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导读</p><p class="ql-block">为啥说一个人越是有才能,选择老板就越要慎重,越要守住底线?孟子怎样为弟子解释秦相百里奚卖身五张羊皮的由来? 为什么磨难能够打垮很多人,却反而能成就少数人?经济下行背景下,我们该怎样从孟子与百里奚身上获取精神力量?</p><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一起精读《孟子·万章》上篇的第九章,也是最后一章。先读原文。</p><p class="ql-block">01</p><p class="ql-block">万章问曰:“或曰:‘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穆公。’信乎?”</p><p class="ql-block">孟子曰:“否,不然。好事者为之也。</p><p class="ql-block">百里奚,虞人也。晋人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百里奚不谏。知虞公之不可谏而去。</p><p class="ql-block">之秦,年已七十矣,曾不知以食牛干秦穆公之为污也,可谓智乎?不可谏而不谏,可谓不智乎?知虞公之将亡而先去之,不可谓不智也。</p><p class="ql-block">时举于秦,知穆公之可与有行也而相之,可谓不智乎?相秦而显其君于天下,可传于后世,不贤而能之乎?自鬻以成其君,乡党自好者不为,而谓贤者为之乎?”</p> <p class="ql-block">2</p> <p class="ql-block">万章问老师孟子:”百里奚当年以五张羊皮的价格,把自己卖给了秦国养牲口的人,然后他再通过帮别人家养牛的方式,设法邀结秦穆公,这种说法可信吗?”</p><p class="ql-block">孟子说:”不是的,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儿。这肯定是一些好事之徒胡编乱造的。</p><p class="ql-block">百里奚本来是虞国人,晋国人用垂棘产的美玉和屈地产的良马,向虞国借道去讨伐虢国。</p><p class="ql-block">当时宫之奇极力劝阻虞公,劝他不要答应晋国人。而百里奚则没有进谏劝阻虞公,因为他知道虞公是绝对听不进去劝阻的。</p><p class="ql-block">于是自己离开了虞国,去到了秦国。</p><p class="ql-block">到秦国时,他都已经七十岁了,他竟然还不知道通过帮人养牛的方式来接近秦穆公,想办法拉关系是一个很污浊的行为,能说他够智慧吗?</p><p class="ql-block">知道虞公不会听劝,干脆就不去进谏,能说他不够智慧吗?能够提前洞察到虞公将要亡国而提前离开,这样的人你不能说他不够智慧呀。</p> <p class="ql-block">当他在秦国被推举出来的时候,就已经知道秦穆公是能够与之有所作为的,因而才会去辅佐他。这样的人,你能说他不够智慧吗?</p><p class="ql-block">做了秦国的国相,能够让自己的君王名扬于天下,能够流传于后世,如果他不够贤能,又怎么做得到呢?</p><p class="ql-block">以出卖自己的方式来成就国君,那些洁身自好的乡下人都不愿意去做的,难道贤能之人就会这么做了吗?”</p><p class="ql-block">03</p><p class="ql-block">我们读完了也读懂了这一章,首先要问一下:贤相百里奚真的是卖过身吗?</p><p class="ql-block">实际上这是一个没有人能够完全说清楚的问题了,因为别说各种历史文献上的记载差别很大,就是司马迁的《史记》中对百里奚的记述都不相同。</p><p class="ql-block">杨伯骏先生在其《孟子译注》一书中,注解这一章时就指出《史记》商君列传中在赵良对商鞅之言,与《秦本纪》中记述关于百里奚的内容就不相同。</p><p class="ql-block">前者说法和万章听来的说法接近,说百里奚为见秦穆公,而自己卖身,到了秦国为人养牛,最后被穆公发现和启用。</p><p class="ql-block">而《秦本纪》中的记述则是,晋国灭了虞虢两国之后,虞君和百里奚都成了秦穆公的俘虏,最后成了秦穆公夫人的陪嫁奴隶。</p><p class="ql-block">百里奚又亡秦走宛,又被楚国人抓住。秦穆公听说了百里奚贤能,想重金赎回,又怕楚人不肯,最后以奴隶的身份用五张羊皮赎回了百里奚。</p><p class="ql-block">当时他已经七十多岁,然后在深度交流后,秦穆公将国政交给了他。</p> <p class="ql-block">04</p><p class="ql-block">现在对于读《孟子》的我们而言,那五张羊皮是百里奚自己的卖身钱,还是秦穆公从楚国人手中赎他的赎金,已经没办法搞清楚了,我们也没必要再去较这个真。</p><p class="ql-block">我们应该将注意力放在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一是,经理人如果碰不到好老板,不仅自己的才能无法发挥,还可能会跟着老板一起翻船。</p><p class="ql-block">一个人越是有抱负,却越要有底线,不能有奶便是娘。跟错人的后果应该是很严重的,不仅会毁掉自己一生的努力,还会连累很多人。</p><p class="ql-block">我曾经认识一位销售经理,在一家很大的房地产公司做销售,最后自己辛苦赚到的钱,还有父母亲、戚的存款都被他拿去买了公司的理财。</p><p class="ql-block">最后七位数以上的所谓理财,一毛钱也没拿回来,人财两空,老板现在还在里面关着。</p> <p class="ql-block">05</p><p class="ql-block">二是,无论一个人多贤能,人生都会有起有落。</p><p class="ql-block">一个人倒霉时候喝凉水都会塞牙缝,其实这个时候,恰恰是上苍给人最好的打磨。</p><p class="ql-block">可惜的是,很多人不仅抓不住机会,不能平心静气地积蓄力量,静候转机,反而在怨天尤人中一蹶不振。</p><p class="ql-block">磨难对弱者而言是绊脚石,而对强者则意味着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将其转化为自己向上的垫脚石。</p><p class="ql-block">老实说,读了孟子口中的百里奚,我真替那场文化浩劫中自己了断的大师们惋惜。</p><p class="ql-block">有多少被批斗、被摧残的专家学者,在浩劫过后做出了更大的成就。</p><p class="ql-block">如果他们能够咬紧牙关挺过来,对自己、对民族而言,结果可能都会是更好的。</p> <p class="ql-block">06</p><p class="ql-block">三是,对于一个有智慧的人而言,看得清、讲得透是本事,但是选对人、选对时机再开口,不和不投缘的人白费口舌,则需要更大的本事。</p><p class="ql-block">晋国人又是送玉璧,又是送良马,稍微清醒一点的人都看出来,黄鼠狼给鸡拜年,肯定是没安好心的。</p><p class="ql-block">但是大老板虞公利令智昏,贪小便宜,吃了大亏,把国家和性命相当于一起搭进去了。</p><p class="ql-block">百里奚不是不想说,也不是看不明白,因为他对自己的老板看得太明白了。知道说了不仅白说,还会给自己惹祸上身。</p><p class="ql-block">在给企业做顾问、做培训的过程中,我体会也特别深刻。</p><p class="ql-block">一开始看见问题就想提醒一些老板,但有的人就是见利不见义,见近不见远,见己不见人,说了不仅没有作用,还会让其产生反感。</p><p class="ql-block">慢慢学会了遇到这样的老板,选择闭嘴、微笑、向后退,与之拉开距离。</p><p class="ql-block">所以说,再对的观点也要先找到对的人才行,否则只能是自取其辱。</p> <p class="ql-block">07</p><p class="ql-block">第四,永远也不要灰心。</p><p class="ql-block">你看人家百里奚,七十岁了,还能出山帮秦穆公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p><p class="ql-block">今天经济下行,被降薪、被裁员,房子被法拍,人就一蹶不振了,还没到四十岁就万念俱灰。</p><p class="ql-block">这样的人还真可怜,但可怜的不是降薪、失业、房子被法拍,而是在低谷中没有了足够的智慧和勇气。</p><p class="ql-block">不能平静地接受和面对,更没有意识转危为机,能够默默地努力,静静地等待。</p><p class="ql-block">08</p><p class="ql-block">读完了这一章,我们还有一个感受,那就是万章的小算盘儿,看起来打得是越来越精了,越来越响了。</p><p class="ql-block">这个家伙还真是有耐心,一个又一个的帮孟老师找难题、找例题,目的就是越来越明显了。</p><p class="ql-block">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万章心里分明在说:</p><p class="ql-block">你老人家还这么大架子,还这么僵化干嘛?你看人家百里奚为了出来做官执政,都愿意用五张羊皮的低价先把自己卖掉。</p> <p class="ql-block">现在分明有人看中您,想请您,您就出来呗,为什么非得端着呢?为什么对那些能升官发财的机会,看都不愿意看一眼呢?</p><p class="ql-block">09</p><p class="ql-block">他不肯说破,孟老师也不说破,仍然是极有耐心又义正言辞地点出评价百里奚的关键,指出传言的荒诞之处。</p><p class="ql-block">虽然已经过去两千多年了,我仿佛还能听到孟子的心声。</p><p class="ql-block">你小子让我学百里奚,自降身段,我得能遇到秦穆公那样的明君才行啊。</p><p class="ql-block">我看你是想升官、想发财、想疯了吧。你光看到他七十岁做秦国的国相,没有看到他跟错老板差点丢了命吗?</p><p class="ql-block">我们作为后人要敬佩,更要庆幸孟子当年没有委曲求全,去找个小国去当个官。</p><p class="ql-block">否则只是当年有个好官,但是我们这个民族可能就少了一位大圣人了。</p><p class="ql-block">我们达不到孟子的境界,这不要紧,只要是看人看事儿,站得再高那么一点点,看得再远那么一点点,想得再全面一点点,也就能够超越绝大部分普通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