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金上京历史博物馆随拍

新植

2024年10月19日,天气晴朗,突然降温,气温零下4度-零上3度,我们知青发小一行5人,驱车来到阿城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一游。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英文:Jin Dynasty History Museum,全称:哈尔滨市阿城区金上京历史博物馆 ),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南郊2.5公里处,东临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金上京会宁府(皇城)遗址(哈尔滨市阿城区金源路49号 ),南傍金代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初葬地——金太祖陵址公园,加上北侧即将复建的金代古寺宝圣寺,共同构成了金源文化旅游区 。博物馆占地50,000平方米,展厅面积6800平方米,分为9个主展厅和6个附馆、1个石器长廊,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共设1个主展馆(9个展厅),是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始建于1961年,当时称阿城县博物馆,是中国仅有以金源文化为主题的专业性展馆。1965年改博物馆为文管所,1986年在文管所的基础上,恢复博物馆并定名为阿城县金上京历史博物馆。1987年阿城撤县建市,投资2000万元改名为阿城市金上京历史博物馆。1997年,阿城市斥资1500万元建成新馆。1998年10月8日,新馆正式开放。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于1998年竣工,新馆舍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展厅面积4800平方米。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为新建馆,位于阿城区南郊2.5公里处,占地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东面隔条通衢大道,即金上京故城“上京会宁府遗址”所在地;馆舍向西200米就是金代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陵墓——太祖陵园。上京会宁府遗址、金上京历史博物馆、金太祖陵园,三者呈鼎足之势。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立有18米高的主厅 ,建筑主轴与次轴交角120度,暗喻金朝120年的历史;大厅入口处的4级台阶,象征着在阿城主政的4位皇帝。馆内分地上地下两层,经过几次的改陈扩建,其表现的设计理念,高科技的运用,多媒体的辅助,均达到了中国国内专业标准。我们来到时地下没有开放。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建筑设计大师齐康设计方案,建筑图纸由东南大学委托哈尔滨建筑大学完成。用独特的建筑语言述说金代历史,用建筑风格体现了金源文化独具的特色。根据金人尚白的习俗,全用福建剁斧石挂面,具有金代历史内涵并独具匠心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中的特色建筑处理包括:<br>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外景<br>刀枪架:入口通向庭院的必经之路,有一排五组高大的“刀枪架”,寓意金代建国是靠女真族的骁勇善战打出来的江山,建立了一个朝代。在战争年代,刀枪架是震慑使者的军威,而展现历史和欢迎观众的三军仪仗。 中军帐:庭院西侧中间高达18米的主体建筑,叫做中军帐,位置十分突出醒目,是全馆建筑群的中心。这个建筑是武士头盔与毡帐的组合式的造型。寓意着女真族是个渔猎的民族,逐水草而居,住毡帐。<br>黄金顶:在中军帐的顶端设计了用黄铜制作的剑尖式的圆顶。既象征皇帝的九五之尊,又歌颂完颜阿骨打是擅长弯弓射大雕的一代天骄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内设九个展厅,地上五个展厅,地下四个展厅。地上五个展厅,包括序言厅、金上京发展历程展厅、经济文化展厅、金源文化艺术展厅和金代铜镜专题展厅。序言厅正面是金代在上京称帝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太宗吴乞买、熙宗完颜、海陵王完颜亮四位皇帝的石质圆雕胸像,两侧布置十六面金代日旗、月旗,用以烘托金代历史的雄伟辉煌。展厅在显著位置上展示了金代的疆域和上京的辖区。从那斜墩式地图上可以看出金之封疆辽阔,北以贝加尔湖、外兴安岭和鞑靼海峡为界,包括库叶岛都在金的版图之内,它为清代的疆域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疆域的缔造做出了贡献。第四展厅为金代铜镜专题展共展藏铜镜226面,金上京一带发现的铜镜特多如此丰富,如此集中,中国国内仅见。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是中国全国仅有专门展示近代历史的博物馆,它集中展示了金朝从建国1115年至迁都1153年38年间的金上京地区的历史沿革;经济、文化、交通等发展概况,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特征。 从2010年6月30日开始该馆已经实行对外免费开放,参观人数逐步上升,年均接待游客总量超过30万人次。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是中国全国仅有集中收藏和展览金代文物的博物馆,有馆藏文物3016件(套),一级文物28件,二级文物137件,三级文物953件,基本陈列九个展厅。以翔实的图片、文字资料和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展示了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及发展历程 。馆藏文物荟萃了金上京地区的文物精华,包括金代的生产生活的用具、战斗武器、宫廷礼器、官府印鉴、宗教法器、金银饰品等。其中主要可分为石器、玉器、陶器、瓷器、青铜器、古书画以及其他各种藏品。博物馆设9个展厅,以图片、文字资料和历史文物展示了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及发展历程。如皇帝御辇上的饰物铜座龙、圆形铜镜之王双鲤纹铜镜、世界货币史上的珍宝“承安宝货”银锭、“北方马王堆”齐国王墓出土的大量文物等。尤其是铜镜专题展厅,共展出10个单元246面铜镜,反映了金代制镜工艺水平,也为今人研究金代历史提供了资料。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另有金代的兵器,如铁蒺藜、四棱方锏、铁骨朵;建筑饰件,如绿釉龙纹瓦当、鸱吻构件、陶凤头、龙纹雕砖、柱础石等;满族风俗展作为增设的专题,有渔猎工具,如鱼叉、鹿哨、獾皮睡袋、桦皮船,同时还展出了神秘的萨满服饰等。 铜坐龙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龙取坐姿,左前肢高举,与左后肢间有腾云相连。右前肢着地,与右后肢相接。尾部翘起外卷,前肢长鬣突出于肩部之上,与头上卷鬣及后扬的长鬣相映。<br>它的出土地哈尔滨市阿城区的白城村被证实为金朝最早的都城上京,除了拥有龙的基本特征外,它的身上还能看到麒麟、狮子、犬等多种动物的影子,龙首 、肩部和四肢均饰有卷鬣(鬣,liè,指马、狮子等颈上的长毛) 宫殿建筑的鸱吻,又称螭吻、鸱尾,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瑞兽,属于‌龙生九子之一。它的形象特征是‌龙头鱼身,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喜欢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能喷浪降雨,常用于辟火。鸱吻通常置于古代大型建筑的屋脊上,具有避邪、避火的作用。鸱吻不仅具有实际的防水和避雷功能,还象征着吉祥和权威。它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于龙和凤的崇拜,被认为是祥瑞之兆,寓意着吉祥如意、丰衣足食。鸱吻的放置不仅为了防灾,还为了祈求平安和吉祥。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珍藏着被誉为“中国圆形铜镜之王”的大双鲤鱼铜镜,大双鲤鱼铜镜于1974年在阿城出土,是中国已出土的最大圆形铜镜,直径43厘米,重12公斤。图案内区为两条鲤鱼,首尾相衔,相互追逐,外区是蔓草纹围带,构思精巧,线条流畅。 虽然天气很冷,游客络绎不绝,很新奇,感慨万分。原来的金都,辖5600万人口,鼎盛时期疆域包括东北、华北、关中、中原和黄淮地区以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共360万平方公里。南至大散关至淮河一线,与南宋对峙;西北与西夏接壤;东北地区达外兴安岭,东临日本海。外有南宋和西夏称臣。共传十帝,享国119年。金朝初期采取贵族合议的勃极烈制度,后逐渐由二元政治走向单一汉制。军事上采行军民合一的猛安谋克制度。金朝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中华一统”的朝代。<br>金朝的重要人物包括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海陵王完颜亮、金世宗完颜雍、金章宗完颜璟等。此外,还有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金末文学家元好问、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等。金朝在文化方面也快速汉化,杂剧与戏曲在金朝得到相当的发展,金代院本为后来元曲的杂剧打下了基础。重温这段历史,感觉很有意义。 游金上京历史博物馆有感<br><br><div>金上京遗址怀古<br><br></div><div>女真肇兴地,大金第一都。<br>阿骨打开国,遗址话沧桑。<br><br>断壁残垣立,皇城午门旁。<br>马面角楼设,辽金宋边防。<br><br>青铜镜映辉,工艺巧夺天。<br>千年历史脉,穿越古今间。<br><br>陵遗址公园,大遗址相连。<br>沉浸博物馆,体验感无限。<br><br>金源文化展,演艺传华章。<br>中华文明史,传承永不忘。</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