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千年 名流接踵——白蒲》阅读推广活动纪实

江海阅享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9月29日,由南通市江海文化研究会主办的,《风雅千年 名流接踵——白蒲》阅读推广活动,在狼山北麓的观照韬奋书房举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来自社会各界的历史文化爱好者及书友们,随着书籍作者杨春和先生的娓娓道来,展开了一段跨越千年的风雅之旅,探索那座被誉为“南有周庄,北有白蒲”的古镇白蒲,感受那份历久弥新的文化韵味与人文关怀。以读书会的形式,共同庆祝伟大祖国75周年华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白蒲,这座被时光温柔以待的古镇,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历史与文化的交汇点。它以千年的风姿,向读者们缓缓展开一幅美丽的水墨画卷,从东晋义熙七年的蒲涛县,到如今的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白蒲见证了无数朝代的更迭,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深厚的文化宝藏。那一条条宋代街巷,一片片古建筑群,仿佛在低语,讲述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用自己的热情和执着,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文化瑰宝。他就是原白蒲镇党委书记杨春和。杨老书记是白蒲历史文化研究会的灵魂人物。古稀之年,他依然心系家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古镇文化的热爱与责任。他亲手收集的古碑石、古牌坊条石,以及那些珍贵的文物,都是他对白蒲历史文化的深情告白。他制作了详尽的《白蒲历史文化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白蒲、爱上白蒲。使历史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让千年古镇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应江海文化研究会的邀请,杨春和专程从家乡白蒲赶到狼山脚下,来参加由其编撰的《白蒲》一书的读书会,与书友们见面。并讲述白蒲古镇的前世今生,讲述古镇文化的挖掘和整理,以及保护与利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白蒲》一书共分九章,分别为:蒲香千年,左右逢源,遗存众多,宜市宜居,寺观棋布,英才辈出,名流接踵,战争遗迹,长寿福地等。杨书记的逐篇讲述,让现场读者更深入的了解了白蒲古镇的千年风雅,文化底蕴及历史传承,了解了书本以外的今古传奇。读者们现场就古镇的文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请教了杨老师。与会者还分享了各自的读书体会与感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最后,南通市江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沈玉成说,今天我们汇聚一堂,不仅是为了阅读一本关于白蒲的书,更是为了感受那份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与传承。市民通过对江海文化系列丛书的阅读,更加了解家乡南通,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引领年轻一代共同参与保护和传承地方历史文化,继续前行在文化的探索之路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读书会由活动承办方,观照韬奋书房房主包丽女士主持。(图文/陈丽萍)</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