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独行】探寻长城之遵化马兰关-上关口段

笨笨的猫

文原创:笨笨的猫<br>  美篇号:60870132<br>  手机拍摄:笨笨的猫 <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7日,跟随天津四季疯户外群的脚步,踏上了河北遵化马兰关明长城。</p><p class="ql-block"> 马兰关又名马兰峪关,因在燕山山脉东段的马兰峪,故名。明筑长城时置关,以防蒙古亡元残余势力及东北部游牧部落。马兰关是京都北京东部的重险。</p><p class="ql-block"> 马兰关河北省遵化县西北方,燕山南部的遵化盆地西北缘,向为戍守要地。明代东北方向战事儿多发,东线长城是重要的防守要地,马兰关多次遭受蒙古骑兵的侵扰。</p><p class="ql-block"> 走进这片土地,第一感受既是长城破坏非常严重,到处都是城砖的碎片,甚至有的已经被百姓对垒成阶梯状,做了自家庄稼地的防护墙。</p><p class="ql-block"> 随处散落的墙砖破碎不堪,完全没有长城固有的雄浑与壮观,一堆堆、一片片,似乎是在哭诉着曾经经历的硝烟战火、人为的破坏........这也是作者开篇即呈现给各位读者的几张照片的用意。</p><p class="ql-block"> 长城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更是在1987年12月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需要我们所有的人要不遗余力的保护好长城,做一个恪守职责的公民。</p><p class="ql-block"> 记得10月独自背包走了一段遵化罗文裕长城,相对马兰关长城,保存要好一点。无论如何,希望我们的长城,能够更多更好的保存下来,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共享这份记忆。</p> <p class="ql-block"><br></p> 参加户外运动是让人身心愉悦的事情,身处大城市工作,本身压力大,需要寻找自我方式宣泄。正好喜好户外徒步,更有一种长城的情结。有机会走出来,用自己的行动看看长城的现状,也能做点自己能做的事儿。<div>  走在林地,仰望着蜿蜒曲折的城墙,虽经过岁月的洗礼,大部分都已经残破,但长城给我们的震撼总也不能平静。</div><div> 笔者生于上世纪70年代,对于贫穷还是有点记忆的。生于农村的我,从小受父亲的教诲,要做一个踏实朴素的农民。那时的穷是真的穷,饥饱问题是最难以忍受的。走在城墙下,想到的过往,贫穷的年代,人为的破坏城墙、敌台或许可以理解,但绝对不能姑息这种行为。</div><div> 社会在发展,意识在强化,城市保护、古迹保护的理念在增强, 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为了我们的国家能更多的留下古人留给我们的遗产。</div> 抬头仰望前方,崇山峻岭下,巍峨曲折的长城就似一条游龙,在前方盘旋。她是无数古人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钢铁长城。无论是先秦时期、抑或是明清,都经历了若干的风雨。抗日战争期间,更是惨遭日本鬼子的蹂躏。<div>  我们的长城再也经不起弥漫硝烟的年代,在这个国富民强的时代,让我们手挽手,共同铸就那座人文长城,保护好我们的世界遗产。</div><div> 每当走进山林,都是想到宋朝苏轼的那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话放到哪里都通用。长城是镶嵌在山脊的一颗明珠,一座座敌楼就是那一颗颗珍珠,被串联起来。曾记得登金山岭长城,站在敌楼,看那一串串明珠高悬在空中,在朝阳的映射下,金灿灿,熠熠生辉。</div> 在那个肩挑手扛的年代,很多伟大的工程,让人不可思议。走过看过才知道,世界七大奇观当之无愧。悬崖峭壁上修建敌楼、高耸入云的山脊修筑城墙、巨大的石头在敌台基础。古人的智慧比我们愚笨的脑袋要强之上百倍。<div>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div><div> “北国横亘一青龙,气壮神州万里程。千古胡兵屈仰止,万重血肉筑安宁。”</div><div> 这一首首朗朗上口的诗句,让我们体会长城的伟大与雄浑,走在山里,锻炼的体魄,修行的身心,在这里找到一种慰籍,我辈当努力奋发图强,保护古迹,身体力行。</div> 登山是一项体力运动,需要手脚的协调配合,当四驱通过一段崎岖坎坷的山路,总需要回头看看走过的路。看似杂乱无章,总也能找到一些主题。<div>  在荆棘中穿行,享受的对身体的考验,对灵魂的拷问。在困难勉强,我们要抬起头,坚定信心走下去。小心翼翼的走好脚下的每条路,挑战成功,也是战胜自我的过程。<div>  享受走的路,欣赏站在山顶的那份惬意。都说“无限风光在险峰”、“一览众山小”,只有站在高处,才能切身体会那份激动与欣喜,这也是自我成功的那份荣耀。</div></div> 走过的多少山头,迈过了多少敌台,或许记得,但总也模糊。当站在上关水库的前方,看着开阔的水库,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如果肚子里墨水多一点点,我要爆发......<div>  可惜我没有大文豪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文笔;没有诗仙“斗酒三百篇”的豪情。只有着一个小群众的胆量。</div><div> 这湖水清澈透底, 仿佛明镜镶嵌在大地, 映照出天地间的万般色彩, 美得让人窒息,有时像一枚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土地上,俯瞰那平静的湖面,又像一面天空之境,照耀着前行人。用我自己的方式抒怀我的感受,让美可以沉积在心中。</div> 生活给予我们的,或贫或瘠;我们向生活索取的,或多或少。但我们前进的方向始终未曾改变,拼搏进取的心未曾被时光磨灭。记住一句话:我们的脊梁是硬的,不应被压弯,更不能被压弯。认准方向,努力前行,自不愧人生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