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的洛阳人—卜式</p><p class="ql-block"> 他是一个牧羊人,一个汉代的牧羊人,一个凭牧羊发家致富的人。但他最终却作到了汉朝御史大夫。</p><p class="ql-block"> 他,就是卜式。</p><p class="ql-block"> 卜式,洛阳人,家中世代以耕地、畜牧为业,可以说是颇有余财。</p><p class="ql-block"> 卜式生性耿直善良、无私,尽管按理说家产本该由年长的他继承,但他却在弟弟长大之后将房产和田地全部留给了弟弟,自己只带着一百多只羊另立门户。十几年后,卜式的羊已经多达千余只,他用赚到的钱又购置房产,成了当地的首富 。</p><p class="ql-block"> 卜式得知了朝廷正在和匈奴打仗,耗费了许多钱粮。于是,卜式主动上书,提出将自己一半的家产捐献出来充实国库,弥补边关战事带来的损失。汉武帝看到卜式的上书后非常欣慰,于是派出使者问他是否想要当官。然而,卜式诚实地回答,自己从小只学过牧羊,并不知道怎么当官,对当官没有兴趣。使者接着问,那你是有什么冤屈想要伸张呢?卜式回答说,自己从来与人无争,附近的乡邻如果贫穷,自己就出钱资助;如果品行不端,自己就教导,现在他不管走到哪里,人们都很敬重他,因此自己并没有什么需要伸张的冤屈。使者非常纳闷,干脆直接询问卜式想要什么?卜式却回答,自己只是觉得皇上征讨匈奴,凡是有能力的人都应当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样才能将匈奴彻底消灭。使者带着卜式的话回到朝廷后,丞相公孙弘表示,卜式的举动不合人情常理,希望不要接受他的捐助。于是,汉武帝便没有理会卜式,将此事搁置了下来。 </p><p class="ql-block"> 一片心意遭到拒绝之后,卜式倒也没有在意,此后继续过着自己牧羊致富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过了一年多时间,由于匈奴浑邪王率众归降,朝廷不得不花了大量钱粮安置,结果就导致大量贫民甚至流浪到了河南郡一带。卜式见状,当即找到太守,并捐出了足足二十万钱救济流民。不久之后,河南太守上报了当地富人捐款名单,汉武帝看到卜式的名字后很快想起来他就是当年那个要捐出一半家产的人。</p><p class="ql-block"> 为了表示嘉奖,汉武帝下令赏赐卜式戍边士兵四百人作为护卫,但卜式很快又将这四百人直接转交给了官府,以维护当地治安。当时,许多富商为了少被朝廷征税都选择隐藏自己的真实财富,唯有卜式积极资助朝廷。为了树立这样的榜样,汉武帝又将卜式的事迹昭告天下,号召人们向他学习。另一方面,汉武帝很想让卜式到自己身边做官,于是邀请卜式在皇家园林上林苑替自己牧羊。</p><p class="ql-block"> 一天,汉武帝前往上林苑,发现那里的羊被卜式喂养得又肥又壮,于是赞不绝口。卜式则表示,治国和牧羊其实有相通之处,一是要按时起居,遵循规律;二是要及时除去害群之马,避免其影响群体。汉武帝听后感到十分惊奇,认为卜式很有治国的才能,于是将其任命为缑氏县令,打算考察其能力。</p><p class="ql-block"> 不久之后,表现出色的卜式改任成皋县令,又将运粮的任务交给他,也完成得很好。于是,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卜式先是在齐王那里担任过太傅、丞相,后来又被征召为了御史大夫。</p><p class="ql-block"> 当上御史大夫后卜式曾主张在诸侯王的封地内废除盐铁官营制和船只运输税,这导致了汉武帝的不满。第二年,汉武帝准备举行封禅大典,卜式因为官居御史大夫却不了解相关典章规范而被贬为太子太傅。</p><p class="ql-block"> 最终,这位真诚且热爱国家的牧羊人在太子太傅任上寿终正寝,结束了其令人钦佩的一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