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记忆(1):西哈努克亲王访问济南轶事

杰子美篇

<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 1972年, 8月10至13日,柬埔寨国家元首、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主席诺罗敦 · 西哈努克亲王乘专列抵达济南进行正式访问。这是西哈努克第一次踏上齐鲁大地,陪同来济南的有其夫人莫尼克、英萨利特使等一行29人,我方陪同人员有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徐向前、我国驻柬埔寨大使康矛召等,受济南市10万群众夹道欢迎。在济期间,参观了济南第二机床厂、济南铅笔厂,游览了趵突泉、大明湖、黑虎泉和黄河等名胜古迹,并观看驻济部队军事表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西哈努克亲王访问济南时原济南军区司令员、山东省委第一书记杨得志亲自到火车站迎接,并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span></p> <p class="ql-block">1972年 ,原以为这是我中学时代最后一个学年,本想好好玩玩 ,没想到学校传达了一项“政治任务”: 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 · 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访问济南。在那个火红的年代 ,政治任务可是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学校接到任务后,便进入“半读半练”的紧张训练。至于什么时候来。在哪里欢迎,一切都是未知。</p> <p class="ql-block">西哈努克亲王是中国人民家喻户晓的老朋友,也是最熟悉的外国元首之一 ,因为他在中国整整呆了五年 , 有什么重大活动 , 都少不了他 。那时候,电影院里除了翻来覆去地放映“三战”,就是“八个样板戏”, 最常见的便是“新闻简报”,而“新闻简报”中最常见的是西哈努克亲王走遍中国大江南北的纪录片。于是 ,民间曾流传这样的顺口溜:“样板戏,老三战,西哈努克到处转。”我们都称他为“西哈游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西哈努克来访时,电影明星李缓缓被选为向亲王献花的小女孩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印象最深的是经常见他那张孩子气的娃娃脸 , 戴着貂皮帽 , 围着一条花围脖 , 略带歪头的微笑和那双手合十 ,用佛教徒的动作向人们致意 。他的身边总有俩伴儿 ,一个是黑乎乎的歪着脖子不断点头的宾努亲王 , 再就是气质极为高贵,令人惊艳的法国美人儿、努克的夫人莫尼克公主。她身材颀长、皮肤白皙,天生丽质,仪态万千,十分漂亮。当时已是中年,但仍风采照人,韵味十足,像个很洋气的电影明星。三个人出入如影随形,成为一道靓丽风景。</p> <p class="ql-block">文革期间, 济南不像北京整天迎接外宾。在此之前老百姓几乎很少见到外宾 , 何况是国家元首。为迎接西哈努克亲王的到来, 济南人可没少折腾,济南的大街小巷都粉刷一新,主要交通干道也进行了整修。济南老火车站拆除了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德国老建筑,专门为西哈努克亲王新建了一个从站台直通站前广场的出口, 在当时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被称为迎宾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西哈努克亲王及柬埔寨贵宾在济南火车站广场乘车后,沿大纬二路向南郊宾馆进发。</span></p> <p class="ql-block">那段时间 , 工厂、学校、街头大喇叭不断放的是努克的创作的两首歌曲。《怀念中国》,《中华人民中国 , 国家主席毛泽东》。记得后一首歌词是这样写的:高棉人民在民族危亡时刻,得到伟大朋友全力支持!中华人民中国!主席毛泽东!您一贯维护您的战友高棉人民的正义事业。中柬人民坚决战斗,直到帝国主义彻底灭亡。我们亚洲苦难将从此结束。这首歌的旋律很美妙,悠扬起伏,很抒情,很感人 , 也很动听,情深意长。 </p> <p class="ql-block">参加那次迎外活动也得了一点实惠,那就是混了一身新衣服穿。学校要求,女生要穿花裙子、白衬衣,男生则是蓝裤子、白衬衣。那个年代买布凭布票,而布票定量供应,很紧张。我记得,为此专门向参加活动的人员,每人发放了六尺计划外的布票。当时济南比较土,流行文革“三大色”,“黑、蓝、灰”,印染厂不生产花布,花布还是从青岛调拨的。但是买布的钱,还得家长掏腰包。</p> <p class="ql-block">原以为不用待在教室里上课,排练欢迎仪式是件很轻松、很愉快的事情,可没想到,一个暑假全搭上了,反复地就练习一个动作,蹦啊跳地,反复喊着:“热烈欢迎西哈努客亲王!热烈欢迎柬埔寨贵宾!西哈努客亲王XX!毛主席XX!”虽说只做跳摇两个动作,仅喊这三十几个字,也没啥技术含量,学校还是在每天的课后都要认真地组织反复排练。</p> <p class="ql-block">特别郁闷的是,各年级经常组织演练,将各班带到在田径场上列队,级部领导模仿“努客”朝手致意,同学的不停的跳呀!喊呀!老师们可过了把“元首隐”,这可把我们整苦了。年级组织演练完了,学校再组织合练,学校组织合练完了,市里再组织预演,就这样反复练,练反复,没完没了,一练就是两三个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西哈努克亲王及柬埔寨贵宾车队行至原八一礼堂</span></p> <p class="ql-block">那时正值酷暑,每天放学后,在光秃秃的田径场上,在迟迟不愿落山的残阳烘烤下,我们背对着两个高音喇叭播放的曲子,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真是枯燥无味。而且署假期间,不管是阴天下雨,还是烈日炎炎,都要到校进行“迎哈”训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原济南军区司令员、山东省委第一书记杨得志设晚宴款待西哈努克亲王,并亲自陪同游览黄河。</span></p> <p class="ql-block">济南九中的迎宾队伍,就在原八一广场南侧。那天,道路两旁挤满了人群,热闹非凡。后来我才知道,那天济南组织了十万人上街欢迎。从火车站、大纬二路、经十路、马鞍山路,到南郊宾馆,凡路过的马路两旁,全都站满了欢迎的人群。这也是济南历史上迎宾活动,最为隆重、最为热烈、最为庞大的一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西哈努克亲王及柬埔寨贵宾在大明湖、趵突泉、黑虎泉等地游览。</span></p> <p class="ql-block">8月10日,努克先生终于来了。那天起得特别早,大约凌晨四点多就起床了,天还很黑,就到校集合了。我们学校按年级成四路纵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口令“一、二、三、四”,一路高歌带到欢迎指定位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西哈努克亲王及柬埔寨贵宾在济南机床二厂压力机车间参观。</span></p> <p class="ql-block">人们挥舞着旗帜和花环,把街道堵得密不透风,在炎炎烈日下苦等了一个上午,直到接近中午时分,忽然人群骚动起来,远远地就看见开道的摩托车、警车驶过来了,立刻,欢呼声高涨起来,涛声般起伏。由当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徐向前陪同,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分别乘坐的专车开过来了。男生手拿着纸制的两国国旗,女生手持花束,一起上下抖动着、跳跃着,满脸通红、激动万分地高喊:“热烈欢迎西哈努客亲王!热烈欢迎柬埔寨贵宾!西哈努客亲王……!毛主席……!”……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西哈努克亲王及柬埔寨贵宾在济南铅笔厂参观,这在当时是济南的龙头创汇企业,迎外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西哈努克被山东人民的热情感染了 , 他和夫人站在一辆敞篷车上 , 面带笑容 , 向欢迎的人群招手致意。他老人家鼻子眼长得啥样都没瞧见,车队就很快驶过去了,拐向马鞍山路。花了几个月心血的认真演练,这么只有几分钟的时间就完事了。但当时老师和同学们没有任何怨言,总感到能参加如此隆重的欢迎仪式,迎接的还是外国元首,大家心里却美滋滋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西哈努克亲王及柬埔寨贵宾在原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的陪同下,在军区平安店射击场兴致勃勃地观看军事表演</span></p> <p class="ql-block">事后,新影厂出品了西哈努克访问济南、青岛的纪录片。看电影的时候,我们拼命想从人群中辨认出自己,结果都以失望而告终。那人跟蚁群一样密密麻麻,哪里认得出自己啊。听说有的同学自吹在镜头里看到了自己,很是醒目,笑得阳光灿烂。就像个明星一样,很是趾高气扬了一些日子。这也难怪,李媛媛在成了大明星以后,尚且念念不忘自己少年时,曾在济南火车站给西哈努克献过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西哈努克亲王显然对中国这条母亲河情有独钟,当时己近傍晚,面对滔滔河水,西哈努克仍在用摄影机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回首往事,才知时光匆匆,如果要说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莫过于学生时代。学生时代的青春,是一首最想让人单曲循环的插曲,流失的岁月,仿佛就是昨天的故事。曾经的憧憬,曾经的稚嫩,曾经的“成熟”,一切都已收藏,跃动心田的是我们不老的青春情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表演结束后,西哈努克发表讲话</span></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注: 柬埔寨太皇诺罗敦·西哈努克,柬埔寨王国前国王。1922年10月31日生于金边,1941年4月23日即位,1955年让位于其父,1960年出任国家元首。1970年3月18日,因柬埔寨内阁首相朗诺政变、红色高棉执政而长期流亡中国。1993年9月24日,柬埔寨恢复君主立宪制,西哈努克再次成为国王。2004年10月7日正式宣布退位,后因健康问题长居北京接受治疗。2012年9月15日凌晨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9月17日,西哈努克的灵柩返回柬埔寨。<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2019年11月第三次修改.于济南)</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