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课标,落实“教—学—评一致性”——海丰县海城镇中心小学2024秋季美术学科教研基地展示活动

缪淑琼

<p class="ql-block">  为了践行新课标,新理念,落实“教—学—评”的教学模式,有效架起教师间相互研讨,共同成长的桥梁。根据计划,海城镇中心小学县美术学科基地教研活动在10月23日下午举行。</p> <p class="ql-block">  海丰县教师发展中心小学与学前教研室负责人刘贤钦、美术教研员胡伟源、海城镇中心小学校长陈子迎、副校长徐秋群、全县各小学业务领导以及美术学科骨干教师近100人参加线下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以绘画创作的表现形式,“蜻蜓”为主题,采用现场(海丰县海城镇中心小学录播室)+网络直播形式,线上线下同时开展,活动主要分三个程序进行,分别是课堂展示,分享交流,说课议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课堂展示</b></p><p class="ql-block"> 刘欣欣老师执教的《蜻蜓飞飞》,为本次教研活动拉开了序幕。本节课以观察蜻蜓,能够说出它们的外形特征并表现为核心任务,训练学生当堂完成创作。刘欣欣老师设计了四大任务驱动学习:一.识蜻蜓。利用潘天寿的《诚斋诗意》结合古诗《小池》激发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认识蜻蜓的身体结构。二.赏蜻蜓。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学生动作表演等感受蜻蜓的姿态美。三.画蜻蜓。设立“最美色彩奖”“最美花纹奖”激励学生用丰富的线条和色彩大胆地描绘蜻蜓。四.评蜻蜓。通过小组推荐,全班评选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与批判思维,更在互评与自评中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自我反思能力。课堂上特别注意融合教学评一致这一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教学经验交流分享</b></p><p class="ql-block"> 美术组组长陈文龙老师为大家作专题讲座《以美育人,以画传情》,陈文龙老师从美术学科基地教学理念展开,分四大要素进行分享: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二、核心素养的培养;三、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四、跨学科整合。强调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确保学习目标的有效落实。还分享了学校教师团队平时教学、研研情况。这是一场具有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精彩分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评课议课</b></p><p class="ql-block"> 有实践、有探索、有思考、有感悟,课后,听课老师就今天的课堂纷纷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和体会,大家互相探讨,畅所欲言,在找出课堂亮点,肯定教师优点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老师们在交流中及时发现问题,剖析原因,在思想的不断碰撞中,激发创新的火花,达成最优化的教学共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总结发言</b></p><p class="ql-block"> 海丰县教师发展中心小学与学前教研室负责人刘贤钦,美术教研员胡伟源,海城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徐秋群等全程参与活动,并对本次活动及两节展示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结合本节课的不同特点进行了精彩点评!海丰县教师发展中心小学与学前教研室负责人刘贤钦,同时也是海城镇中心小学挂任副校长。他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了教研基地建设的初衷,即为学科教师经验交流提供平台、为学科教师专业成长创造条件。他充分肯定了基地学校美术学科团队的辛勤付出,高度赞赏参会教师们观课议课的专业水准和认真对待教研的态度,号召大家都做教研路上的“有心人”和“帮助者”,并要求每一位美术教师深入学习《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在日常的工作中聚焦“学科育人”核心,为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而不懈努力。</p> <p class="ql-block">  此次美术学科基地教研活动给老师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和学习交流的机会,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当然,风正潮平,自当扬帆起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相信老师们将在今后的教研中,不断沉淀自我,同心齐研,向学而教,我们一直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编辑:缪淑琼</p><p class="ql-block">审核:叶晓东 刘赛精</p>

教研

蜻蜓

中心小学

教师

美术

海城镇

学科

教学

学生

海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