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古塔

你好

<p class="ql-block">辽朝统治者的治国思想是以儒为主,释道并重。早在建国初期,统治者就吸收汉族文化,致力于引进和推广佛教,辽圣宗时,佛教已十分兴盛,兴宗、道宗两朝时,达到了极盛,天祚帝执政期间,继续专崇佛教,大量佛教建筑得以兴建,辽地成为当时我国北方佛教发展的中心。即所谓"欲使玄风,兼扶盛世",由于统治者的推崇,佛塔建筑得到长足发展。</p> <p class="ql-block">锦州广济寺塔</p><p class="ql-block">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北三里9-5号,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辽代古塔,建于‌辽道宗清宁三年(1057年),主要目的是供奉和珍藏‌宋仁宗慈圣光献皇后赠送的‌佛舍利。</p> <p class="ql-block">广济寺塔是一座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高71.25米,是辽西最高的古塔之一。塔的建筑风格体现了辽代的特色,塔身八面,每面雕有一佛、二胁侍、三个宝盖和两位飞天,展现了辽代高超的建筑艺术和雕刻技艺。</p> <p class="ql-block">广济寺塔的建造与辽道宗耶律洪基有关,目的是为了供奉其母亲仁懿皇后所藏的佛舍利。据记载,宋仁宗的皇后曹氏向辽兴宗的皇后萧氏赠送了三颗佛舍利,这些舍利被安放在锦州的大广济寺里,辽道宗耶律洪基即位后,特意为这三颗佛舍利建造了这座舍利塔。‌</p> <p class="ql-block">崇兴寺</p><p class="ql-block">崇兴寺为木制砖砌硬山式建筑,始建于辽代,在元代皇庆、明代嘉靖及万历年间进行过多次维修,在民国和伪满年间尚保存完好,当时有山门一间,小堂一间、佛殿五间。殿内塑释迦牟尼等佛像五尊,左右配有神将。佛前悬有刻着"双塔崇兴寺造吉日立"的小风铃。殿外挂道光二十六年的铁钟一口,殿前有古槐、榛柏、古松数株,树下列有四座古碑,由东至西依次是明代正统十年、嘉靖十八年、清代康熙十一年、嘉庆七年。后在文革中被毁,现仅存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占地面积80余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北镇崇兴寺双塔,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广宁城内东北隅,是‌辽代中晚期的遗物,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于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双塔均为八角十三层实心密檐式青砖砌筑,塔身每面有拱龛,内雕坐佛,外立侍卫,上饰‌华盖、‌飞天和‌铜镜。塔檐十二层,由下至上逐层内收,每层檐角俱挂有风铃,随风摇动,声音清脆悦耳。</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这对双塔不仅是辽代建筑的典型代表,而且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术,展现了辽代建筑的独特魅力。它们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和‌宗教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宝贵见证。</p> <p class="ql-block">北镇崇兴寺双塔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术,成为了研究辽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旅游者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广胜寺塔</p><p class="ql-block">位于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义州镇古城西南隅,是辽代的古建筑遗存。2013年3月5日,广胜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广胜寺塔</p><p class="ql-block">始建于辽乾统七年(1107)年。原塔高42.5米,现49.9米,建筑形式为八角十三檐。塔座为须弥式,八角形各边相等,约占塔高的五分之一,束腰比较宽大。中间有灰砖伎乐天浮雕,在每个角上雕有一姿态威武披甲戴盔的力士。塔身建在地伏莲座上,八面都有浮雕。在砖雕的大额枋和平极坊及角柱,头上都有斗拱,每面是转角铺作两攒,补间铺作三攒,每攒作二跳五铺作,转角铺作有斜拱,是辽金建筑的特殊风格。</p> <p class="ql-block">广胜寺塔,始建于辽乾统七年(1107)年。原塔高42.5米,现49.9米(不含月台基础约3米),建筑形式为八角十三檐。塔座为须弥式,八角形各边相等,约占塔高的五分之一,束腰比较宽大。中间有灰砖伎乐天浮雕,在每个角上雕有一姿态威武披甲戴盔的力士。塔身建在地伏莲座上,八面都有浮雕。在砖雕的大额枋和平极坊及角柱,头上都有斗拱,每面是转角铺作两攒,补间铺作三攒,每攒作二跳五铺作,转角铺作有斜拱,是辽金建筑的特殊风格。广胜寺塔是北方诸多辽塔始建年代久远且主体保存较完好的古塔之一,在现存辽代砖塔中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辽代砖塔建筑中的上乘佳作。同时,广胜寺塔也是历史的见证,是辽西城镇繁荣发展和佛教传入东北的一个缩影。</p> <p class="ql-block">广胜寺塔是北方诸多辽塔始建年代久远且主体保存较完好的古塔之一,在现存辽代砖塔中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辽代砖塔建筑中的上乘佳作。同时,广胜寺塔也是历史的见证,是辽西城镇繁荣发展和佛教传入东北的一个缩影。</p> <p class="ql-block">朝阳北塔</p><p class="ql-block">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慕容街北端,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1988年1月,朝阳北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朝阳北塔为方形空心十三级密檐式砖筑佛塔,高42.6米,由夯土台基、砖台座、须弥座、塔身、塔檐和刹顶等部分组成。朝阳北塔是东北地区现存年代最早的佛塔,被称为“东北第一塔”;是朝阳市古城的象征、东北佛教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朝阳南塔</p><p class="ql-block">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慕容街南端,始建于辽代大康二年(1067年)。2019年10月7日,朝阳南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朝阳南塔</p><p class="ql-block">青砖砌筑,方形空心十三级密檐式,原存高45米,现经修缮,标高56米。方形砖基座,座上为须弥座,下部两层束腰,内设壶门,砖雕云龙和莲花;上部有仰莲座承托塔身。塔身南面中央辟券门,上雕华盖,内通塔心室,其他三面中部设假门,门棚饰卷云纹,上垂华盖。</p> <p class="ql-block">沧海桑田,多少风流人物不再,多少繁华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辽塔虽饱受各种摧残打击,历经千年风霜洗礼,如今却越发以挺拔的姿态屹立在辽西大地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