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山革命公墓凭吊英烈

yaohaha

位于京西的八宝山革命公墓是革命先烈,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界名人的陵园,它曾是明清两代太监养老送终的世外桃源,因盛产红土、青灰等八种矿产而得名。建国之初这里被选中成为烈士陵园,经过多年的营造,整个墓园在苍松翠柏的环抱中,庄严肃穆,如今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年前我在参加了友人的遗体告别仪式后,在园内瞻仰了部分先烈和名人的陵墓,特作此文以示怀念。 公墓有三个墓区,第一墓区位于北侧,主要安葬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副部级以上干部、民主党派领导人,是公墓中政治级别最高的地方。这里的墓穴占地面积相对较大,许多墓碑的形式也很有个性,漫步于此仿佛在浏览一部中国近现代史。 而位于大路两侧的二三墓区主要埋葬的是级别相对较低的干部,安葬的时间多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除领导干部之外,一些科学、教育和文化界的著名人士也安葬于此。 第二、三墓区并没有根据逝世者身份来进行专门的顺序安排,而是根据去世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建墓。 这一区域区的墓庄重朴素、形式统一,每块占地一平米左右,墓盖以水泥制成,墓碑为汉白玉石雕刻,墓中安葬的几乎均为未经火化的遗体。<br> &nbsp;八宝山公墓陵园建成后入葬的第一位中央领导人是任弼时(1904-1950),他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去世的第一位国家领导人,其墓占地300多平方米,被称为“八宝山第一墓”。 之后1955年,任中央人民政府第一任副主席的民主人士张澜去世,享年83岁,葬于任弼时墓之西。张澜是著名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民盟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其一生与中国近代史、现代史紧密相联。&nbsp; 在任弼时墓的东侧,是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的墓,于1955年他逝世20周年时从其就义的福建长汀迁移至此,文革期间瞿秋白墓碑被红卫兵砸毁,中央决定为瞿秋白平反后,他的墓也修复如初。 罗荣桓是十大元帅中最早去世的一位,毛泽东称其为“一生共事的人”。罗帅世后,毛主席亲自参加他的追悼会,并赋诗悼念。“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贺龙,共和国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十大元帅之一,历任国务院副总理,军委副主席,国家体委主任等职,1969年被迫害致死,直到1974年才恢复名誉,1975年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贺龙元帅的骨灰安放仪式,周总理出席仪式并致悼词。据说他的墓是八宝山公墓中被祭拜最多的之一。<br> 聂荣臻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十大元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李先念,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曾任鄂豫皖,川陕根据地的高级领导人,1937年率西路军余部历尽艰辛返回延安,解放战争中协助刘邓在中原进行军事和政治领导工作,建国后历任国务院副总理,政治局常委,党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全国政协主席,碑铭将他的名字巧妙地藏包含在这两句诗中。 陈云,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多次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在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br> 黄克诚,湖南永兴人,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后率部上井冈山,曾任红军团长、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等职,抗战期间,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政委。建国后曾任天津市委书记,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59年庐山会议上被错定为反党集团,在文革中遭到残酷迫害,1978年被平反昭雪,并被选为中纪委常务书记,1986年在北京病逝。 杨成武,17岁当上团政委。后任红1军团第1师政治委员,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立下了不朽功勋。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历任北京军区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第一副总参谋长兼军委办公厅主任,解放军代总参谋长等职。他先后参与并指挥了抗美援朝战争,炮击金门作战,西藏平叛作战,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和抗美援越。墓碑上的铁索让人想起将军参与指挥的飞夺泸定桥的战斗。 耿飚,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常委、秘书长,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1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在12大、13大上当选中顾委常委。他早年参加革命,历任红1军团师参谋、团长、军参谋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历任旅参谋长, 副旅长,解放军第19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建国后转战外交战线,先后担任驻瑞典、巴基斯坦、缅甸、阿尔巴尼亚大使,外交部副部长。<br> 彭真, 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早年在山西、河北开展工人运动,抗战期间在北方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解放后历任北京市委书记,市长,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政法小组组长,1979年当选为政治局常委,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997年在北京病逝。 李鹏,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第13,14,15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原总理,第9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2019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他的墓碑如同他为人的一贯风格,朴实低调。 万里,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第12,13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第7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解放后在担任城市建设部部长,北京副市长期间,协助周总理完成北京十大建筑工程,70年代担任铁道部部长时,扭转了铁路系统的混乱局面,文革结束后,在担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时,支持推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开辟了农村改革的新道路,2015年在北京病逝,享年99岁。<br> 乔石,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曾任中国共产党第13,14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他早年参加组织上海学生运动和党的地下工作,解放后历任共中联部部长,中央办公厅主任,中组部部长,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纪委书记,第8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他的墓碑上只有归去二字,而将他和夫人的名字和生卒年月刻在基座上。 薄一波,我党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人,早年在天津等地从事兵运工作,3次入狱。1946年起,担任军队领导工作。建国后,历任国家建委主任,国家经委主任,第7,8,11届中央委员,第8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顾委常务副主任,.2007年在北京病逝,享年99岁。 李维汉,党和国家在统一战线和民族工作方面的著名理论家和卓越领导人,曾任中央统战部顾问、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姚依林,我国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历任贸易部副部长,商业部副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共第11,12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委员, 第3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1994年在北京病逝。 邓子恢,我国农业工作的卓越领导人,闽西革命根据地和苏区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兼中央工农民主政府财政部部长,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政委。解放后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主管农业的副总理,政协副主席,1972年在北京病逝,终年76岁。 李克农,党和人民军队情报、保卫工作的卓越组织者和领导者,党在隐秘战线上的杰出代表,历任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社会部部长,外交部副部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62年在北京病逝。 陈锡联,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历任八路军129师旅长、军分区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第2野战军司令员,解放后任沈阳军区司令员, 北京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常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吴学谦,中国外交战线杰出领导人,早年从事学生运动和地下工作,解放后历任中联部部长、共青团中央委员,常委,外交部长,国务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共第12、13届中央政治局委员,2008年在北京病逝,享年87岁。 谢觉哉,“延安五老”之一,“长征四老”之一,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奠基者之一,著名的法学家和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法学界的先导、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nbsp; 李富春,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奠基者和组织者之一,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等职。夫人蔡畅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去和卓越领导者,国际进步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二人的合葬墓被称为最具个性和浪漫的墓。 &nbsp;余秋里,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创建者,经济工作的杰出领导人,人民解放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历任赤卫大队中队长、红军第二军团团政委、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三支队政委、第358旅政委。建国后,历任军委总财务部部长、总后勤部政委、石油工业部部长、国家计委主任、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军委副秘书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999年在北京逝世。 陆定一,我党宣传思想阵线的卓越领导人,1927年起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长征时,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抗战期间历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八路军前方总部野战政治部副主任,领导《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工作。建国后,历任中宣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8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12,13届中顾委常务委员。 彭冲,我党政治工作和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杰出领导人,历任第11,12,13届中央委员,第11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政协第5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5,6,7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张廷发,人民解放军杰出的军事领导人。曾任空军政治委员、司令员,中央军委委员、常委,中顾委委员,中共第11、12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 舒同,我国书法事业的继承者和开拓者,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和第一任主席, 第二、三届名誉主席。毛主席称他为“马背书法家”,是当代自成一体的书法大师。他的墓碑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柳亚子,中国近代政治家、民主人士、诗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和光复会,后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人从事抗日民主活动,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兼监察委员会主席、民盟中央执行委员。1949年出席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1958年病逝世于北京,享年71岁。 龙云,彝族,云南昭通人,民国时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主政云南期间,保持了云南相对稳定的局势,使云南实力增强,被称为“云南王。1949年8月13日,龙云在香港发表声明,正式宣布起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62年在北京病逝。<br> 闻一多,中国近代诗人、学者、民盟盟员、民主战士。 全国抗战爆发之际,他投身到抗日救亡和争民主、反独裁的斗争中。1945年12月1日,昆明发生“一二·一”惨案,闻一多撰写了《一二一运动始末记》,揭露惨案真相, 1946年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为建立新中国洒尽了最后一滴血,时年47岁。墓碑上有他叼着烟斗的头像,碑前有展开的书的造型,上书闻一多的生平简介。 司徒美堂,著名的美洲华侨领袖,曾多次发动筹款,支持孙中山在国内的革命。为支持抗日,他发起成立“纽约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1948年,司徒美堂公开声明拥护中国共产党及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组建人民民主政府的主张。1955年病逝于北京。 程思远,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早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投身大革命运动。抗战期间,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办公室秘书,亲历了台儿庄大战。1965年7月,他陪同李宗仁夫妇从海外回到祖国大陆。回国后,历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全国政协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副主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邂逅林徽因的墓纯属偶然,我在第二墓区靠墙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座外表很普通的墓穴,上有八个大字:“建筑师林徽因之墓”,整座墓没有过多的修饰,正如生前的她,简单高雅。我后来从网上得知,她的墓多年来是被人祭拜最多的墓之一,这是对这位才女的仰慕,也是对她在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八宝山公墓的设计方面所做贡献的充分肯定。 严济慈,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工作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光学研究和光学仪器研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研究水晶压电效应第一人,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严济慈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大气物理学和应用光学等方面做出重要成果,建国后,历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及名誉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及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主席、执行主席等职。<br> 费彝民,著名新闻工作者,1930年进入天津 《大公报》工作,抗战期间,以手中的笔为武器,揭露日军侵略暴行,声援各界的抗战运动。建国后担任香港《大公报》社长,历任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5,6届全国人大常委,第7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5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nbsp;<br> 陈波儿, 演员,人民电影事业的组织和领导人,早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从事左翼戏剧活动,演出了许多进步剧作,抗战期间她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解放后,她担任电影局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艺术处处长。1950年由她直接领导并提出编创建议,完成了26部国产影片。给新中国电影事业奠定了一个初步基础,1951年11月9日,陈波儿在上海作讲座时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 程砚秋,程砚秋,满洲正黄旗人,著名京剧演员,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艺术的创始人,代表作包括《春闺梦》、《锁麟囊》、《荒山泪》、《梅妃》等,1958年3月9日去世,享年54岁。 老舍与夫人胡絜青的合葬墓别具一格,墓地由他们的儿子舒乙设计,两侧的矮墙由白色大理石组成,墙上刻有“文艺界有责任的小卒,睡在这里”12个字,这句话是按照老舍先生的意愿写在墓碑上的,而先生的浮雕就像一块石头一样,周边一圈一圈的纹路,好像投身水中泛起的一圈圈涟漪,这全然就是老舍先生的写照。 欧阳予倩,作家、编剧、导演,先后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明治大学。1931年,加入“左联”,抗战时期编写历史剧《忠王李秀成》等。抗战胜利后编导《关不住的春光》等电影。建国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中国文联第一届常委和第二、三届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一、二届副主席,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nbsp;<br> 萧三,著名诗人、翻译家,现在流行的《国际歌》中文歌词就是他在1923年从法文翻译过来的。1922年,他同赵世炎、周恩来等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以后,主持我国的国际文化交流工作。他的夫人叶华生于德国,1949年与萧三一同从苏联回到中国,任新华社摄影记者,是解放后第一批在京工作的外国人,1964年加入中国国籍。 郑律成,出生于朝鲜全罗南道光州,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继聂耳、冼星海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优秀作曲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被誉为“军歌之父”。他创作了《延安颂》、《延水谣》、《八路军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朝鲜人民军进行曲》等歌曲。他的夫人丁雪松新中国首位女大使。 李可染,中国近现代杰出的画家,齐白石弟子, 他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nbsp;<br> 徐悲鸿,中国现代美术事业和美术教育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艺术家、教育家和收藏家。1919年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美术作品; 抗战期间,他以自己的作品表现民族奋起抗争的精神,从事社会活动,争取国内外社会各界赞助,支持抗战。1949年7月,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务委员和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9月被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1953年在北京逝世,享年58岁。 <p class="ql-block">侯宝林,相声大师,新中国曲艺事业的重要奠基者和引领者,他的相声语言清晰,动作自然,神态洒脱,寓庄于谐,化雅为俗,他注重相声的知识性、趣味性和评论性,对相声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他曾任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指导,北京大学兼职教授等职。</p> 陈强,著名表演艺术家,毕业于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他在戏剧,电影中塑造了众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形象,曾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将。2008年,他获得第17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2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终身成就奖。他的墓碑一改庄严肃穆的传统,以逝者的漫画像作为遗像,以电影胶片突出其职业特征,不规则弧线形的墓碑与众不同。<br> 沈湘,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 在多所大学深入学习英国文学与声乐。1947年后开始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和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等学府担任声乐教学任务。新中国成立后,他频繁参与各种重要的外事和国事演出,1950年开始执教于中央音乐学院,后任该院歌剧系主任,从1984年到1992年的8年间,他的学生共有10人次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成为轰动一时的沈湘现象。 阎肃,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 曾任中国剧协副主席,空政歌剧团编导组组长,中国剧协第三、四届理事。 其成名作是歌剧《江姐》,该剧公演后,立即引起轰动,阎肃也因此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他还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等大型晚会的总体设计、策划、撰稿。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美国进步记者与作家,1925年首次访华,随后又先后六次访问中国,大量报道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解放区的抗战活动,访问了延安,并多次会见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共领导,1949年在苏联被捕,6年后被驱逐。1958年来中国定居,1970年在北京病逝。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1928年底来华,在中国一呆就是12年。抗战期间,她向世界报道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1950年病逝于伦敦,按其遗嘱,她的骨灰被运回中国,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马海德,祖籍黎巴嫩,1910年生于美国,职业医生,1933年来到上海考察东方流行热带病,并从此留在了中国,后来他开始投身革命活动,并参与苏区以及后来的抗日根据地的医疗卫生工作,1950年加入中国国籍,成为第一个有外国血统的中国公民,建国后他积极投入消灭麻风病的工作,1988年在北京病逝。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是波兰人,1957年加入中国籍。他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国际著名记者。作家。他早年来到中国,并开始为中国革命工作,建国后长期担任《今日中国》总编辑,是为数不多拥有中国国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国裔人士。 汉斯·米勒,内科专家,生于德国。1939年来中国。曾任延安和平医院门诊部主任、晋东南国际和平医院医生、第18集团军卫生部流动手术队队长兼129师医务顾问。1950年加入中国国籍。历任长春军医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教授,沈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兼儿科系主任,北京积水潭医院教授,北京医学院副院长、教授。1983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其夫人中村京子,曾是一名日本籍的八路军护士。<br> 这又是一位外国友人的墓碑,碑上用中英文写着:“英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战士,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史平浩之墓”。史平浩(Douglas Springhall), 英共中央委员,英共机关报《工人日报》总编辑,1950年应中共邀请,由英共派往中国,在外文局,新华社工作,参与了毛选的英译工作。 这座墓碑上只有英文的墓主人的姓名和生卒年月,有人网上查询后,认为此人是所罗门·阿德勒(Soloman Adler)的第一任妻子。阿德勒1941年曾在美国驻华使馆工作,因有亲共嫌疑被调任回国,并因此无法在美国找到工作。60年代他来到中国,除经济研究之外,还参与了毛选四卷的翻译润色工作,1994年在中国病逝。 黄文欢是‌越南共产党老一辈革命家,早年投身革命,是印度支那共产党创建人之一,他还曾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军事,并在中国开展支持越南革命的活动,他历任越南国防部副部长、越南首任驻华大使,越南国务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后因不满当局的亲苏政策被迫辗转来到中国,于1991年在北京病逝。 在北约轰炸中牺牲的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三位烈士的墓在公墓北端的一个高处,立碑人是邵云环的丈夫曹荣飞和儿子曹磊,当时在轰炸中也负伤的曹荣飞据说至今未娶,而他们的儿子继承了母亲的遗志,完成了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塞尔维亚语的学习后,也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许杏虎,朱颖是一对夫妻,均为《光明日报》驻贝尔格莱德记者,许杏虎牺牲时年31岁,朱颖28岁。二人的墓碑上端是一只滴血的和平鸽形象,表现了烈士以生命的代价对和平的追求。 墓区里的一块墓碑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座夏娘娘墓的碑铭是由延安五老之一的徐特立所写,夏娘娘, 原名黄友梅。1922年在中共武汉市的党支部、湖北地委及区委等机关担任掩护工作。曾三次被捕,受尽折磨,坚贞不屈,被誉为“革命母亲”,后在北京病逝。根据生前志愿,被追认为中共党员。 在第二墓区还可看到数座高大的纪念碑,它们大多是烈士的合葬墓,例如这座纪念碑下就埋葬着王荷波等15位烈士的遗骨,王荷波是我国工人运动的杰出先驱,他与其他17位烈士在北京安定门外箭楼被杀害,周总理亲自过问烈士遗骨的找寻和安葬,他们也成为第一批被葬入八宝山公墓的烈士。 这是参加亚非会议死难烈士纪念碑,美蒋为了阻止新中国代表出席在印尼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策划了克什米尔公主号爆炸事件,导致机上11名乘客及5名机组人员罹难,这次暗杀行动的主要目标是周恩来总理,所幸他临时改变路线,幸免于难。 这是为纪念1958年10月17日,在苏联的卡纳什地区的空难中丧生的80名遇难者而树立的纪念碑。遇难者中包括前往阿富汗和阿联访问的文化代表团团长郑振铎,副团长蔡树藩及8名团员。他们乘坐的图—104”客机在由北京飞往莫斯科的途中失事坠毁。&nbsp; 园中还有一座稍矮一些的方形纪念碑,这是全国总工会于1957年为征服贡嘎山遇难的四位烈士而树立的纪念碑。碑的正面写有征服贡嘎山遇难烈士纪念碑,顶端镶嵌着五角星。 纪念碑的其他侧面刻有烈士的生平简介,顶端有他们的照片。这四位烈士是:北京农业大学气象系助教丁行友,满洲里铁路公安分处保卫股副股长国德存,四川阿坝林业工人彭仲穆,总工会体育工作者师秀。 二三墓区中一些近年下葬的墓碑采用了黑色或褐红色的大理石,占地面积也明显小于早年的墓穴,同时墓碑的形状也更多地体现出个性化。 比如这些颜色不同,形状有所变化的墓碑以及碑前的雕塑。 这座墓碑吸引了我的目光,墓主人是阎宝航,中国战略情报专家,他以善交友朋的良好人际关系,博得国民党元老高官的好感,并经常周旋于国民党党政军及情报要员之间,取得了国民党军事情报部门收集的有关德国闪击苏联、日本突袭珍珠港等重要情报,并先后提供给苏联和美国。建国后,他历任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条约委员会主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终年73岁,他的墓应该是近年新修的。 更引人注目是这尊优雅的女士坐像,整座雕像上只有余晓虹1955-2006两行字,令人对墓主人的身份猜测不已,有人根据花环上条幅上写的妹妹余晓阳几个不太完整的字,通过网络搜索,推断墓主人是余秋里副总理的三女儿。 八宝山革命公墓于2016年开始着手修建集烈士公祭广场、烈士安葬区于一体的烈士纪念园。这是纪念园的平面图,&nbsp;纪念园位于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后山坡上,坐北朝南,占地11200平方米。 &nbsp;纪念园分烈士公祭广场、烈士墓地、景观区三部分, 进入烈士纪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绩满丰碑景观区。 居中位置是公祭广场,有主题雕塑一组,广场中央耸立着巨大鲜艳的五星红旗雕塑,格外引人注目。 红旗上的两个一男一女头像,象征中华儿女用鲜血染红了红旗,用生命为中国革命献身。 这是雕塑基座上的花环浮雕,基座的四角有分属不同军兵种的解放军战士守卫。 东西两侧为大型群雕,展现了不同时期革命烈士的光辉形象,象征使命传承,寄托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美好愿望。 &nbsp;&nbsp; &nbsp;烈士墓地设有两个分区,分别为西侧枪碑墓区和东侧卧碑墓区,规划设计约900个墓穴。 枪碑上的钢盔、国旗和枪代表为祖国和人民牺牲的英雄烈士永垂不朽,鲜花代表人民对英雄的敬意和怀念。 &nbsp;&nbsp; 卧碑的碑面雕刻有橄榄枝和五角星,代表为祖国和平事业奉献牺牲的各行各业的烈士。 这些烈士包括为世界和平献身的维和英烈、为国家安全牺牲的革命军人。 也有为社会治安捐躯的人民警察,为防控非典殉职的白衣天使等。 自2019年以来,已有680名烈士的骨灰从八宝山烈士骨灰纪念堂移至纪念园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