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笨笨的猫<br> 美篇号:60870132 <p class="ql-block"> 到定州,必须打卡开元寺塔。因佛塔建于开元寺内,故名开元寺塔。但开元寺早已损毁,现今只有开元寺塔。罗哲文书写“中华第一塔”矗立在开元寺塔前方。</p><p class="ql-block"> 罗哲文,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师从梁思成、刘敦桢等人。开元寺塔在维修修缮的过程中,罗哲文几次来定州视察建塔情况,对维修方案提出具有建设性意见。</p><p class="ql-block"> 这座高度达到84.2米的瞭望塔,全部为砖木结构,共计13层,比例匀称,外观秀丽,呈现平面八角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中国的佛塔是佛教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在中国大地上,犹如雨后春笋,全面开花。</p><p class="ql-block"> 因存放佛祖释迦牟尼或后世高僧舍利子而建塔;因存放经书而建塔;因边关防御而建瞭望塔。佛塔或多或少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河北涿州有辽代双塔:智度寺塔和云居寺塔;老家涿州杨康村边上还有一个独立的寺皇甫塔,据考证,也是辽代建造,小的时候总去塔边玩耍。</p> <p class="ql-block"> 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宋真宗为了供奉开元寺僧令能从古印度取回的佛经、舍利而下诏建寺筑塔。1055年佛塔建成,因位于开元寺内,故叫开元寺塔,又因具有瞭望功能,又称瞭望塔。</p><p class="ql-block"> 因2022年开放后,每天只开放30名游客登塔,故收取登塔费用较高,只能远远地观望,围着开元寺塔转塔。塔身外侧有塔内部分碑刻及修缮过程中塔内花纹等照片,也可大致了解塔内的景观。</p><p class="ql-block"> 蒙曼老师抖音走进定州,有专门介绍开元寺塔的内容,也能大致了解。虽不能亲眼目睹,但图片或影视资料更能清晰的反应碑刻及彩绘等真实面貌。</p> 走进开元寺塔景区,有乾隆御碑、宝塔遗珍馆、遗珍馆南墙处有各地宝塔钢板平面模型、甬路两侧有专门介绍各地宝塔相关资料。<div> 宝塔遗珍馆内塔顶修缮的实物,可以近距离观看修缮过程中部分塔基等部件,尤其是部分彩画精美。</div><div> 塔身外部通体涂成白色,塔顶雕饰忍冬草覆钵,上置有铁质承露盘及青铜质塔刹;塔内有砖阶可通塔顶,内壁设有壁龛,并绘有精美的壁画;回廊砖壁有许多历代的碑刻、题咏。<br><div> </div></div> <div> 明代文人袁瑄描绘定县开元寺塔的诗句:<br></div> 郡城南面梵王宫,突兀浮图倚半空。<br> 滱水无波看倒影,恒山有翠接危峰。<br> 顶安珠树迎朝旭,檐奏金铃听晚风。<br> 每上穹然绝顶处,固疑身到碧虚中。<div> 在我们的眼中,或许更多的是好奇,没有登塔亲身去见识其中的奥妙,只是通过各种媒介了解而已。</div> <div> 因为乾隆皇帝每次南行,都会在定州住停,故留给定州的诗句很多,据有关资料说,乾隆皇帝写32首诗。其中《咏苏轼雪浪石》是一首七言律诗。<br></div> 白石盆中浮雪浪,髯翁遗迹入评吟。<br> 颇誇南北八州牧,岂惜清华二翰林。<br> 早是奎星独称古,不然山骨讵膻今。<br> 如坡不乏遭沉滞,鉴取人明惕我心。<div> </div> 沿着甬道,一块块展板介绍着与定州息息相关的历史人物,每一个人在定州都留下最重要的痕迹。<div> 北宋大文豪苏轼、唐朝刘禹锡、西晋闻鸡起舞的刘琨、近现代晏阳初都因为驻足定州,给我们留下了深深地烙印,让我们永久的铭记那一段历史。</div><div> 每一个人物都代表着一段历史,看着展板,我们似乎穿过历史长廊,在与历史人物对话。就像最近有个节目非常火《典籍里的中国》透过主持人撒贝宁,穿越至某个时代,与其交流一样。</div>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宁波海宝塔、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北京妙应寺白塔、正定广惠寺华塔、山西应县木塔、开封铁塔、杭州六和塔、大理樊圣寺三塔、西安大雁塔、嵩山嵩岳寺塔等模型。<div> 这些宝塔,大多都没有去过,但是通过模型观看,或多或少的对于这些宝塔进行了解。将来有机会去旅游,可以近距离观赏。</div> 走进佛塔,我们并不一定读懂。不懂她的人,可能会觉得每一座塔寺都大同小异;懂她的人,看到每一个不同的她,甚至会激动得泪流满面。<div> 她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眼前的一切,仿佛她才是观众,而我们这些来来往往的人群,只是电影中的一幕接一幕,走马灯一样的轮换。</div><div> 她始终默不作声,不在意世间万物的变幻,也不在意任何人对她的态度和看法。也许,这才是她的本色,也是她最迷人之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