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7.20-7.27日海参崴纪录片

一把手

<h3>20号出发今天在珲春市明天去[微笑]海参崴<br>十七世纪中期开始,俄国沙皇开始往东入侵,谋求在远东地区开拓港口,最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58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规定海参崴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地区,此后在《中俄北京条约》中包括海参崴在内的40多万平方千米国土正是割给了俄罗斯,此后俄罗斯就被“海参崴”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就是“统治东方”。</h3> <h3>22日晨8时乘国际大巴从珲春出发,经珲春口岸入俄罗斯。傍晚汽车抵达符拉迪沃斯托克市,这里是陆地尽头,太平洋起点。这里的海岸线是这座城市最为浪漫和温情的地方,具有100多年历史的托卡内夫灯塔孤悬在海港入口处一条狭长的半岛上,涨潮时通向灯塔的小路会被海水淹没。这里也是周冬雨和马思纯主演的电影《七月与安生》取景地。小路铺满鹅卵石,赤足涉水体验了一把,脚底扎得钻心的疼痛。</h3> <h3>23日海参崴胜利广场。<br>海参崴,俄罗斯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17世纪中期,俄国沙皇开始往东入侵,谋求在远东地区开拓港口。最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58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规定海参崴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地区。此后,在《中俄北京条约》中包括海参崴在内的40多万平方千米国土正式割给了沙俄政府,沙俄将“海参崴”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就是“统治东方”。</h3> <h3>25日从海参崴市区一路往南,途经雄伟的俄罗斯岛大桥,玻璃海滩、军事基地 抵达托比津纳海角。</h3> <h3>抵达托比津纳海角。这里是远东的尽头,被誉为“俄罗斯的天涯海角”。这是一座深入海洋的狭长的半岛,险峻的断崖下是辽阔的太平洋,吟唱着风与海的歌谣。此处绝对是俄罗斯人休闲纳凉的好去处,有近乎原始的阔叶,曲折壮美的海岸线,咆哮的巨浪,古老的灯塔和无数在空中盘旋的海鸥。人们在这里游泳、冲浪,驾驶快艇在波涛间飞驰。</h3> <h3>真难以想象,如果不是去海参崴途经珲春,根本不会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珲春市敬信镇防川村,它被誉为“东方第一村”。这个村庄有41栋民宿,融合了朝鲜族传统建筑风格和现代设计理念,建成了防川风景区。一条长888米,最窄处8米的柏油马路直达村庄,沿途两旁均设铁丝网(国境线)。它就像一条胡同蜿蜒曲折,左边是朝鲜,右边是俄罗斯,尽头是俄朝大桥,再往前15公里便是日本海。这是当年沙俄留给清朝的一条死胡同,它将吉林乃至整个东三省唯一通向海上的出口封锁死了。这里的最高点是龙虎阁,游人伫立于此,脚下是中国,左边是朝鲜,右边是俄国,正前方是日本(这是中国距日本最近的地方),内心何止只有“悲哀”二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