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与“驭”

玅真

<p class="ql-block">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汉字以其独特的魅力承载着丰富的内涵与历史。“驾”与“驭”这两个看似相近的汉字,不仅在古代交通领域有着鲜明的分工,其蕴含的智慧更是延伸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理解传统与当下的独特视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溯源:车马时代的精准表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古代,车马是重要的出行与作战工具,“驾”和“驭”应运而生,各自精准地描绘了与车马相关的特定动作与技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驾”,《说文》释为“马在轭中” ,字形从马,加声。本意是把车套在马身上,强调的是使车马启动、前行这一基础动作。如“驾彼四牡,四牡骙骙”,描绘出赶着四匹雄马驾车前行,马儿强壮有力的画面。在古代战争或出行场景中,“驾”意味着行程的开始,车夫挥动马鞭,驱使马匹拉动车辆,踏上征程。它更侧重于动态的启动与行驶过程,是对车马最直接的驱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驭”,《说文》曰“使马也”,甲骨文像以手执鞭驱使马匹。它不仅仅是让马行动,更强调对马的全方位控制与管理。驭者需凭借缰绳、马鞭等工具,精准地控制马的速度、方向、停止,展现出一种对马匹精妙的操控艺术。“王良御(驭)之,则日取乎千里”,王良作为古代善驭之人,能让马日行千里,这背后是对马性的深刻理解与高超的驾驭技巧,反映出“驭”所包含的深度掌控之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延伸:权力与治理的隐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随着历史发展,“驾”和“驭”超越了单纯的车马驾驭范畴,被赋予了政治与权力层面的隐喻意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驾”常与帝王出行相关联,如“车驾”成为帝王的代称。皇帝出行时,浩浩荡荡的车队启动前行,彰显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与统治地位。这种用法象征着帝王作为国家这辆大车的“驾驶者”,带领国家沿着既定的道路前行,开启各种政治活动,是国家权力运行的直观体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驭”则更多地被用于描述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方式。“驭民”“驭臣”等词汇,意味着统治者如同驭马一般,需要运用智慧与策略,巧妙地掌控臣子与百姓,使国家这部庞大的机器平稳运行。唐太宗李世民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理念“驭民”,深知要顺应民意、合理治理,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这正是“驭”在政治治理层面的生动实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升华:人生境遇中的处世哲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现代语境与人生哲学层面,“驾”和“驭”同样蕴含着深刻的启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驾”可视为一种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的道路,我们如同驾车者,要勇敢地启动前行,积极追求目标。在事业上,勇敢地“驾车启航”,勇于尝试新的领域,开拓进取。即使道路崎岖,也凭借坚定的信念驱使自己不断前进,去探索未知,创造属于自己的轨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驭”则代表着对生活的掌控能力与智慧。人生如一场复杂的旅程,充满变数与挑战,需要我们像驭马一样,精准地把握时机与分寸。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时,懂得“驭人”之道,以真诚和智慧赢得他人的信任与支持;在应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时,能够“驭心”,掌控自己的情绪与心态,保持冷静与坚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驾”与“驭”这两个汉字,从古老的车马驾驭,逐步延伸至权力治理,最终升华到人生哲学的高度。它们不仅是语言符号,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时刻提醒着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既要积极前行,又要善于掌控,如此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驶向成功的彼岸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