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石井镇旅游景点略影

水一方

<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13日,来到了广州市石井镇。本来这次的目的是参观“广东兵工厂”,没有想到,先遇到了石井镇的两处古迹,一个是“石井桥”,另一个是“升平社学”。</p> 石井桥 <p class="ql-block">  石井桥,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石井街道内,是广州市内著名的古桥之一。</p> <p class="ql-block">  桥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全桥长68米,宽3.8米,有6个桥墩,属梁式石桥。</p> <p class="ql-block">  每块6米长的石板保留至今。</p> <p class="ql-block">  桥的东西两头各建有一亭,东亭为歇山顶,铺有绿色琉璃瓦。西亭己拆,现只剩东亭。桥的两侧设有雕花石栏,增加了桥的美观性。</p> <p class="ql-block">  人们撰两联刻在桥的两头以志纪念一个美好的传说:“好进仙人履,能通驷马车”;“彼岸逢黄石,横江映白虹”。 </p> <p class="ql-block">  桥西头有“道光岁次辛卯”纪年石刻。</p> <p class="ql-block">  石井桥是近代史上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  1859年,英军进犯石井一带时,石井人民在此奋起抗击,迫使侵略者退回广州,石井桥上的石栏上仍留有当时的弹痕。</p> 升平社学 <p class="ql-block">  位于白云区石井街石潭路升平下街11号。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迄今曾作多次维修。</p> <p class="ql-block">  升平社学取“上升、平步青云”之意,故名。</p> <p class="ql-block">  升平社学是为鸦片战争后,广州各乡民众为反对外国侵略、培训团练以自卫御侮,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成立的爱国武装组织。</p> <p class="ql-block">  义勇祠位于白云区石井街石潭路升平下街13号,原建于广州牛栏岗,是为祭祀在鸦片战争中牺牲的三元里抗英先烈而建立的,后迁建于此。</p> <p class="ql-block">  升平社学和义勇祠是我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  1978年,升平社学(包括义勇祠)被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p> 广东兵工厂 <p class="ql-block">  石井兵工厂位于广州北郊石井村,前身为广州机器局。</p> <p class="ql-block">  光绪十一年(1885),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时,将原广州机器局并入增埗军火局,改称制造东局。光绪十二年又在大北门外石井墟购地31亩多,支银1.73万余两,筹建制造枪弹厂,委薛培榕为总办。9月动工,次年6月23日建成投产,称制造西局。</p> <p class="ql-block">  广州机器局是洋务运动的产物,“倚借外洋”求其发展,设备购自德国,生产由德国工程师管理。</p> <p class="ql-block">  可生产毛瑟、马梯尼、士乃得、云者士得4种枪弹,日产量8000颗。</p> <p class="ql-block">  广东兵工总厂(亦称石井兵工厂),是中国岭南最早的官办兵工厂,也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军火工厂,在广东近现代工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成立后,石井兵工厂为其提供枪支。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办后,石井兵工厂一度成为讲习所学员军事训练的基地。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周恩来亲自率学员到兵工厂进行实弹射击和军事演习,周恩来还亲手栽下了一棵榕树,现在仍枝繁叶茂。</p> <p class="ql-block">  石井兵工厂不仅在技术上不断进步,还积极参与革命活动,成为革命的重要支柱。</p> <p class="ql-block">  1924 年这里诞生了白云区第一个党组织——广东兵器制造厂党支部。</p> <p class="ql-block">  石井兵工厂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其作为军事工业的重要性,还在于其在推动广东工业化进程、培养现代产业工人、以及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  它是广东近代军事工业发展的标杆。</p> <p class="ql-block">  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史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