖区-秋瑾塑像(2018年5月)</p> <p class="ql-block">  秋瑾墓几经迁徙后于1981年9月自杭州鸡笼山迁至西泠桥畔,而秋瑾全身塑像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秋瑾墓是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基高2米,上端汉白玉石雕秋瑾烈士像高2.7米,墓座正面嵌孙中山先生当年挽悼烈士题字"巾帼英雄"。</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建德市-新安江水电站:周总理塑像(2018年6月)</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建德市-新安江水电站:景区大门·周总理为新安江水电站题词(2018年6月)</p> <p class="ql-block">  1959年4月,周恩来总理专门来到新安江水电站工地现场,慰问建设者,并欣然写下“为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的胜利建设而欢呼!”的题词,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建设者们加快建设水电站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建德市-新安江水电站(2018年6月)</p> <p class="ql-block">  新安江水电站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原铜官镇附近,在钱塘江水系干流上游新安江,距杭州市区170千米。新安江水电站是中国第一座自己勘测、设计、施工和制造设备的大型水电站,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水电建设的水平。工程于1957年4月开工,1960年4月第1台机组发电。电站总装机容量662.5兆瓦,保证出力178兆瓦,多年平均年发电量18.6亿千瓦时。电站主要担负华东电网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任务,并且有防洪、灌溉、航运和养殖等综合效益。</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萧山区-义桥革命历史纪念馆(2018年4月)</p> <p class="ql-block">‌ 义桥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杭州市萧山区义桥镇昇光村,是由何家桥李氏老宅改建而成,这座老宅建于清末。纪念馆占地200余平方米,是一座传统的江南四合院,具有斑驳的黛瓦和灰黄的白墙,充满了岁月的痕迹‌。义桥革命历史纪念馆是早期共青团萧山县代表会议旧址(萧山团代会旧址),也是中共何家桥支部创建地。2014年9月28日,经过精心修缮的何家桥萧山团代会旧址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义桥镇革命历史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滨江区-长河革命历史纪念馆(2018年5月)</p> <p class="ql-block">‌ 长河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浙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天官社区老街。纪念馆的布展面积为200平方米,详细记录了来宝坤等英雄的事迹以及长河农民协会的史料历程‌。</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萧山区-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2018年5月)</p> <p class="ql-block">  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坐落在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凤凰村,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1999年9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薄一波同志题写了馆名。展馆以农民运动为主题,结合“五四运动和今日衙前的繁荣发展,以百余副历史照片,文物展品和大量的图片,再现了我党领导的最早农民运动的过程。衙前农民协会旧址——东岳庙临萧绍运河,为农民协会开会和委员办公之地。展馆分为序厅和两个展厅,有“今日衙前”、“现代农民运动的思想传播”和“衙前农民运动的发动”、“衙前农民运动的爆发”、“衙前农民运动在云涌”和“斗争在继续”等七个展版。</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萧山区-衙前农村小学(2018年5月)</p> <p class="ql-block"> 衙前农村小学,由中共早期党员沈定一先生筹建,校址原为其私宅光实禄第大院内右边的一大片住宅。已保护的小学旧址为二层半四合院式建筑,开创于1921年,是我党领导下最早的一所教育农民子弟的学校。</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萧山区-衙前文化历史博物馆(2018年5月)</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富阳区-孙晓梅故居(2018年6月)</p> <p class="ql-block">  孙晓梅故居位于杭州市富阳区龙门镇龙门七村溪堤路37号,民国建筑,现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孙晓梅(1914~1943),浙江富阳县人。194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3月,孙晓梅奉命至镇句县宝华区开展秘密工作,奔波于下蜀、龙潭一带,多次护送干部渡江。同年5月初,护送姚耐等同志北渡,在返回途中,不幸被日军宪兵队逮捕,面对敌人威逼利诱,她宁死不屈,英勇就义。</p> <p class="ql-block">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郁达夫故居(2018年5月)</p> <p class="ql-block">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郁达夫故居:郁达夫塑像(2018年5月)</p> <p class="ql-block">  郁达夫故居是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郁达夫的故居。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路与市心路交汇处(郁达夫公园内)。砖木结构,三开间两层楼房,坐北朝南,郁门“双烈”出征于此,并在这儿度过了他们的童年,现保留着部分烈士的遗物,于1996年12月郁达夫诞辰百年纪念日之际对外开放,是杭州市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郁达夫(1896—1945 ),名文,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反法西斯文化战士,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和作家。1913年9月随长兄郁华(曼陀)留学日本,1922年回国后在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任教外,主要从事文学活动,出版了《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五百余万字的著作。曾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创立进步文学团体“创造社”,并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1930年与宋庆龄等发起组织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同年又与鲁迅等发起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8年底,应新加坡《星洲日报》社之邀,编辑副刊《晨星》,并被公推为华侨文化界抗敌工作团团长。1942年2月,日军攻占新加坡前夕,与胡愈之等流亡苏门答腊避难,化名赵廉,集资开设赵豫记酒厂,借以掩护抗日文化人士,并营救印尼人民和当地华侨。1945年8月29日,被日军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上城区-夏衍故居(2018年1月)</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上城区-夏衍故居:夏衍塑像(2018年1月)</p> <p class="ql-block">  夏衍故居是杰出的革命文艺家,我国进步电影的先驱者夏衍的出生地,位于杭州市上城区严家路50号。故居以清末民初的民居特点为主,按照夏衍自传体小说《懒寻旧梦录》所描述的当时老宅格局,设置了展厅、八咏堂、卧室、蚕房、私塾等,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7平方米。展厅内依照早年奋斗、左翼文艺、在新闻电影戏剧战线上、在文化电影事业的领导岗位上、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夏衍电影作品系列这六个部分为主线,以电影胶片为表现形式,展出大量图片及实物,展现了一位文学巨匠、革命文艺家的成长历程和光辉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上城区-茅以升故居(2018年2月)</p> <p class="ql-block">  茅以升故居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荷花池头,邻近澄庐、柳浪闻莺。建于20世纪30年代,为西式花园别墅。</p> <p class="ql-block">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也写作茅以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生前系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茅以升1916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茅以升主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晚年,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1989年11月12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3岁。2019年9月25日,茅以升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西湖区-钱塘江大桥纪念馆:茅以升铜像(2018年5月)</p> <p class="ql-block">  1999年12月开馆的钱塘江大桥纪念馆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六和塔景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分一号、二号楼。纪念馆共有三个展厅的“建桥序曲”“攻克难关”“历经沧桑”“养桥护桥”“越成就”“茅以升生平”六个篇章,馆藏有大量图片、实物和茅以升的著作、手稿、藏书及使用过的物品等。</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拱墅区-马寅初纪念馆(2018年1月)</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拱墅区-马寅初纪念馆:马寅初雕像(2018年1月)</p> <p class="ql-block">  马寅初纪念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庆春路。占地面积17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6.2平方米,是社会科学类名人专题纪念馆。1999年5月14日,浙江省马寅初人口福利基金会向浙江省政府报告,要求将杭州庆春路马寅初旧居建为马寅初纪念馆;2000年10月24日,建立马寅初纪念馆。2004年6月,马寅初纪念馆筹建完成;同年9月3日,正式对外开放。截至2019年末,马寅初纪念馆馆藏文物有871件(套)。</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上城区-钱学森故居(2018年2月)</p> <p class="ql-block">  钱学森故居,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马市街方谷园。钱学森故居,占地1.3亩,房子为木结构,主色调为老红色,是一个三进民居,由两个天井相连,还有一个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  钱学森,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曾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西湖区-章太炎纪念馆(2017年11月)</p> <p class="ql-block">  章太炎纪念馆于1988年1月在南屏山北麓落成,占地1900平方米,建筑面积870平方米。纪念馆坐南朝北,以原有墓道为轴线,前后贯通。建筑布局为北方四合院,兼采江南庭园的构筑手法,馆舍为明清建筑风格,白墙黑瓦,其风格融敦厚、凝重与灵秀、精致于一体。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为纪念馆题写馆名。纪念馆设有生平事迹陈列室、真迹陈列室、学术成就陈列室,拥有1000余件文物和2000幅资料照片,其中以海内孤本、邹容的《革命军》及《言书》、《膏兰室札记》等章太炎手稿和书法真迹最为珍贵。此馆为中国收藏章太炎先生文物最为丰富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后改名绛,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是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西湖区-志愿军雕像(2017年6月)</p> <p class="ql-block">  1954年,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在杭州西湖湖滨设立一座志愿军雕像,以表现杭州人民的满腔爱国之情。雕塑初建于1954年,2003年重建。这尊雄伟的志愿军雕像,高2.8米,宽1.6米,加上底座共高4.8米,雕像轮廓清晰有力,形体饱满,呈现出屹立在天寒地冻的前沿哨所严阵以待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西湖区-浙江省博物馆·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2012年9月)</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西湖区-浙江省博物馆·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2017年11月)</p> <p class="ql-block">  浙江省博物馆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始建于1929年,原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1976年更改为现名。2006年,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归并浙江省博物馆管理。2009年武林馆区(包括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建成对外开放。是浙江省内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馆藏文物达10万余件。浙江省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经过九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形成了包括之江馆区、孤山馆区、武林馆区、沙孟海旧居、黄宾虹纪念室、古荡文物保护科研基地等在内的集收藏、研究、保护、展示和教育等多功能、广范围的新格局。浙江省博物馆馆藏文物及标本十万余件,文物品类丰富,年代序列完整。其中,河姆渡文化遗物,良渚文化玉器,越文化遗存,越窑、龙泉窑青瓷,五代吴越国及宋代佛教文物,汉代会稽镜,宋代湖州镜,南宋金银货币,历代书画和金石拓本,历代漆器,革命文物等,都是极具地域特色及学术价值的珍贵历史文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上城区-杭州博物馆(2018年1月)</p> <p class="ql-block">  杭州博物馆,位于杭州市上城区粮道山,是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杭州文化遗产保护的综合性城市博物馆。杭州博物馆前身为2001年10月建成开放的“杭州历史博物馆”。2011年底,杭州历史博物馆更名为杭州博物馆。杭州博物馆分南、北馆。北馆为“珍藏杭州——馆藏文物精品陈列”,由物华天宝、意匠生辉、翰墨丹青、闲情雅致、方寸之间5个专题构成;南馆为“最忆是杭州——杭州历史文化陈列”。杭博馆藏涵盖陶瓷、书画、善本、碑帖、印谱、玉石、青铜、金银、印章、竹木牙骨、民俗、钱币、邮票等各类文物及资料、标本,形成以明清书画、宋元陶瓷器和明清玉器为强干,原始青瓷、战国玉石器、元代窖藏等精枝蔓伸的收藏体系。截至2022年末,杭州博物馆藏品有24602件/套,珍贵文物3668件/套,开展社教活动642场次,举办陈列展览11场/次。</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西湖区-杭州方志馆(2018年3月)</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方志馆,位于杭州德寿宫的西南角,与胡雪岩旧居隔街相望,靠近鼓楼、南宋御街和河坊街。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块风水宝地,前身为汪宅。方志馆典型的江南庭院风格,高墙深院,白墙黛瓦,草木繁茂,古朴清幽,低调而隐匿。方志馆内,天井中矗立着苏轼、白居易等古代大文豪的塑像,他们对杭州的影响深远。馆内按照地方志“横排门类、纵述史实”的原则,通过杭州概览、灵秀江南、政通人和、人杰地灵、文化渊薮、物阜民丰、民俗风情、修志问道8个展厅,展现了杭州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方志馆以杭州地情为主,详细介绍了杭州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风情。走进这里,仿佛穿越时空,感受杭州的过去与现在。</p> <p class="ql-block">  杭州市西湖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杭州旧址纪念馆(2018年3月)</p> <p class="ql-block">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杭州旧址纪念馆,位于杭州西湖边长生路55号,有三个展厅。2007年韩国独立运动湖边村旧址被开辟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杭州旧址纪念馆,展厅内复原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旧貌,向参观者展示70多年前中韩人民并肩战斗的历史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