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宋开国皇太后。</p> <p class="ql-block">宋太祖赵匡胤,小名香孩儿,字元朗,又名赵九重,927年生于洛阳夹马营,960年“陈桥兵变”被部下拥立为皇帝,并逼后周恭帝禅位,建立大“宋”国,成为宋朝开国皇帝,在位十六年,976年去世,享年五十岁,葬于永昌陵。</p><p class="ql-block">赵匡胤的3任妻子:</p><p class="ql-block">1、孝惠皇后贺氏——河南开封人,赵匡胤结发妻子,为人性格优雅、恪守礼法,其为唐代诗人贺知章后代,两人育有一子两女,在他建立大宋之前,原配贺氏已经去世,赵匡胤即位后,补封她为孝惠贺皇后。终年30岁。</p><p class="ql-block">2、孝明皇后王氏——陕西彬州人,赵匡胤第2任皇后,与赵匡胤共处四年后就病逝了。为人贤惠仁慈,早年被封为琅邪郡夫人,两人育有子女两人,但都早逝,终年仅22岁。</p><p class="ql-block">3、孝章皇后宋氏——河南洛阳人,赵匡胤第3任皇后,宋氏的父亲是左卫上将军,忠武军节度使宋偓。宋偓是后唐明帝李存勖外孙,后汉太祖刘知远的驸马。母亲是后汉永宁公主,即后汉太祖刘知远的女儿。她的七妹嫁给后蜀末帝孟昶的孙子。最小的妹妹嫁给北宋名臣寇准。宋氏行为举止皆有礼法,后病逝,享年44岁。</p> <p class="ql-block">懿德皇后符氏,是五代名将魏王符彦卿的女儿,符彦卿另外两个女儿是后周世情柴荣的皇后。符彦卿的父亲是后唐李克用的十三太保之一符存审(李存审)。</p> <p class="ql-block">宋太宗赵光义的明德皇后李氏,是宋朝开国元勋、名将李处耘之女,名将李继隆之妹。</p> <p class="ql-block">宋真宗赵恒,字元侃,本名赵德昌,后改名为赵元休,赵匡义第三子,生于968年,在位二十五年,1022年去世,年五十五岁,葬于永定陵。</p><p class="ql-block">宋真宗赵恒的章怀皇后是北宋名将、忠武军节度潘美(潘仁美)之女。在《杨家将》,潘仁美之女是宋太宗的贵妃。</p><p class="ql-block">宋真宗赵恒第二任皇后章穆皇后郭氏,后周、北宋名将郭守文之女。</p> <p class="ql-block">据《宋史.后妃传》的记载,刘皇后出身低微,且是二婚。“刘氏始嫁蜀人龚美,美携以入京;既而家贫,欲更嫁之。”但“性警悟、晓书史”,真宗去世后长期摄政,堪比武则天。面部红纱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说类似垂帘听政,一是说年轻时艺人形象。众说纷纭,是个传奇女性。</p> <p class="ql-block">宋仁宗赵祯,初名赵受益,宋真宗第六子,生于1010年,在位四十二年,1063年去世,年五十四岁,葬于永昭陵。</p><p class="ql-block">宋仁宗赵祯第一任皇后,平卢节度使郭崇孙女。郭崇从后唐到北宋的大将,协助郭威建立后周。抵御北汉,进攻辽国。</p><p class="ql-block">宋仁宗的慈圣光献皇后曹氏,大宋开国名将曹彬的孙女。曹后平定“庆历宫变”,扶持宋英宗即位,辅佐三位皇帝,救下获罪的苏轼。她的弟弟就是八仙的曹国舅。曹彬是《杨家将》中的开国王,《曹家将》也是流传很广的评书。</p> <p class="ql-block">宋仁宗的慈圣光献皇后曹氏,大宋开国名将曹彬的孙女。曹后平定“庆历宫变”,扶持宋英宗即位,辅佐三位皇帝,救下获罪的苏轼。她的弟弟就是八仙的曹国舅。曹彬是《杨家将》中的开国王,《曹家将》也是流传很广的评书。</p> <p class="ql-block">宋英宗赵曙,原名赵宗实,宋仁宗赵祯的养子,濮安懿王赵允让第十三子。生于1032年,在位四年,1067年去世,年三十五岁,葬永厚陵。</p> <p class="ql-block">宋英宗的宣仁圣烈皇后高滔滔,是北宋大将高琼的曾孙女。在演义评书高琼(高君宝)是宋太祖和宋太宗的亲外甥,高怀德之子。在历史上高琼和高怀德没有任何关系,高琼是宋太宗为晋王时的亲信大将。</p> <p class="ql-block">宋神宗赵顼,又名赵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生于1048年,在位十八年,1085年去世,年38岁,葬于永裕陵。</p> <p class="ql-block">宋神宗赵顼的向皇后,北宋宰相向敏中曾孙女。</p> <p class="ql-block">宋哲宗赵煦,原名赵佣,宋神宗赵顼笫六子,生于1077年,在位十五年,1100年去世,年仅二十五岁,葬于永泰陵。</p> <p class="ql-block">宋徽宗赵佶,宋神宗第十一子,生于1082年,在位二十六年,被金人俘虏去了金国,1135年去世,年五十四岁,金熙宗先将他葬在河南广宁(今河南洛阳附近),绍兴十二年,棺椁被迎回南送,葬于永佑陵。</p> <p class="ql-block">宋钦宗赵桓,宋徽宗赵佶长子,生于1100年,在位一年零二个月,被金人俘虏到了金国。1156年去世,年五十六岁,葬于永献陵。</p> <p class="ql-block">宋钦宗的皇后是朱琏,她生来才貌双全。靖康之难将弱女子卷入政治旋涡,她选择用生命捍卫尊严,投湖自绝,让金人也敬佩不已。据说朱皇后精通琴棋书画,留下诗句:“今日草芥兮,事何可说,屈身辱志兮,恨何可雪,誓速归黄泉兮,此愁可绝!”这段历史简直读不下去,女性的困境千古是难题。</p> <p class="ql-block">宋光宗赵惇,宋孝宗赵昚第三子,1147年生于孝宗藩邸,在位五年,内禅于次子赵扩,1200年去世,葬于会稽永崇陵。</p> <p class="ql-block">赵惇惧内心理严重,对皇后李凤娘言听计从,以致后期荒废朝政;又听信谗言疏离太上皇赵昚,引起南宋的政治危机。赵惇在位五年,“乾淳之治”的成果渐消,南宋开始由盛转衰,绍熙五年(1194年),被逼而禅位于次子赵扩(宋宁宗),成为太上皇,史称“绍熙内禅”。</p> <p class="ql-block">宋宁宗赵扩,宋光宗赵惇次子,1168年生于恭王府邸,在位三十年,生有九子:赵埈、赵坦、赵增、赵觌、赵埛、赵圻、赵墌、赵垍、赵坻皆幼年夭折,收养子:赵询、赵竑、赵昀。1224年去世,葬于绍兴府永茂陵。</p> <p class="ql-block">宋宁宗韩皇后:头戴龙纹花钗冠,身著交领大袖的五彩袆衣,衣上织绣两雉花纹,并列成行是为「摇翟」。</p> <p class="ql-block">宋高宗赵构,字德基,宋徽宗第九子,靖康之变后,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市)即帝位,在位三十六年,禅位于养子赵伯琮。1187年去世,享寿八十一岁,葬于绍兴府会稽县永思陵。</p> <p class="ql-block">宋恭宗继位时,南宋的灭亡已经不可逆转,德祐二年正月,蒙古铁骑已兵临城下,南宋求和不成,二月初五,宋恭帝宣布正式退位。南宋做为政治实体,实际上已经宣告灭亡。</p><p class="ql-block">临安城破后,年仅六岁的宋恭宗和母亲全氏以及少数侍从做为俘虏被押往元大都,元帝降封其为瀛国公。1323年5月,因触犯文字狱被元英宗赐死,享年53岁。 无谥号,后南宋名将张世杰等人为其上尊号孝恭懿圣皇帝。</p> <p class="ql-block">德祐二年五月一日(1276年6月14日),赵昰被拥立于福州,史称宋端宗,改元景炎,加封赵昺为卫王,张世杰为枢密副使,文天祥为右丞相兼知枢密院事,陆秀夫为签书枢密院事。(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被后世合称为“宋末三杰”)。宋端宗逃亡路上,屡受颠簸,又惊病交加。景炎三年(1278年)4月15日,九岁的宋端宗在碙洲荒岛(今广东湛江硇洲岛)上病死。</p> <p class="ql-block">景炎三年(1278年)四月,端宗赵昰驾崩后,陆秀夫坚定的拥立端宗之弟卫王赵昺于碙洲称帝,赵昺成为宋朝第十八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宋末帝。</p><p class="ql-block">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今广东省江门市)进行的大规模海战,结果宋军全军覆没。为避免战败受辱,陆秀夫背负小皇帝赵昺投海而亡。是夜,南宋十万军民全部跳海殉葬,至此,得国319年的大宋王朝宣告灭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有图片和部分文字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