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建党之初在上海石库门的小屋子里,谁看好中国共产党了?1921年建党,当时中国社会有200多个政治党派,中共成立了只是其中一个,那个时代政党林立,每天成立的党和解散的党一样多,就连当时发起成立这个党的中间的一些人,也没能想到共产党28年以后能夺取全国政权,当时党更像是一个瘦弱的小孩,这小孩能长多大,许多人没有把握,共产党刚刚成立不久就出问题了,1921年建党,1922年陈公博脱党,1923年李达脱党,1924年李汉俊脱党,1924年周佛海脱党,1927年包惠僧脱党,1930年刘仁静被党开除,1938年张国焘被党开除,这些人都是参加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其中包惠僧是代表陈独秀参会的,党的一大党的两个最重要的创始人都没有亲自参加会议,他们两个人当时都很忙,李大钊当时正在北大为帮助讨要教师工资而奔波,陈独秀当时在广东革命政府当教育厅长,正在争取教育经费,两个人都脱不开身。13个代表自己走掉的,被党开除的7个,其中陈公博、周佛海后来追随汪精卫当了大汉奸,抗战胜利以后被国民政府判处死刑。这7个人我做了这样的假设,如果历史是可知的,他们会不会还做这样的糊涂之事?当然如果能预知到历史的选择,他们肯定不会这么做。28年之后夺取全国政权,那还用得着当汉奸吗?还用得着当军统特务吗?胜败难知,前途未卜,就这样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然而坚持革命的人凶险莫测,除了7个脱党和被党开除的还剩6个,这6个人当中王尽美1925年牺牲,邓恩铭1931年牺牲,何叔衡1935年牺牲,陈潭秋1943年牺牲,6个,牺牲了4个,就剩2个了。这两个人是毛泽东、董必武,1921年参加党的一大的十三个代表中,1949年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只有两个,毛泽东、董必武、这就是党的一大代表的命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毛泽东</b></p><p class="ql-block">(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p><p class="ql-block">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p><p class="ql-block">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董必武</b></p><p class="ql-block">(1886年3月5日-1975年4月2日),1886年生,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字洁畲,号壁伍。湖北黄安(今红安)人。曾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副书记,中共重庆工委书记,中共中央财经部长,华北局书记,华北人民政府主席。建国后,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政务院副总理,政务院政法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1975年1月任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中共六届中央委员,七、八、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陈公博</b></p><p class="ql-block">(1892年10月19日—1946年6月3日),祖籍福建上杭,生于广东南海县(今广州市),中国政治领袖。曾经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大会中央执委。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随汪精卫任南京政府立法院长,是汪精卫政权第二号人物。汪精卫死后,代理南京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长。日本二战投降后,逃往日本,最后被押解回中国,审讯后被枪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李 达</b></p><p class="ql-block">(1905年4月19日-1993年7月12日),原名李德三,陕西眉县人,毕业于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连长、师参谋长、军参谋处处长等职,参加湘赣苏区反“围剿”,参与创建湘鄂川黔苏区和长征。抗美援朝期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1954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计划部、监察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2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p><p class="ql-block">1993年7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李汉俊</b></p><p class="ql-block">(1890年-1927年12月17日),牺牲时年仅37岁。原名李书诗,字人杰,号汉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启蒙者之一。</p><p class="ql-block">1890年出生于荆楚大地一个贫寒的知识分子家庭,早年留学日本,接受马克思主义。回国后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启蒙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周佛海</b></p><p class="ql-block">(1897年5月29日-1948年2月28日),湖南省沅陵县凉水井镇窝溪村人,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后成为卖国巨奸 </p><p class="ql-block">1917年初夏,周佛海从上海的黄浦港乘船去了日本,进入鹿儿岛第七高等学校学习。周佛海在日本学习时,开始信仰共产主义。1921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成为唯一从境外赶回来的海外一大代表,并被选举为副总书记 。1922年3月,考入东京京都帝国大学,此时周佛海动摇了信仰,逐渐与共产主义背道而驰。1924年9月,正式脱党并获准 。周佛海一脱党,就走向了反共反人民的道路。抗日战争爆发后,周佛海成为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的主要策划者,暗中与日本侵略者勾结,进行谋求"和平"的勾当。1940年3月30日,任伪财政部长、伪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伪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伪中央储备银行总裁、伪警政部长、伪清乡委员会副委员长、伪物资统制审议委员会委员长等要职 。1942年10月,周佛海背着汪精卫开展了"效命中央"的活动。1946年9月16日,国民党当局派专机将周佛海、丁默邨等人由重庆押送来南京,羁押在宁海路23号军统局看守所 。1946年11月7日,国民党首都高等法院对周佛海作出判决:周佛海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处死刑,褫夺公权终身。后蒋介石下令将周的死刑减为无期徒刑 。</p><p class="ql-block">1948年2月28日,周佛海在南京老虎桥监狱结束了反复无常的罪恶的一生,时年51岁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包惠僧</b></p><p class="ql-block">(1894年-1979年7月2日),别名鲍一德、包生,号栖梧老人,湖北黄冈人 。</p><p class="ql-block">包惠僧出生于小土地经营者家庭。1917年毕业于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在武昌教书半年,后任《汉口新闻报》、《大汉报》、《公论日报》、《中西日报》等报记者。1919年于北京大学文学系肄业,同年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参加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在武昌组织共产党临时支部,任书记。1921年7月,受陈独秀委派与陈公博代表广州区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p><p class="ql-block">1979年7月2日,病逝于北京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刘仁静</b></p><p class="ql-block">(1902年―1987年),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字养初,又名亦宇、敬云。湖北应城人。1951年在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译工作,翻译了《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等著作。因车祸卒于1987年8月5日。</p><p class="ql-block">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春,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和邓中夏创办并主编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先驱》,同年9月去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继又出席了少共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1923年在上海任团中央书记,主编《政治生活》。1926年去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参加托洛茨基派的活动。1929年8月回国后组织托派“十月社”。1929年因参加托派活动,被开除出党。曾任三青团宣传处科员,国民党第十战区战干四团教官等。1935年被国民党逮捕,1937年出狱。1948年发表反共文章《评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5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1951年在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译工作,翻译了《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等著作,署名刘若水。1956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讲授政治经济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捕,1966~1978年被关押。1986年底,任人民出版社特约翻译、国务院参事。女儿刘文澜是英语翻译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张国焘</b></p><p class="ql-block">(1897-1979),字恺荫,又名特立,江西省萍乡县人(今萍乡市上栗县)。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 </p><p class="ql-block">1916年,张国焘进入北京大学读书,五四运动中表现积极。1920年10月,创建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32年进入鄂豫皖苏区,成为根据地事实上的领导者。1935年4月放弃川陕根据地开始长征。6月懋功会师后,反对中央北上的决定,10月率部南下川康,在卓木碉宣布另立“中央”,1936年6月被迫取消。1937年3月在政治局扩大会议受到批判。1938年4月初,乘祭黄帝陵之机逃出陕甘宁边区,投靠中国国民党;4月18日被开除党籍。不久加入军统从事反共特务活动,上演了一幕“中共创始人反对中共”的闹剧。1974年著有长篇回忆录《我的回忆》。1979年逝世于加拿大多伦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王尽美</b></p><p class="ql-block">(1898年-1925年8月19日),原名王瑞俊,山东省诸城市枳沟镇大北杏村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党的创建和早期革命活动中,做出了卓越贡献 。</p><p class="ql-block">1920年,王尽美与邓恩铭等人发起成立"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研究和传播新思想、新文化。1921年,作为代表参与中共一大会议。1922年7月中下旬,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终日的奔波中,王尽美积劳成疾感染了肺结核病,他以带病之身,奔走于济南、北京、上海、广州等地,1925年8月19日,王尽美病逝于青岛,时年27岁 。</p><p class="ql-block">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邓恩铭</b></p><p class="ql-block">(1901年1月-1931年4月5日) ,水族,贵州荔波人。祖籍广东梅州 ,中共一大、二大代表,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13位代表之一,曾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是山东党组织早期组织者和领导者。</p><p class="ql-block">1920年11月,邓恩铭与王尽美等人组织成立"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1922年1月,邓恩铭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1925年2月,发动青岛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7年4月,邓恩铭赴武汉出席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山东省执行委员会书记。1928年12月,由于叛徒出卖,邓恩铭在济南被捕入狱。1931年4月5日,邓恩铭和战友们被押到济南市纬八路刑场,慷慨就义,终年30岁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何叔衡</b></p><p class="ql-block">(1876年-1935年2月24日),字玉衡,号琥璜,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一个农民家庭 ,无产阶级革命家 ,是中共一大代表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p><p class="ql-block">1913年,何叔衡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讲习班,与毛泽东、蔡和森等同学志同道合,成为最好的朋友。在第一师范结业后,先后在长沙楚怡学校和第一师范附小任教,同时积极参加毛泽东、蔡和森等组织的革命活动。1920年冬,何叔衡与毛泽东共同发起成立湖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党的创始人之一。1928年6月,赴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等职。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何叔衡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2月24日,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在长汀突围战斗时壮烈牺牲,时年59岁 。</p><p class="ql-block">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陈潭秋</b></p><p class="ql-block">(1896年1月-1943年9月27日),名澄,字云先,号潭秋,湖北黄冈县(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1920年和董必武、刘伯垂等7人创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1921年创办湖北人民通讯社,任社长。7月,陈潭秋与董必武参加了中共一大,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回武汉后先后任中共武汉地委、武昌地委、湖北地委主要负责人,1923年2月发动与领导了武汉各工团学生组织支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斗争。1943年9月27日在新疆遭杀害,壮烈牺牲于天山脚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陈独秀</b></p><p class="ql-block">(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人。早年留学日本。1915年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p><p class="ql-block">1920年,在上海建立中国共产党发起组,进行建党活动。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1925年领导五卅运动。1927年,在中共“八七”会议上被撤消总书记职务。1929年11月,被开除出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1942年5月,于四川江津病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李大钊</b></p><p class="ql-block">(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一生的奋斗历程,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紧密相连 。 </p><p class="ql-block">2019年10月27日,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会议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30周年,回顾神州大地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怀念李大钊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勋 。</p> <p class="ql-block">一大代表的命运,其实也是全体中国共产党人的命运的缩影,那就是淘汰率极高,因为不知道革命什么时候成功,甚至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所以有人脱党甚至叛变,即便坚定信仰,矢志不渝,也极有可能惨遭杀害。中国共产党所遭受的是世界政党史上前所未有的残酷境遇,党内的领导人像被割韭菜一样,一茬一茬的被敌人消灭,周恩来曾经感慨,敌人可以在三五分钟内消灭我们的领袖,我们却无法在三五年内将他们造就出来。全世界没有哪一个政党遭受过中共这般炼狱地火似的考验,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共产党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李大钊、罗一龙、赵世炎、陈延年、李启汉,萧楚女、邓培、向警予、熊雄、夏明翰、陈乔年、张太雷等领导人相继遇害。严酷的白色恐怖中组织被打散,党员同党组织失去联系,彷徨者、动摇者纷纷脱党,有的公开在报纸上刊登反共启事,并搜捕捉拿自己的同志。伴随中国革命的胜利,但后来的领袖都是无数牺牲者中的幸存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必须要有运气的成分,参加革命,别想旱涝保收,最终享受胜利成果,这其中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否则没人撑得住。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严酷凶险的环境是难以想象的,我们可以拿苏俄做个对比,列宁被捕流放两次,托洛茨基被捕流放两次,布哈林被捕流放三次,加米涅夫被判处终生流放。斯大林被捕流放7次,可是他们都是流放都没死,但蒋介石的政治术语中没有流放这个词儿,他的常用词是见电立决,斩立决或者立决,总之逆我者死。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特殊环境,于是背叛者比比皆是。曾经的中央一号人物向忠发被捕叛变,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被捕叛变,上海中央局负责人李竹生和盛忠亮被捕叛变,中央军区参谋长龚楚叛变。闽赣分区司令员宋清泉,红十六军军长孔贺宠,赣粤分区参谋长向香林,湘赣省委书记陈洪时,闽赣分区政治部主任彭右,闽浙赣省委书记曾弘毅,红十军副军长倪宝树,闽北分区司令员李德胜,瑞金红军游击司令部政委杨世珠等通通当了叛徒。中共的淘汰与筛选,首先从党的高层领导开始,有些共产党员极度现实的抛弃了梦想,现实到葬送自己。这其中张申府这个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中共建党时称南陈北李,陈独秀、李大钊之后,如果说要有第三个重要领导人的话,那就应该是张申府。张申府、北大教授,李大钊的左膀右臂,与李大钊共同组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他发展夫人刘清扬成为中共第一位女党员,他还介绍周恩来入党,想想看历史地位何等重要。张申府与毛泽东也发生过深度关系,毛泽东当时只是北大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也就是临时工,做这项工作要填写图书卡片,毛泽东的字龙飞凤舞,张申府曾经训斥他,要求他重新填写。1925年因为党的发展前景不明,甚至暗淡,张申府脱党了,1938年他发起成立民盟,1948年他被民盟开除,他为啥被他自己成立的民盟开除了呢?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已转入战略进攻阶段,胜局已定,张申府在这个时候竟然写文章名字叫呼吁和平,支持蒋介石勘乱政策,骂解放军是匪,张申府的夫人,中共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刘清扬在人民日报上刊登离婚启事,说张申府背叛民主为虎作张刘清扬言语指责,并宣布与张申府一刀两断,时人惊呼申府糊涂,你知道张申府是怎么回答的吗?张申府说我那篇文章得了3000块大洋的稿费,我当时真的很需要这3000块钱,真的是令人又惊又怒,我们再说一个人龚楚。中共最早从事农民运动的三位领导者之一,另外两个人分别是彭湃和毛泽东,1928年初,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转战粤北,遇见的第一个共产党员就是龚楚,由龚楚带领他们上了井冈山。1928年6月,湖南省委致信红四军军委,这样说前委书记由毛泽东担任,常务委员会由三人组织,毛泽东、朱德,龚楚。后来一段时间,中共中央和湖南省委给红四军前委的信不是称为朱毛,而是称为朱毛龚。就是这样的一个龚楚1935年背叛共产党投向了国民党,1949年龚楚又背叛了国民党,1949年解放军解放两广,龚楚作为国民党中将被迫起义,像当年他作为朱毛龚红军高级领导人时手下的连长,后来成为营长的林彪投降。再后来龚楚跑到了香港,再后来又前往南美。1995年7月龚楚在家乡广东乐昌市长来镇去世,我们再说一个人张国焘,张国焘曾经和毛泽东一样都是中共极具领袖气质的人物,张国焘与毛泽东有很多相似点,两个人都是青年知识分子,两个人都完成了青年知识分子与工农大众的结合,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取得了农民出身将领的忠心拥护,而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也取得了农民出身将领的忠心拥护,两个人在土地革命战争中都卓有成效的创建和领导了两块最大的苏区。按照共产国际的眼光,两个人脑后还都有反骨,两个人都要走自己的道路,而且都有一把刷子。1938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张国焘叛逃了,当时周恩来带着李克农追一路,从延安追到武汉,苦口婆心劝张国焘,但他不回头,张国焘叛逃的时候距离中共胜利只有11年的时间了,1947年张国焘任军统中将是戴笠手下的特务,1947年至1948年,张国焘见中共即将获得全面胜利,立刻急于撇清与国民党的关系成立第三党,他想在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调和,但是大势已去。1949年张国焘跑到香港,1976年死于加拿大多伦多养老院,我们不禁要想,张国焘最后的神智中,他是否还记得1935年6月 1、4方面军在川西会合,他骑着一匹白色的高头大马在10余骑警卫簇拥下飞驰两河口,毛泽东率领全体政治局委员走出三里地,立于蒙蒙细雨中恭候他的情景。中国共产党人极高的淘汰率背后折射的是极其严酷的斗争环境,短期极其不明朗的斗争前景。以及必须与之相适应的极其坚定的信念和极其坚强的意志。只有真经才不怕火炼,只有真经才当得上合格的共产党员。讲中国共产党自然必须讲党的领袖,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那是后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毛泽东都不是核心,甚至可以说是边缘化的人物,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建党到1935年遵义会议选择毛泽东经历了多少个领导人呢?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王明、博古,他们按照苏俄革命的基本道路指导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碰撞的头破血流,1935年遵义会议对毛泽东的选择不是山头妥协的结果,不是利益集团平衡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对胜利渴望的选择,因为只有选择毛泽东才有可能胜利。14年的斗争实践证明了,只有毛泽东的道路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道路,不是唯二的。有没有别的道路回答是全试过了,没有。如果有一条别的道路可以挽救中国革命,有可能历史就不会选择毛泽东。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所有领导人,心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解决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个中国革命最根本的问题的人,毛泽东走的是独立自主之路,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政治上创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新理论毛泽东思想,军事上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的武装,经济上也完全摆脱了对共产国际的依赖。在政治、军事、经济三个方面,第三条经济同样重要,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人一样,没有经济独立,其他都是无米之炊。毛泽东的路是打土豪分田地,这不但成为红色政权政治动员的基础,更成为中国共产党经济独立的基础。只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才有独立的政治和军事基础,才能独立的选择自己的领袖,独立的制定自己的路线。在这个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论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来看一看这个星星之火是怎么燎原的。八一南昌起义22,500人,两个月以后只剩800人。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20天之后由5000人变得只剩下1000人,这支队伍不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而是从惨败走向胜利的。就这么点人数,就这么点力量。毛泽东当年把队伍拉上井冈山,探索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党表扬他了吗?没有,相反党处分了他。当时的逻辑是秋收起义让你打长沙,你却带兵跑到了远离长沙的井冈山,这是严重的右倾逃跑主义错误,于是就撤销了毛泽东的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职务,但是职务被撤销了,毛泽东还是继续干,不像我们今天有的人撤了职就不干了。毛泽东一生被3次撤职,8次受到严重警告,但还是继续干。因为他身上最珍贵的一点,他闹革命不是为了他自己升官发财,如果是为自己升官发财都被撤职了,还干个啥呢?同时毛泽东有深刻的历史自觉,什么叫历史自觉?一是对社会运行规律的深刻领悟,二是对历史发展前景的主动影响。毛泽东终其一生都是这样,从来不相信命运的摆布,从来主张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从来不安于现状,而要改变现状。中国共产党历经艰难,但是最大的幸运就是出现了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先有伟人后有伟业,先有真人,后有真理,怀抱理想主义做事业,多数时候会头破血流,但如果成功必定是一个伟大的事业,事实证明党的核心是伟大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党的核心聚集大批坚定的信仰追随者,有一批坚定的信仰追随者是中国共产党的幸运。1935年9月,红军打下榜罗镇,当时侦察连连长梁兴初指导员曹德连在邮局找到了一张大公报,上面登载着阎锡山的讲话,阎锡山这么讲,全陕北二三线几无一线不赤化,现在共党力量已有不用武力,即能扩大区域之威势,报纸还进一步披露,刘志丹的红26军控制了大块陕北苏区根据地,徐海东的红25军已北出中南山口威逼西安,毛泽东发现那张报纸的时候简直感觉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但是红军到了陕北之后,又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了,因为红二十五军实际上已经把陕北完全掌控了,红二十五军是从鄂豫皖苏区直接打到陕北的部队,从战斗序列上来说,红二十五军是红四方面军的部队,也就是在张国焘领导之下的部队。红二十五军的主要指挥者是徐海东,徐海东和毛泽东从未见过面是红四方面军的一员战将,那么徐海东能不能服从中央红军的领导?当时张国焘已经另立中央了,徐海东到底是听中央的还是听张国涛的?毛泽东心里打鼓了,他试探性的给徐海东写了一封信,向红25军借1000块大洋,当时一方面是中央红军确实需要帮助,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试探。徐海东接到毛泽东的信后没有任何犹豫,立即把供给部部长找来问他还有多少钱,供给部长说我们大约还有5000多将近6000,徐海东说那我们自留1000,另外5000不是借,而是给中央红军,同时说红25军完全服从中央红军的领导,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拿到5000大洋和徐海东的信以后,一块石头才算落地。后来毛泽东反复说,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东一生征战9次负伤,其中6次重伤,但是他对于中国革命的最大贡献,是在关键时刻服从党的领导,坚决坚持党指挥枪,服从中央指挥,这是我党的奋斗史上最艰难曲折的一段。我们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胜利,不仅仅是因为有正确的主义,正确的路线,正确的方针和纲领,我们还有一大批像徐海东这样忠于主义,忠于信仰的战将。</p> <p class="ql-block">我们再说另外一个人陈赓,陈赓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的,当时有黄埔三杰之说比较公认的三杰是指蒋先云、陈赓和贺中涵,陈赓在黄埔毕业以后一直非常受蒋介石的赏识,蒋介石把陈赓这个连调为总司令部的警卫连,陈赓担任连长,总之陈赓是蒋介石的警卫连连长,1925年10月第二次东征期间,有一次第三师和广东军阀林虎的队伍相遇在华阳附近,被围情况危急。兵败如山倒之时,蒋介石还站在那里大声叫喊,陈赓见状上去背起蒋介石就跑,背了三里多路,一直跑到河边上,过了河才算脱离危险。蒋介石后来感慨道,总理在天之灵出奇制胜,转危为安。话虽这么说,他心里知道是陈赓实实在在救了他一命。仗着这一层关系,如果陈赓待在国民党,那一定是前程似锦,但陈赓从内心看不起蒋介石,2005年一位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军人回到大陆和陈赓的家里人说,陈赓当年看不起蒋介石,其实是源于一件小事,他嫌蒋介石在作战指挥间隙还打开收音机,听上海的股市,他认为蒋介石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陈赓离蒋而去编了一个什么理由呢?就像我们惯常的理由一样,老母病重需要照顾,陈赓就这样走了。他先去苏联学习,再回到上海,跟着周恩来的特科红队干,1931年陈赓在鄂豫皖苏区作战,在第4次反围剿中身负重伤,鄂豫皖苏区没有办法治好他的病,只好把他秘密转到上海,可是等陈赓到了上海,刚好赶上了顾顺章叛变,于是顾顺章就把陈赓给指认了,蒋介石一听说把陈赓给抓了,大喜过望,他想把陈赓劝过来,一天蒋介石身边的人兴奋的跟陈赓说,校长要来看你,可是陈赓坚持不见,来人说委员长已经到门口了,你不见也得见。蒋介石进来以后,陈庚在病房里抓起一张报纸,挡住脸不理他,蒋介石明白了,陈庚不想见他,蒋介石只好离开,到了病房的走廊尽头,还在大喊,怎么就这样了呢?怎么就这样了呢?蒋介石一辈子杀共产党人无数,但他唯独放了陈赓,他知道杀了陈赓无法向身边人交代,无法向天下人交代,杀了陈赓,以后谁还愿意舍命救他蒋介石呢?就这样陈赓保住了性命,继续为了心中的共产主义信仰弃蒋而去,继续革命。中国近代以来没有哪一个政治团体,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拥有这么多的为胸中的主义和心中的理想,而愿意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义无反顾,舍生忘死的有志之士。这批人他们不为官不为钱、不怕苦、不怕死,只为主义,只为信仰,便可托付一生。1946年3月,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访问延安,他的随行记者这样描述了共产党的政治中枢,在延安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人民。中国人民如何,世界人民如何,到人民中去向人民学习,这些都是口号,但又包含着比口号更深的含义,代表着一种极深的感情,一种最终的信念。1949年蒋介石检讨失去大陆的原因全是政治原因,没有一条是军事。蒋介石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在这一刻终于知道了自己为啥失败了。他把共产党的优点概括为七点,一是组织严密,二是纪律严厉,三是精神紧张,四是手段彻底,五是军政公开,六是办事调查,七是主义敌。7条之后他还嫌不够,又补写一条干部不准有私产,并把它作为中共最重要的优点,这几条其实最后都聚焦到民心上了。这是对蒋介石为什么失败,共产党为什么胜利的总结。只有跟人民心连心才能获得最伟大的动力,因为你会觉得你做的事特别值得,只有跟人民心连心才会获得最强大的支持。因为共产党人深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才是归根结底最强大的力量。始终跟人民心连心,让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前人的百年探索基础上找到中国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1840年到1949年,这前100年,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到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到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洋务自强,到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维新,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所有人都只为了三个字,救中国。挽救民族于危难之中,救亡的命题,不是中国共产党发起的,但是是由中国共产党来完成的。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无论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是新华门内永远不变的5个大字,为人民服务。这是共产党所有理论的起点和终点,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出发点和归宿。和平时期和革命战争时期一样,也有人叛变。军委原副主席徐才厚、郭伯雄,军委原委员张扬、黄峰辉,空军原政委田修斯,武警部队司令员王建平,国防大学原校长王喜斌等等,全军先后查处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军级以上干部100多名,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过枪林弹雨中,为缔造新中国而牺牲的将军的数量,但是和平时期和革命战争时期一样,有人叛变,但也总是有信念坚定意志坚强的共产党人在顽强坚守精神的高地,不然你无法解释中国为什么能持续取得辉煌的成绩。</p><p class="ql-block">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徐海东</b></p><p class="ql-block">(1900年6月17日-1970年3月25日),原名元清,湖北省大悟县新城镇(原黄陂县滠源乡会夏店里滚石岭会)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军卓越的军事家,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忠诚战士,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黄麻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独立第四师师长、红二十五军军长、红十五军团军团长等职务,成功保卫了陕北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位。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届中央委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陈 赓</b></p><p class="ql-block">(1903年2月27日-1961年3月16日),原名陈庶康,湖南湘乡人。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p><p class="ql-block">陈赓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随后参加东征。之后赴苏联学习间谍技术,回国后参加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1951年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参与指挥朝鲜战争。回国后担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国国防部副部长等职位。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逝世,终年58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注;资料来自网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