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亲文化】宜南善德堂(白杨)张氏源流考(附录:祖坟、故居探访图记等)

金垛愚叟(微信同步)

<p class="ql-block"><b>忽然想到:</b></p><p class="ql-block">白杨——宜南善德延盐堂(修改)</p><p class="ql-block">盐镇——?~运德承鲁堂(建议)</p><p class="ql-block"><b>(2024-10-27读看“洛阳应天门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文与视频)</b></p> <p class="ql-block"><b>宜南善德堂(白杨)张氏源流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张廷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一章:序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代序言)热烈</span>祝贺:</p><p class="ql-block">寻亲·认祖双赢,(宜阳)盐镇张守良(@悠悠岁月)、张德胜(@旗开得胜)与白杨张廷敬(@张廷敬~宜南善德堂〈白杨〉)以及东明寻亲人激动、欣慰,欢欣鼓舞以庆,三地张氏宗亲合众欢乐!</p><p class="ql-block">宜阳张氏白杨、盐镇一脉的根找着了~离得姓始祖挥公越来越近,至少30余代近800年传承有序、根梢分明,开枝散叶人丁兴旺。“五百年前是一家”在我们这里已经不是传说,而是真真切切的现实。</p><p class="ql-block">感谢平台【张氏家人宜阳群】(8月初始建群)!点赞张守良、张德胜(盐镇),点赞张廷敬(白杨),点赞山东·菏泽·东明千里寻亲人!你们都是张氏宗亲的骄傲和榜样!</p><p class="ql-block">期待着三地一家宗亲代表相会,共话家族光荣,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期待着再一次盛世修谱,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文明增光添彩!</p> <p class="ql-block"><b>第二章:缘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据(菏泽东明张氏)珍(籍)谱(谍)载:</b></p><p class="ql-block">康熙十年,公元一六七一,运德、从敬离菏泽迁洛阳。</p><p class="ql-block">运德,国魁次子也,配王氏,育一子进;从敬,国魁三子也,配江氏,育二子凤彩、凤翔。</p><p class="ql-block">此详载,与吾始祖之名讳不谋而合;使昔名昔事复活如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据盐镇族谱载:</b></p><p class="ql-block">四世公贵绪(二门贵显,三门贵中),配李氏、姬氏,迁宜阳西铁索李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盐镇,张德胜。2024-08)</b></p> <p class="ql-block"><b>宜南善德堂(白杨·谭家湾)张氏初祖公讳遂和碑文</b></p><p class="ql-block">张公讳遂和,姐弟五人公居第三,祖籍宜邑盐镇村,明清之交后又迁居高崖,再迁谭家湾,二百余年垦荒耕耘,生息繁衍。</p><p class="ql-block"><b>(张廷敬抄录。2024-09)</b></p> <p class="ql-block">寻亲,寻亲,路漫漫凡几百年矣。</p><p class="ql-block">光阴荏苒,世事沧桑;昌明盛世,曙光初照!</p> <p class="ql-block"><b>第三章:探访之路</b></p><p class="ql-block">寻亲问祖,续写家谱,人事须详实、历史须确证,为此盐镇与东明正在沟通、对接,白杨与盐镇也在紧密联系,行动紧锣密鼓、马不停蹄。</p><p class="ql-block"><b>三·1</b></p><p class="ql-block">为确证“宜阳西铁索(锁)李沟”就是白杨一支的迁出地“高崖”,笔者花费了大量心思,基本确定(稍有疑问处见后)。</p><p class="ql-block">为确证高崖一支来自盐镇,笔者先是特别央请老同学谷朝忠先生骑车上山,拍照并抄录了白杨·谭家湾初祖的碑文(8月中),9月初又亲自拜谒祖陵,确定“祖籍宜邑盐镇村”无疑。</p><p class="ql-block"><b>三·2</b></p><p class="ql-block">据盐镇族谱记载(并接洽山东):初祖运德、从敬二公康熙十年(1671)迁洛阳;四世贵绪公(弟兄仨,公为长)迁“宜阳西铁索李沟”(年代不祥),按其二门(贵显公)之繁衍生息,目前已有第17代。而白杨·谭家湾初祖从高崖迁来三辈人,其下又有5代,如此算来,代数与盐镇有较大距离,亟待探访蛛丝马迹,以期找到答案或通过合理推算解决之。</p><p class="ql-block"><b>三·3</b></p><p class="ql-block">故此,9月7、8日,笔者祖孙三人驱车300多公里专门回了一趟老家,拜谒了老祖坟(高崖迁谭家湾)、新祖坟(谭家湾初祖之陵),还走访了老老家——高崖(是铁索李沟西边的一条沟,没有打听出沟的名字,但知道高崖所处位置称“椅子湾”),加之此前的按年代、按生育规律推算,我们白杨这一支至少目前也在第16代。</p> 第四章:上推下演定代数、別辈分 <p class="ql-block"><b>四·1</b></p><p class="ql-block">——遂和公弟兄三人,公为长门,葬谭家湾(二门高头,三门留高崖),碑文享年91岁,又确证卒于1971年(二月),据此推断生于1880年(清德宗光绪六年;庚辰年~龙年)。</p><p class="ql-block">——至约2020年,长门长孙出,已传5代。2020—1880=140*28=5代(一般25~30年一代,代多用25,世多用30,这里代和世皆采用28推演)。</p><p class="ql-block"><b>四·2</b></p><p class="ql-block">——公迁其父祖三代改葬谭家湾,那么3^28=84年,亦即1880—84=1796年前后先祖居高崖。</p><p class="ql-block">(公元1796年,其中1月1日~2月8日为农历乙卯~兔年;2月9日~12月31日为农历丙辰年~龙年,年号清仁宗嘉庆元年)</p><p class="ql-block">这是贵绪公盐镇~高崖时间吗?</p><p class="ql-block"><b>四·3</b></p><p class="ql-block"><b>——盐镇、东明族谱记载:</b>康熙十年(1671 年),始迁祖运德、从敬二公正值不惑壮年,二世祖张进、凤彩、凤翔也正值青春,三世应该也有两三个人了。他们拖家带口,踏上了充满磨难的迁徙旅程。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沿路行乞,最终在盐镇东村柏树园落脚。</p><p class="ql-block">(盐镇张德胜)</p><p class="ql-block">——自运德公而下,盐镇已传至第17代(2020年),即16^28=448年,与2020—1671=349年约差100年,也即4代人。(但这与长门、末门有关,好像有数据正明是合理的!)</p><p class="ql-block">——而贵绪公为盐镇4世(代),那么其迁高崖时间应该是:1671+40(不惑)+3^28=1795年。</p><p class="ql-block">1795=1796,是真的吗?</p><p class="ql-block"><b>四·4</b></p><p class="ql-block">——盐镇17代,谭家湾4+3(贵绪公应该在里面)+1(即遂和公)+5=12代,咋回事?</p><p class="ql-block">——据张德胜言:他和张守良(同时逢会【洛阳张氏宗亲宜阳分会群】)皆与笔者同岁(60+),同为13世,且同为贵绪公近支。</p><p class="ql-block">辈分如何论?家谱如何续在一起?</p><p class="ql-block">问题出在哪里?历史的真像到底是什么?</p> <p class="ql-block"><b>✍推演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谭家湾~高崖</b></p><p class="ql-block">——25^5=125=2020—1880=140</p><p class="ql-block">——1880—25^3=1805</p><p class="ql-block"><b>2、盐镇~高崖</b></p><p class="ql-block">——25^3=75</p><p class="ql-block">——1671+75=1746</p><p class="ql-block"><b>3、代数几何?</b></p><p class="ql-block">1805—1746=59*25=2+(代人)</p><p class="ql-block">这2~3代人迷失在哪里?</p><p class="ql-block">即便这样,12+3=15,与盐镇仍差2代人,是何缘故?</p><p class="ql-block"><b>4、是这样吗?</b></p><p class="ql-block">遂和公的迁出地是高崖,而不是贵绪公的迁入地铁索李沟(二者隔一架山梁,属两条沟),难道这2~3辈人就在铁索李沟?咋没听老辈人提起过呢?——留待探访、考察!</p><p class="ql-block"><b>5、</b></p><p class="ql-block">若果笔者随靠盐镇13世,那么谭家湾就有16世了,与盐镇差一世,兴许是比较合理的,也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郑州·新郑机场</b>(2024-09-07)</p> 少林服务区 <p class="ql-block"><b>谭家湾始祖张公讳遂和坟茔(新祖坟,已入三辈人)以及其从高崖迁来之老祖坟(三辈人)</b></p> <p class="ql-block"><b>山神庙(山地与平原分水岭)</b></p> <p class="ql-block"><b>宴客白杨</b></p><p class="ql-block">(同学谷朝忠,之前往坟上拍照、抄碑文;白杨镇中学语文老师、白杨写作学会会长刘志敏;冯甲新、冯瑞利父子)</p> <p class="ql-block"><b>白杨镇高头村</b></p><p class="ql-block">——久未收拾的家</p> <p class="ql-block"><b>宜阳县人民医院🏥</b></p><p class="ql-block">2024-09-08</p> <p class="ql-block"><b>李沟煤矿(义络煤矿李沟井)矿口</b></p><p class="ql-block">——由此往里(南)便是俗称的<b>铁索李沟</b>(曾经的铁索吊桥也在里边,并不是照片上桥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b>知情人、热心人刘大哥(刘家~门外)</b></p> <p class="ql-block"><b>高崖张家(门外)旧址</b></p><p class="ql-block">——现为私人养蜂场地,没能近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三爷(堂祖还是亲祖待考)就埋在村下沟边(拦河坝处,对面是刘家~门外)</b></p><p class="ql-block">——这个很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大哥:听老人说过,这里埋着张老大、张老二、张老三,你们回来上坟也知道,他们家闺女有回来烧寒衣的,我们说过话。)</p> 高崖齐家(门外)旧址 <p class="ql-block"><b>齐家(门外)新村</b></p><p class="ql-block">——也还有人称高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椅子💺湾🌹</b></p><p class="ql-block">——这个很重要!</p> <p class="ql-block"><b>高崖对面的兰家(门外)</b></p><p class="ql-block">——再往上一点就是刘家(门外)</p> <p class="ql-block"><b>在十字岭,因修路,绕道下江台再回漫流</b></p> <p class="ql-block"><b>少林服务区</b></p><p class="ql-block">2024-09-08晚</p> <p class="ql-block"><b>张氏宜南善德堂(谭家湾)公讳遂和碑文</b></p><p class="ql-block">张公讳遂和,姐弟五人公居第三,祖籍宜邑盐镇村,明清之交后又迁居高崖,再迁谭家湾,二百余年垦荒耕耘,生息繁衍。</p><p class="ql-block">公六岁丧母,十二岁丧父,姐怜其孤抚养成长。然姐亦贫寒,无力奉衣食,故公三岁为富家作牧羊童。夏顶烈日,冬冒严寒,光头赤足奔驰于巉岩山岗,手足胼胝虽荆棘芒刺不能侵也。公即长,念姐抚养之恩不能报答,乃节衣缩食,勤于事、俭于用,少有盈余即为姐家助薪水。公幼孤苦,亦怜穷困,凡迂窘迫,辙以牧羊所带干粮悉数予之,自己却忍饿日暮。公终生穷苦,而非己之有一介不取。安贫自乐,胸怀坦然,享年九十有一,得上寿矣。</p><p class="ql-block">婚配白杏,嵩县望城岗农家女子。结发之后,不顾贫饥,伉俪笃好,藜藿粗粝不以为苦,饥谨之年虽讨荒要饭不移其志。有三男二女皆极慈爱,六十九岁与世长辞。</p><p class="ql-block">呜呼!父母竭尽苦难优养子女,已终天年。不获及哺思之(?),碑记其行,以表人子之念,勒石以教后世也!</p> <p class="ql-block"><b>为什么有的人修过本族家谱之后心寒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原创 郝聚锋 谱亲文化</b></p><p class="ql-block"><b> 2024年09月20日 00:13 河南 </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在传统文化的长河中,家谱承载着家族的历史、血脉的延续与先辈的记忆,修家谱本应是一场庄重且充满温情的寻根之旅。然而,现实中却有人在修完本族家谱后,内心被一股莫名的寒意所笼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比如在某个古老的大家族中,家族成员分布在全国各地。在修谱过程中,发现了这样的情况:家族中有一支系在当地是比较富裕的。他们在修谱时,故意篡改了一些家族先辈迁移的路线以及相关事迹,目的就是为了凸显他们这一支系在整个家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好像家族后来的繁荣都是由他们这一支率先奠定基础的。而其他支系的成员在调查考证中发现了这些被篡改的内容,双方因此爆发了激烈的争吵。修谱者们原本期待的是一个和谐的家族历史梳理过程,却被这种为了争夺所谓家族荣耀而产生的内斗破坏了心情,心寒不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案例,某家族在修谱时成立了专门的修谱委员会,负责筹集资金。其中一位成员负责管理资金的收支。然而,随着修谱工作的推进,大家发现用于修谱各项事务的资金总是不够,可筹集到的资金数目并不少。后来经过调查才发现,负责资金管理的这位成员私自挪用了部分资金用于自己的生意周转。这种在家族事务中出现的贪婪和监守自盗的行为,让其他尽心尽力为修谱付出的成员们大失所望,感到心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家族内部矛盾的角度来看,在修谱的过程中,一些家族长期潜藏的内部矛盾会逐渐浮出水面。或许是过去的财产纷争、长辈之间的积怨、不同支系间的权力争夺等问题,在修谱这个需要全体家族成员参与的活动中被重新点燃。原本看似和谐的家族表象被打破,人们在修谱过程中为了争夺在家谱中的地位、对家族资源的掌控权或者对先辈事迹的解读权而发生激烈的争吵与冲突。这种内部的不和谐与争斗让修谱者看到了家族光鲜背后丑陋的裂痕,心寒之感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人性的自私与贪婪方面分析,修谱往往涉及到家族资源的整合与再分配。有些人会将修谱视为谋取私利的机会,他们可能会夸大自己这一支系的重要性,试图在家谱中占据更多的篇幅或者获得更多的家族话语权。甚至会有一些人利用修谱的名义,私下里募集资金,然后将这些资金挪作他用或者中饱私囊。这种人性的贪婪和自私在家族这个本应充满亲情与温暖的集体中蔓延,使得那些怀着纯粹寻根问祖之心的修谱者倍感失望与心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历史的真实性角度考量,在修谱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家族历史中存在着许多被粉饰或者歪曲的部分。有些家族为了维护所谓的家族声誉,会故意隐瞒先辈一些不光彩的行为或者事迹,而将一些虚假的荣耀和功绩强加在先辈身上。当修谱者深入挖掘历史真相,发现这些被掩盖的事实后,会对家族的诚信与道德产生质疑。他们原本期待通过修谱还原一个真实、完整的家族历史,却无奈地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被人为美化的虚假叙事中,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让人心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社会变迁与家族观念淡化的层面来说,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与多元化的价值观对传统家族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修谱过程中,年轻一代可能对家族事务表现出冷漠与不关心,他们更关注个人的发展与生活。而老一辈人则对年轻一代的这种态度感到痛心与无奈。这种代际之间的观念冲突在修谱过程中会不断加剧,让修谱者感到家族的凝聚力正在逐渐消散,家族传承面临着断裂的危机。曾经的家族团结与温情似乎已成为遥远的回忆,这种家族观念的淡化使修谱者在努力修复家族纽带的过程中感到心寒与无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此外,修谱过程中还可能面临外界的质疑与不理解。在一个日益追求效率与功利的社会环境中,修家谱这种看似古老而传统的行为可能会被视为浪费时间与精力的举动。当修谱者花费大量的心血与资源却得不到社会的认可,甚至遭到外界的嘲笑与批评时,他们内心的孤独与心寒也会不断加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尽管修谱过程中会遭遇诸多令人心寒的情况,但我们不能忽视修谱的重要意义。它仍然是连接家族成员、传承家族文化的重要纽带。通过正视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努力去化解矛盾、恢复家族的诚信与和谐,让家谱真正成为凝聚家族力量的精神支柱,而不是让心寒成为修谱的最终结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遂和公生于1880年,卒于1971年,世寿91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传统纪年:年号:清德宗光绪六年;庚辰年(龙年);法国入侵马里的一年。</p><p class="ql-block">中文名</p><p class="ql-block">1880年</p><p class="ql-block">传统纪年</p><p class="ql-block">庚辰年(龙年)</p><p class="ql-block">大事</p><p class="ql-block">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p><p class="ql-block">朝代</p><p class="ql-block">清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大事记</b></p><p class="ql-block">6月——凯利等人被警察包围在维多利亚格兰卢旺镇,全镇60多人被押入旅馆做人质。在这里,凯利口授了一封7000多字的长信。信中,他历数法律的不公、被“逼上梁山”的经过、要向当局报仇等。这封信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对老百姓和对政府的冲击都非常大。奈德·凯利是澳大利亚19世纪最具传奇色彩的侠匪,曾让英国殖民政府疲于奔命,成为“罗宾汉”一样的人物,他的故事曾被数度拍成电影。</p><p class="ql-block">6月29日——法国占领马里大溪地。</p><p class="ql-block">9月5日——在俄国圣彼得堡,成功试验世界上第一次的电气电车。</p><p class="ql-block">10月18日——美国阿拉斯加州矿业城市朱诺建城。</p><p class="ql-block">1880年,人们终于达到了目的,牙买加仓鼠灭绝了。</p><p class="ql-block">出生</p><p class="ql-block">1880年出生的世界寿星图蒂·尤苏波娃</p><p class="ql-block">博克,纳粹德国陆军元帅。 1880年出生在屈斯特林的一个军人世家。</p><p class="ql-block">1月25日——国民政府主席,著名书法家,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的谭延闿出生。</p><p class="ql-block">1月26日——美国将军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的小石城</p><p class="ql-block">1880年出生的世界寿星图蒂·尤苏波娃</p><p class="ql-block">5月29日——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德国历史学家及哲学家(1936年逝世)</p><p class="ql-block">6月27日——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学者(1968年逝世)。</p><p class="ql-block">7月1日——世界最长寿的老人女寿星图蒂·尤苏波娃,2009年在乌兹别克斯坦百岁以上老人普查中,发现了1880年7月1日出生的女寿星尤苏波娃。在这次发现之前,全世界现存最长寿老人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14岁的黑人妇女格特鲁德·贝恩斯。</p><p class="ql-block">7月8日——安蒂莎·赫韦莎娃,被称为“世界最长寿”的老人。(2012年10月06日逝世)1</p><p class="ql-block">7月31日——普列姆昌德(Premchand),印度印地语、乌尔都语作家(1936年10月8日逝世)</p><p class="ql-block">10月23日——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佛家著名高僧,中国文化巨匠。(1942年10月13日逝世)</p><p class="ql-block">桥口五叶(Hashiguchi Goyō),日本画家 (1880~1921)</p><p class="ql-block">12月31日——乔治·马歇尔,美国二战著名将领,1953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1959年逝世)</p><p class="ql-block">逝世</p><p class="ql-block">1月8日——诺顿一世,自封“美利坚合众国皇帝和墨西哥摄政王”</p><p class="ql-block">5月8日——居斯达夫·福楼拜,法国文学家2</p><p class="ql-block"><b>历史记载</b></p><p class="ql-block">中国电报总局成立</p><p class="ql-block">光绪六年(1880)八月中旬,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奏准筹设津沪电报线时,在天津成立官办的津沪电报总局,委派盛宣怀为总办。光绪七年(1881)十一月津沪线完工前,正式命名为中国电报总局。津沪电线通报后,经营四个月,亏损甚大。自光绪八年(1882)三月初一日起,改为官督商办,招股集资,分年缴还官办本银(湘平银十七万八千七百余两),听其自取报资,以充经费。盛宣怀、郑观应、经元善、谢家福、王荣和等集股湘平银八万两,是其创办资本。(1882)十二月,李鸿章奏设苏浙闽粤电线,光绪九年(1883)六月,两江总督左宗棠奏设江宁至汉口的长江电线,均准由中国电报总局办理,于光绪十年(1884)建成;同时扩大招股,两年后资本合计八十万元。光绪十年(1884)春,总局由天津移至上海,一方面与外商公司交涉折冲电报利权事宜,另一方面统筹各路电线的架设,陆续建成干线多条,如广东广西线、江西广东线、直隶陕西线、湖北四川线以及北京恰克图线等。又协助官府架设官线若干条。商线官线遍布各省,殊方万里,呼吸可通。还帮助邻邦朝鲜兴建电线二千余里。光绪三十四年(1908),商线共计四万一千四百一十七里,占全部电报线的百分之四五点五六。光绪二十年(1894)开始,盈利显著增加,一部分转化为资本,光绪二十五年(1899)资本总额达二百二十万元。每年除照章支付股东官利一分外,发放红利数厘至一分不等,成为众所歆羡的投资对象。光绪二十八年(1902)十一月,北洋大臣袁世凯奏准电报收归官办。十二月(1903),清廷派袁世凯为督办电政大臣,吴重熹(直隶布政使)为驻沪会办大臣,饬将电局收回,认真办理。光绪二十九年(1903)三月初一日,吴重熹在沪接办各省电报商局,厘订章程八条,令各分局遵办。光绪三十三年三月(1907),邮传部奏派杨文骏(前署广东臬司,雷琼道)督办电政;次月改中国电报总局为上海电政局。光绪三十四年五月(1908),邮传部尚书陈壁奏请由部备款收赎商股,在确定每股(票面为一百元)赎价问题上,官商双方争执不下,发生了一次“电股风潮”。邮传部初定每股给价一百五十元,加上年息洋二十元,计一百七十元。后加价十元作为优待。股商根据上年帐略,实存资产五百二十八万余元,每股应分二百四十元。郑观应主张公估,则资产总值肯定超过帐面金额,每股价值当在二百四十元以上。有的股商提出,照上年及近期的股票市价每股二百元作为赎价。均未被邮传部采纳。最后仍以邮传部所定每股一百八十元收赎,于八月基本办理结束。宣统三年(1911)四月,上海电政局移至北京,为电政总局;原上海电政局改称上海电报分局。</p><p class="ql-block">《中美续修条约》签订</p><p class="ql-block">十九世纪四十至七十年代,先后有数十万华工在美国从事最繁重的劳动,对美国西部的开发和建设起了很大作用。七十年代以后,美国国内排华风气日盛一日。光绪三年(1877),美国国会要求美国政府与中国改订同治七年(1868)签订的《中美续增条约》(即《蒲安臣条约》,美国曾利用该条约扩大招募华工,开发西部资源)。光绪五年(1879),美国卸任总统格兰物(U.S.Grant)利用调停中日关于琉球问题的时机,迫使清政府答应对华工赴美可以“改章办理”。光绪六年(1880)十月十五日,美国驻华公使安吉立(J.B.Angell)与清总理衙门大臣宝鋆在北京签订了《中美续修条约》。共四款,另有“续约附款”。规定:对华工赴美,美国“可以或为整理,或定人数、年数之限”。光绪七年(1881)六月二十四日在北京互换该约的批准书。自光绪八年(1882)起,美国制订出一系列排华法案。到光绪三十年(1904)更提出排华法案无限期延长,激起中国人民强烈反对,掀起一场反美爱国运动。</p><p class="ql-block">"海防"与“塞防”的艰难抉择</p><p class="ql-block">1880年,大清帝国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西北新疆和东南海疆同时陷入危机。 西北方向,沙皇俄国乘新疆叛乱之际,“主动帮助”中国从叛军手中“收复”了伊犁地区,历经10年却并不归还,而是索要高额赎金及大片土地。左宗棠率领西征平叛得胜之师,屯兵六万,厉兵秣马,与俄军对峙,全世界的军事专家都预料中俄战争将难以避免。</p><p class="ql-block">东南方向,正在飞速崛起的日本,加快了吞并琉球的步伐,此时悍然宣布将琉球撤蕃立县,改名为冲绳,下一步的野心就是朝鲜和中国台湾。琉球国王派出的秘密使节,向中国政府“泣血”求援,要求中国尽快出兵。抗日情绪同样充满了大清朝野,主战的奏折雪片般的飞进紫禁城。 但是,激情并非实力,口水绝非拳头,大清国根本没有两线作战的实力,只能在陆地与海洋、“塞防”与“海防”“固疆”与“保藩”抗俄与抗日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参考资料</b></p><p class="ql-block">[1] 全球最高寿之人迎来130岁生日(组图) · 新华网 · 2010-07-10 [引用日期2012-08-30]</p><p class="ql-block">[2] 1880年5月8日,法国文学家福楼拜逝世 · 新浪 [引用日期2015-07-07]</p><p class="ql-block">[3] 大清帝国危急时刻:1880年,抗俄还是抗日? · 人民网 [引用日期2016-05-1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