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四,福永街道试点情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城管进社区,社区建城管,共创城管新模式</b></p><p class="ql-block"> (福永街道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福永街道面积约60平方公里,管理人口超过80万。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加上外来流动人口和务工人员增多,辖区城市管理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依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街道办于今年2月创建了以"城管进社区,社区建城管"为核心的城管新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优美整洁的宜居环境作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主要做法:</p><p class="ql-block"> 城管进社区是指通过街道职能部门将环卫标准、城管(执法)力量、数字化城管平台、城管法律宣传等方面进社区,将管理关口前移,管理力量下沉,缩短案件处理反应时间,提升工作效率的一种做法;社区建城管则是由社区充分整合管理力量,建立以社区专职城管为主,治安联防队员协助相结合的城管队伍,通过划分网格,定人、定岗、定地段、定标准,充分调动社区开展城管工作的积极性,实现社区城市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主要做到了"四化":</p><p class="ql-block"> (一)责任明细化。根据片区居住人口状况、市政设施基础、社区管理工作的难易程度等因素,把街道13个社区和1个工业开发区划分成12个二级网格96个三级网格,每个二级网格成立一个城管工作室,由社区居委书记兼主任,城管(执法)公务员、社区卫生专干、治保主任兼副主任,配备3-5名执法协管员,1名市政巡查员,社区根据上述因素,通过购买服务,聘请一定数量的专职城管工作人员,并分别赋予职责。每个三级网格配备三类工作人员,即网格管理员、网格巡查员和网格保洁员,由社区两委干部、专职工作人员和清扫保洁人员分别担任,各自承担案件协调、巡查处理、卫生保洁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二)运作规范化。拟制了详尽周密的《福永街道城市管理"网格化"工作实施方案》,并制定了《城市管理巡查员工作指引》、《城市管理信息处理流程》、《福永街道城市管理"网格化"工作考核办法》等规章,明确做好网格工作的具体要求,确保网格工作规范运作。对社区在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发现、上报、分流、处理、确认等环节责任人的处理流程和方式进行了明确的区分和界定。</p><p class="ql-block"> (三)监督常态化。一是日常巡查,网格管理员和巡查员必须按规定要求深入责任网格巡查,确保全时在位,发现问题立即处理。二是例会制度,每周一,社区城管工作室主任主持召开管理工作例会,街道办事处挂点领导和科室负责人及全体网格人员参加,听取网格管理员和有关科室的工作情况汇报,作出工作安排,提出工作要求。三是系统报警,街道数字化指挥中心接收、分发的各类数字化案(事)件,对每个环节,不同类型案(事)件规定了处理结案时限,对未按规定时间处置完毕的,系统会自动报警,数字化指挥平台给予相关部门和工作室提醒督促。四是城管部门督查,每月初通报辖区上月城市管理工作处理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成员单位和社区城管工作室联席会议,对上一季度的工作进行分析、通报,提出改进对策。五是领导督查,街道办领导只要打开城管数字化动态信息系统,可以随时了解和掌握辖区内各工作室的工作情况,实时督查督察。</p><p class="ql-block"> (四)考核科学化。分四级分别制定了《福永街道城市管理"网格化"工作考核办法》,考核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城市管理职能部门的考核,主要对象是城管科、执法中队及市政服务中心,由街道绩效办组织,实行责任捆绑、轻重有别,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二是对社区及城管工作室的考核,采取排名制,每月一评,以奖为主,安排专项经费700万元,设立城管专项奖励补助,用于社区奖励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科室、社区城管工作室和优秀网格工作人员。</p> <p class="ql-block"> 主要成效</p><p class="ql-block"> 实施"城管进社区、社区建城管"新工作模式后,街道城市管理工作基本达到了"小问题巡查员处理、一般问题工作室处理、突出问题协调处理"的目标,辖区的整体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实现了“三个转变”:</p><p class="ql-block"> 一是从少数人做到大家合力做的转变。实施"城管进社区、社区建城管"新模式后,每个社区有了专门的城市管理队伍,街道、社区和各部门领导干部都积极主动深入网格调研和指导,抓紧时间研究和解决各类不和谐因素,对跨网格和部门的问题则相互配合和协作,真正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新格局。</p><p class="ql-block"> 二是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治理的转变。实施"城管进社区,社区建城管"新模式后,借助网络动态系统这一新平台,把各网格排查、自行处理的情况一一列表登记,实行动态管理,公开考核,推动形成了平等竞赛的良好局面,工作态度实现了由过去的"要我做"为现在的"主动作为",在网格三员、各部门和社区、街道之间形成了相互推动、相互监督的环扣关系,开创了城管工作"小问题巡查员处理、一般问题工作站处理”的新局面。</p><p class="ql-block"> 三是从运动式工作方式到常态化工作方式的转变。过去,城管工作与管理对象处于游击战状态,这头赶了那头来,早上赶了下午来,城市"六乱"现象屡禁不止。实施"城管进社区,社区建城管"新模式后,有了大量治安联防队员的参与,巡查密度和处理力度有较大提高,工作前瞻性强,且规范有序,社区脏、乱、差现象越来越少,路面越来越整洁干净。</p> <p class="ql-block"> 几点启示</p><p class="ql-block"> 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做好新形势下城管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实践中,街道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研究城管工作的新特点,探索城管工作的新规律,以建立"城管进社区,社区建城管"工作模式为突破口,实现“定人、定岗、定地段、定职责”的四定工作机制,推动社区城管工作迈上了新台阶。</p><p class="ql-block"> 必须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齐抓共管。城市管理工作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部门的工作,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城管工作,就要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做好宣传发动,让“我的社区我来管理”的观念深入人心,把社区治安队员、出租屋综管员、居民、群众一起发动起来,齐抓共管。</p><p class="ql-block"> 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着力提升基层管理能力。城市的基础在社区,绝大多数城市管理的问题发生在社区,也大都能够在社区得到解决。问题在社区处理成功,街道一级乃至更上一级政府就可以集中精力处理经济建设等其它大事。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只有把重心下移到最基层,才能抓住源头和根本。</p><p class="ql-block"> 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城市管理工作不是临时性工作,也不是阶段性工作,饭不可一日不吃,街不可一日不扫。街道创建的"城管进社区,社区建城管"新工作模式,着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做到以制度规范事、以制度规范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坚持不懈"的要求落到实处,才能充分发挥城管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科学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