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禹州北山登山游玩掠影(2024年7月6日农历六月初一)

关注(憨豆先生)

<p class="ql-block">《周定王陵》:</p><p class="ql-block">周定王陵旅游区由明代周定王墓、王妃陪葬墓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观所构成。它的西部是层峦叠嶂的嵩岳余脉,即具茨山东首,又称明山,东部则是广袤的黄淮平原。这里风光秀丽,景点繁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的周定王墓与王妃陪葬墓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该旅游区的主景点。</p><p class="ql-block">周定王墓、王妃陪葬墓</p><p class="ql-block">建成年代</p><p class="ql-block">明朝</p><p class="ql-block">等级</p><p class="ql-block">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位置</p><p class="ql-block">河南省禹州市</p><p class="ql-block">墓主人</p><p class="ql-block">朱橚及王妃</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简介</p><p class="ql-block">  周定王陵俗称“朱王坟”,位于无粱镇老山坪东麓.周定王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明成祖朱棣的弟弟朱椭的陵墓。朱椭于洪武十四年就藩于开封,王府设在北宋故宫,因其封国为周,谥号为定,故称周定王。他在世时河南连年遭灾,他把河南野草可食者,选其叶、茎、根分类绘图著文,编成一部文图并茂的《救荒本草》,流传至今,是对古代科学的一个贡献。</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特点</p><p class="ql-block">  其陵墓座西向东,是一处由砖、石建成的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地下宫殿建筑群,被专家们誉为十三陵的缩影。距周定王陵右侧一里左右,有一妃子墓,俗称娘娘坟,这是一个颇为奇特的地下墓葬,为建筑艺术之珍品.墓室距地面约10米,主题结构是用砖,石建成环廊形穹窿顶洞,酷似“黄罗伞”盖,在“环”的外壁周围分置着距离相等的七个单体墓室和一个与墓室形状一样的墓门。</p><p class="ql-block">3</p><p class="ql-block">旅游</p><p class="ql-block">  周定王陵旅游区由明代周定王墓、王妃陪葬墓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观所构成。它的西部是层峦叠嶂的嵩岳余脉,即具茨山东首,又称明山,东部则是广袤的黄淮平原。这里风光秀丽,景点繁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的周定王墓与王妃陪葬墓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该旅游区的主景点。</p> <p class="ql-block">《禹州浅井镇龙头水库的前生今》:</p><p class="ql-block"> 位于禹县北陲的浅井公社扒村大队的地貌:有山、有川、有岗、有沟、有坡、有洼。常言道:“涝一涝一道线,旱一旱一大片。”暴雨一来,山洪怒吼,如狮如蛟,裹挟着泥土石砾奔涌而下,无论田园道路,满目疮痍,山鸡野犬,噤若寒蝉。暴雨过后,马上河竭沟干,连日艳阳,禾焦树枯,山风乍起,黄沙漫天,世世代代的扒村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庄稼在烈日的曝晒下气息奄奄。这一座座山岗是他们的家园,在砾石中开垦出的田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命根,世世代代的扒村人就这样辛勤而无奈地生活着。</p><p class="ql-block"> 龙头水库,水在这里由凶猛暴戾的恶虎,变成泽被后世的慈母。从1956年到1973年经过反反复复的修建、冲毁、再修建、再冲毁、再修建。</p><p class="ql-block"> 龙头水库在那个肩扛手抬的年代,绝对是浩大的工程,一个小小的水库,制服了猛兽,储蓄了洪水。水,是土地的血,是农民的命。一池清水为下游的几个大队带来了生存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据了解:水渠名称:龙头水库西干渠(简称西干渠)修筑时间:1973年冬——1976年春原计划长度:开挖16华里,灌溉土地2000亩,从龙头水库始,到扒村卧虎山的虎尾山头止。</p><p class="ql-block"> 实际长度:开挖10华里,从龙头水库始到扒村山头止,灌溉土地1200余亩。(毛主席逝世后,水渠停工。如今,前半段水渠仍在使用,而后半段因失修而荒废)</p><p class="ql-block">修建村民:麻地川大队村民(修筑工程量的三分之一)</p><p class="ql-block">扒村大队村民(修筑工程量的三分之二)</p><p class="ql-block"> 受益村组:麻地川大队、麻窝生产队、扒村北三队、扒村北一队、扒村北二队、扒村西一队、扒村西二队、缸窝村。</p><p class="ql-block">西干渠的组成,高架渠两座:大坡口高架渠,渠长60余米,最大架高10米。麻窝高架渠,渠长160余米,最大架高8米。</p><p class="ql-block"> 穿山隧道两条,长380余米,明渠长约4200米。附属支渠长约6000米,盘山五座,过沟两道。</p><p class="ql-block">筑渠过程中牺牲的村民名单:</p><p class="ql-block">周牛套,约28岁,麻地川大队人。</p><p class="ql-block">席锁成,约35岁,麻地川大队人。</p><p class="ql-block">王世杰,约20岁,扒村大队人(今扒村15组人)。</p><p class="ql-block">王振甫,约20岁,扒村大队人。</p><p class="ql-block">王振营,约25岁,扒村大队人(今扒村15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