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一四千年后,阿木和阿芳重逢在昙石山上,神灯唤醒了他们的记忆.……</p><p class="ql-block">就要结束七天假期了,节前买好晚上折北京的机票,因为510元和570元之间的差价,魏语初选择了今夜23:00飞北京,要半夜一点半到港。。。。要不是上午的奇遇令人回味,他还真愿意倚靠躺椅,打开电视看《红眼航班》去了,想想还是把它 cop y在本本上,晚上候机时再慢慢欣賞,先把艳遇818。</p><p class="ql-block">八点起床,魏语初简单吃了个超雅面包喝了杯立顿奶茶,便试图找事挨挨在这个城市的这个最后白天,哦,是今年的,估计再回城要寒假了。</p><p class="ql-block">33路公交车司机十分健谈,看魏语初注意听,就源源不断一路道来。放假七天,司机说:</p><p class="ql-block">连续上七天的班,每天四趟来回,一趟要三小时,一天上班时间在车上就要十二小时,节假日有加班费可以拿,这几天无比挤呢。国企员工在低收入的同时,社保、医保、三金、加班费等方面已经日趋规范。司机说,自己以前在秦岭开过货车,冬天时,轮胎用铁链绑,公路连续下坡带急弯,现在有隧道了,开车也好开了……,开公交的习惯开好路,转行开大巴危险呢。</p><p class="ql-block">2月份有个原来 20路司机开广州大巴,路上一辆对面过来的大车冲过隔离带直接撞上了,司机、售票员在第一排全挤扁了,面目全非,前几排乘客也死了几个⋯⋯还有个刚转开大巴不久的公交司机,上个月在事故中丢了一条腿,车也不能开了。问魏语初去哪里,他说去雪峰寺走走,司机说那冷,你穿短衫可别去,夏天人家都是盖被子没有换过,再说你现在去也太迟了,路上就要三小时。要去也是到西客站乘过路车去……那算了,就去芸石山吧,他笑我,那是昙石山,不念芸,就在我们车站路边,很方便⋯⋯</p><p class="ql-block">1954年1月的一天,昙石村村民在修筑江滨防洪堤时,发现了大量白色蛤蜊壳堆积层,于是,开始了昙石山文化遗址的挖掘工作,证明了东南文明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昙石山文化遗址距今4000~5500年,是中国东南地区最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是古代海洋文化的摇篮,它的出现,将中国文明史由原来的三千年向远古大大推进一步。</p><p class="ql-block">昙石山遗址离城区二十公里,公交车有直达靠站,遗址公园占地范围7.31公顷,门口是前总书记的题字“昙石山文化遗址”,建筑门楣是前省委书记题字“昙石山文化博物馆”,鎏金太字,闪闪发亮。文化底蕴相当丰厚。</p><p class="ql-block">进入昙石山博物馆,魏语初就沉浸在前尘往事之中:</p><p class="ql-block">如果有轮回,4000年前,阿木便是刀耕火种中他们的一个。春暖花开,莺飞草长,背山面海的昙石山江面独木舟穿梭往来,大蚶张开大嘴在沙滩睡眠,玳瑁在江中呼吸冒泡,嵩草在岸边扶摇,人们在忙碌地劳作,手持石器狩猎的古闽族青年阿木和佩带贝壳项链与同伴嬉戏。</p><p class="ql-block">阿木和阿芳在昙石山相遇了。初恋时他们依偎在树下。</p><p class="ql-block">曾经是家庭里的一员一起去闽江捕鱼,捕获了玳瑁,簋是食物容器,曾经繁华如北京的簋街红火的餐饮一条街总店,后来,有人故去了,沉睡四千年,神灯长伴长眠,出土的神灯印证了四千年前的制陶工艺,沧海桑田(这里 4000年前曾经是深海)</p><p class="ql-block">野有死麕</p><p class="ql-block">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p><p class="ql-block">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p><p class="ql-block">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p><p class="ql-block">岷江穿越众山,蜿蜒东流,岷江下游近入海口的泰州县昙石山村以江边一片广大的沙滩倚靠小小的昙石山而得名。昙石山有多小?从昙石的命名便知,“昙”短暂的时间,昙石山就是江边的一块石头,因为靠出海口受海洋潮汐的影响,昙石山原本就是短暂出现,忽隐忽现,随着岷江冲刷沉积的泥沙增多,昙石山才有至今离岸沙滩保护着,没有在被江水淹没。</p><p class="ql-block">清澈的江水养育了岷江儿女,他们崇蛇,每到丰收的时候,俗称“伴旦”,九月九就游街拜蛇,男女坦胸露腹,颈部手臂盘绕各种颜色的长蛇,沿街商家焚香叩拜,到山脚下放生后进入蛇王宫,家家户户大摆宴席,以请到客人多为荣。对岸高山耸立,江边一线田野边上,橄榄树成行,山脚下柑橘丰硕。福桔。</p><p class="ql-block">伴旦之日,生产队长发言,我们要“大干快干加二十三干,今冬明春开出荒地二百亩,实现耕地翻一番。为明年春耕打好基础。”</p><p class="ql-block">一片黑暗中,“咣当”一个黑色炭化的洞穴被打开,光线射入黑暗。不可察觉的二道光线穿出地面,依附在在场的男女少年中,贝壳堆积瓦砾堆里,二具合葬的骸骨呈现,脚下有一个陶土烧制的灯盏。1964年12月,泰州县冬闲开荒造田时,在岷江昙石村江边挖山填沙造田,挖出了昙石山遗址。</p><p class="ql-block">5000年前,春暖花开,莺飞草长,背山面海的昙石山上麋鹿悠闲,山猪惬意地成群结伴在拱茅草根,金石山下独木舟穿梭往来,大蚶张开大嘴在沙滩睡眠,玳瑁在江中呼吸冒泡,嵩草在岸边扶摇,人们在忙碌地劳作,手持石器狩猎的古闽族青年阿木和佩带贝壳项链与同伴剖鱼嬉戏的阿芳在金沙滩相遇了。</p><p class="ql-block">金沙滩上,阿木打了一只山猪,抗到岷江边用石斧切割洗刷,独木舟靠岸,打鱼回来的阿土,阿芳兄妹,阿水在沙滩上刨鱼晒鱼,阿木拿一个山猪腿用茅草包了送给阿土,傍晚,带着鱼和他一起生火烤煮,吃完的大蚶,阿木和阿芳情意绵绵,当晚就在一起了。阿木和阿芳就一起上山打山猪,不久后,他们生下了孩子阿水,阿木阿芳带着他们的的孩子跟他驾驶独木舟去捉鱼,到处是荒凉的地方,阿木的孩子阿水牙疼,他们用绳子绑住牙齿拔牙,打猎回来围着篝火吃喝,跳舞。阿木阿芳和孩子一起划独木舟去打鱼,遇到洪水,吹到海里一个小岛,找到好多螃蟹,又出海,到澎湖列岛,到台湾,到琉球,到马来亚……。</p><p class="ql-block">据说,现在的琉球原住民的脚趾头小趾甲还有分瓣,就是阿木阿芳他们宗人在独木舟上捕鱼形成的抓紧独木舟退化的天然痕迹,是阿木阿芳他们的后人传承的烙印,只是被海盗攫取走了的领土,在左海省会榕州,有个琉球纪念馆,随时接待了左海后人归宗拜谒。</p><p class="ql-block">神灯照亮前尘,唤醒记忆,一一原来我就是她呀⋯⋯</p><p class="ql-block">一一历史也就是过客留下的票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