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一<br>至音不合众听,故伯牙绝弦;<br>至宝不同众好,故卞和泣玉。<br>【今译】弹技极高的乐曲,不适合大众的口味,所以,俞伯牙在知音钟子期死后便断绝琴弦;最珍贵的宝物很难让众人喜爱,因此,卞和才会为人不识宝在荆山下怀玉而泣。<br>【注释】伯牙绝弦: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二人为“知音”。后子期因病亡故,伯牙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知音了,所以就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br>卞和泣玉:楚人卞和,得一含有美玉的璞石,把它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命令玉匠鉴别。玉匠说这只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欺君。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左脚。厉王驾崩,武王继位位,卞和又献玉。武王又让玉匠鉴别,玉匠又说 这只是一块石头。武王也认为卞和欺君,下令砍去了他的右脚。武王驾崩,文王继位。卞和竟然捧着那块璞石,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 ,泪尽,血出。文王听说后,就派人前去调查原因,那人问他是不是因为被砍去双脚而悲伤。卞和回答说:“我并非因为失去双脚而感到悲伤,而是痛心世人将宝玉看作石头,把忠诚的人称为骗子,这才是我感到悲伤的原因啊!”文王听到回报,便叫玉匠去雕琢那块璞石,果然从那块璞石中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于是命名这块美玉为“和氏璧”。<br> 一四二<br>任他极有见识,看得假认不得真;<br>随你极有聪明,卖得巧藏不得拙。<br>【今译】尽管他非常见多识广,却只看得出假认不出真;不管你多么聪明机警,也只能显示出机巧,却藏不住拙笨。<br>一四三<br>是技皆可以成名天下,惟无技之人最苦;<br>片技即足以自立天下,惟多技之人最劳。<br>【今译】怀有绝技就可以名扬天下,只有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人最苦;有一技之长,足以在世上立足,只有多技于一身的人最劳累。<br>一四四<br>事遇快意处当转;<br>言遇快意处当住。<br>【今译】做事到最得意的时候应当考虑转变;说话到最得意都时候应当打住。<br>一四五 <br> 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br>胸中没些渣滓,才能处世百年。<br>【今译】眼睛里没有任何偏见,才可能阅读千卷书籍;内心没有任何歪门邪道,才能处世百年不败。<br>【注释】灰尘:指不洁之物,在这里指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