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趣谈 14.危地马拉vs.鬼地马拉

曾经的茶人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外国趣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4.“危地马拉”vs.“鬼地马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中美洲有一个国家叫危地马拉,它虽然是一个农业小国,却是世界第八大咖啡生产国、第五大蔗糖出口国、第五大香蕉生产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最近湾湾地方首脑上台,危地马拉总统发视频祝贺,外交部长到台北捧场,危地马拉的商人却抱怨,到达中国港口的7个集装箱咖啡无法报关,原因是危地马拉与中国没有外交关系,不能享受中国的进口优惠关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看到这个新闻,我回想起二十多年前,接待一个来自危地马拉客户的情景,见面握手之际,他自豪地告诉我,他的外公是广东顺德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赶紧端详他的脸容,怎么看也不觉得他有华人的血统。不到一米七高的个子,胖胖墩墩的身材,皮肤偏黑,高鼻梁圆脸盘,开口就是西班牙口音的英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仔细打听之下,才知道,他的外公姓陈,年轻的时候去了危地马拉,后来娶了一个德国女人,生了七个孩子。他的母亲是最小的女儿,长大后嫁给一个在危地马拉出生的德国人。算了一下,他的母亲有1/2中国血统,到了他只剩下1/4中国血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读书的时候很喜欢地理,不但背熟了中国各个省市名字和省会城市名字,还记住很多外国国家名字,其中就包括危地马拉。当时就觉得这个名字怪怪的。听说当年把Guatemala 翻译成“危地马拉”的人,是来自粤语区的翻译官,按照粤语发音译法有:“跪地马拉”,“龟地马拉”和“鬼地马拉”,三种叫法都不吉利,就选用了“危地马拉”,危地不可怕,用马拉回来就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分布在中南美洲各地的土著叫做玛雅人,成功逃过欧洲殖民者屠杀而幸存下来的玛雅人,大概还有八百万左右,大部分生活在危地马拉,占全部玛雅人数量的89%。据考证,数千年前,玛雅人把手指头大小的玉米条培育成胳膊粗的玉米棒。玉米给玛雅人带来了食物,成就了玛雅文明,因此,玛雅文明又被称作“玉米文明”。时至今日,玉米仍然是危地马拉人民的主食,主要有玉米蒸肉,玉米饼,玉米羹和玉米粽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5世纪末,哥伦布把玉米带到欧洲。16世纪初,葡萄牙人从海路把玉米传入印度和中国。经过短短300年时间发展,中国已经是世界玉米种植大国,也是玉米消费与贸易大国,玉米产量仅次于美国,常年位列全球第二位;玉米总消费量也是位列全球第二位。</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话说当年那个姓陈的顺德人,跟随同乡远渡重洋,坐船到达旧金山,却被挡在海上不能入境,只能去了危地马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现代顺德人有一句口头禅,“得就得,唔得就返顺德。”意思是说“出来混不成功,就回家乡重头来”。但是,100年前到达危地马拉的顺德人陈先生,就没有回头路可走。还好这个顺德人既懂厨艺又勤快,很快就凭着一手顺德粤菜打开销路,一个移民到危地马拉的德国医生,不但喜欢他的顺德菜,还把女儿嫁给他做老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前几年陪同这个危地马拉商人回顺德乐从寻根,在乡下的祖屋里边,看见祭台上面外公的父母亲相片,他激动的泪流满脸,口中不停地用顺德话喊着“太婆,太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等心情平复下来,他告诉我,他外公娶妻生仔后,把母亲接到危地马拉,帮他照顾孩子和孙子,所以这个老外小时候曾经跟着太婆生活了一段时间,脑海中还有着太婆的记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的两个美国同事,曾经去危地马拉考察市场,回来后告诉我,这个顺德人后裔家族,是当地的一个名门望族,在首都危地马拉城的一条主要商业大街上,马路两旁的房子都是这个顺德人在二次大战时期买下来的房地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千禧年前夕,顺德人陈先生以差不多百岁高龄去世后,通过遗嘱把家产分配给五个全部超过六十岁的儿子,两个女儿则一分钱也捞不着,典型的华人旧派传统,只传男不传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顺德老头子一辈子省吃省用,积聚了巨额财富。他的儿子们就不同了,钱一到手,就马上开始大买特买,过上奢侈生活。大儿子拿到的遗产最多,马上去买私人飞机,老二则买游艇,其他的则买名贵跑车。看来哪怕是到了海外,华人的混血后裔也避免不了“富不过三代”的人性规律。</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今年初上任的危地马拉总统贝尔纳多·阿雷瓦洛,是已故左翼总统何塞·阿雷瓦洛的儿子,竞选期间,他表态要与我国建交。由于历史原因,危地马拉一直生活在美国阴影压力之下,是典型的“香蕉共和国”。因此,新总统有计划与我国建交,也得等待有利的时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香蕉共和国”这个绰号,特指那些经济命脉被美国资本控制的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等中美洲国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04年,美国作家欧·亨利以虚构的Republic of Anchuria来影射被美国资本控制的洪都拉斯,称它为香蕉共和国,从此诞生了“香蕉共和国”这个词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随着中国国力强大,香蕉共和国纷纷摆脱美国影响,与我国建交,危地马拉是唯一还在犹豫不决的国家,不过在可预见的未来,危地马拉肯定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未完待续 =</b></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1rzmd95"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沧海桑田》完结篇</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