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中“讳、名、字、号、谥”的含义

陈氏后裔宗亲网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族谱记载中经常会看到“讳、名、字、号、谥”等,比如谱载我族二世祖讳胜祖,号超拔,谥官人。现作一简单介绍。</p><p class="ql-block">“讳”即是本名。古代书写祖先名字,不直接称呼祖先名字,故曰“讳”。</p><p class="ql-block">“名”,与现代人的“名字”相同,自称时用名,表示谦虚;</p><p class="ql-block">“字”,也叫表字,是人的别名,称呼人用字,表示尊敬;古代人在祭祀神灵和先祖的时候,为了表示恭敬,不敢直接称呼先祖的名,这样就产生了字。因此,'字'实际上是表示尊敬的人名。</p><p class="ql-block">“号”,别号,名、字以外的称谓,大多与个人的居住环境、嗜好、性情特点、特长等相关,如“醉翁”、“白云”、“抱固老人”;</p><p class="ql-block">另外,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将葬,按其生前事迹给予寓意褒贬的谥号,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p><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编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宋明时期以周敦颐为代表的理学用天理强化人伦关系,为后来(包含明清时期)的家族维系血缘关系、强化宗族理念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