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琴僧——知音雅聚

乾坤书院杨烨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弦音雅韵,知音相逢:苏轼与琴僧的千古雅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华夏历史的悠悠长河中,文化的星辰熠熠生辉,而苏轼与琴僧的知音雅聚,恰似其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光芒,成为无数文人雅士心驰神往的文化盛事。</p><p class="ql-block"> 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无一不精,他的才情与豁达,穿越千年的时光,依然震撼着后人的心灵。琴僧,于青灯古佛旁修行,却对古琴艺术有着超凡的造诣。当苏轼与琴僧相遇,一场关于古琴、关于知音、关于文化的盛宴,就此拉开帷幕。</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个宁静的午后,庭院中绿树成荫,花香阵阵。苏轼应琴僧之邀,踏入这清幽之地。琴僧早已在庭院中设好琴案,一张古朴的古琴静静地置于其上,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苏轼与琴僧相视一笑,无需过多言语,彼此的默契便在这一笑中尽显。</p><p class="ql-block"> 琴僧缓缓落座,轻轻抚上琴弦。指尖微动,空灵的琴音如潺潺流水般流淌而出,时而婉转悠扬,如林间微风,轻抚人心;时而激昂澎湃,如大江东去,气势磅礴。苏轼闭目聆听,沉浸在这美妙的琴音之中。他的思绪随着琴音飘荡,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壮美。</p><p class="ql-block"> 一曲终了,苏轼缓缓睁开双眼,眼中满是赞赏与陶醉。他不禁感叹:“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大师之琴艺,可谓超凡脱俗,让苏轼如痴如醉。”琴僧微笑着回应:“苏公过奖了,能得苏公聆听,实乃贫僧之荣幸。苏公之才,更是让贫僧钦佩不已。”</p><p class="ql-block"> 两人相谈甚欢,从古琴的指法、曲调,到诗词的创作、意境,无所不谈。他们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彼此欣赏。苏轼以他的文学才华,为琴音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琴僧则以他的禅意心境,让苏轼在喧嚣的尘世中寻得了一片宁静的港湾。</p><p class="ql-block"> 在这场雅聚中,古琴成为了他们心灵沟通的桥梁。它不仅仅是一件乐器,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承载着古人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苏轼与琴僧,一个在尘世中历经风雨,却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一个在佛门中修行,以琴音传递着禅意与智慧。他们的相遇,是文化的交融,是心灵的碰撞,让我们看到了知音之间那份纯粹而深厚的情谊。</p><p class="ql-block"> 如今,时光已悄然流逝,但苏轼与琴僧的知音雅聚,却永远留在了历史的记忆中。每当我们聆听古琴那悠扬的琴音,仿佛还能看到他们在庭院中,沉醉于琴音与诗词的美好画面。这份对文化的热爱,对知音的珍惜,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我们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