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位于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的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总规划面积8840亩,是历史上银川“七十二连湖”的组成部分。鸣翠湖湖泊面积占湖区面积的80%,景区生物多样性富集,有维管植物109种、水生浮游植物69种、鸟类97种。是中国西部地区和黄河流域首家国家湿地公园、“国内首个立体生态荒漠化湿地成功修复力作”、国家水利风景区,享有“中国最美湿地公园”“中国生态保护最佳湿地”等美誉。</h3> <h3>经过多年的保护与发展,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银川“国际湿地城市”品牌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周边环境及局部气候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日臻凸显,生态景观稳步提升,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先后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生态保护最佳湿地”、“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公园之一”</h3> <h3>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内著名的十景有白沙落雁、百鸟鸣翠、碧水浮莲、车水排云、东堤夕照、千步廊桥、芦花追日、绿帐问茶、青纱漏月、迷宫寻鹭,特色景观有道祖庙碑记、观景塔、养心岛、黄河古水车、廊架、觅源、龙腾大道、听泉、老柳树等,休闲娱乐有水陆趣味拓展、垂钓、特色餐饮住宿等。</h3> <h3>成垛的芦苇和蜿蜒曲折的水道组成了变幻莫测的芦苇迷宫,白鹭和普通燕鸥在芦苇荡间自由穿梭,不时停下伫立,鸟鸣不绝于耳。碧波荡漾,潺潺流水,一幅“百鸟鸣翠啁啾声”独特美景跃然眼前。</h3> <h3>8月2日,“生物多样性之美——‘湿’意盎然的生态答卷”网上主题宣传“行走中国湿地城市”报道组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感受“微缩的塞上江南盆景”魅力。</h3> <h3>行走在步道上,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美景映入眼帘。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东距黄河3公里,是黄河古河道东移形成的冲积平原永久性淡水湖泊湿地,也是黄河流域、西部地区第一家国家湿地公园,享有“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公园之一”美誉。</h3> <h3>行走在步道上,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美景映入眼帘。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东距黄河3公里,是黄河古河道东移形成的冲积平原永久性淡水湖泊湿地,也是黄河流域、西部地区第一家国家湿地公园,享有“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公园之一”美誉。</h3> <h3>由于围湖造田、城市扩张等原因,曾经的湖泊群日渐萎缩,部分湖泊消失。作为银川历史上“七十二连湖”中明代“长湖”水域核心部分,鸣翠湖也经历过黯淡光景。</h3> <h3>鸣翠湖紧邻黄河,像一座天然净水器。“鸣翠湖生态补水水源为黄河水,我们常年通过惠农渠、汉延渠进行生态补水。采用三级沉淀过滤及生物净化的方式,解决黄河水泥沙过多、易造成湖泊淤积的问题,并通过湖区水生植被的净化作用来整体改善湖区的水质。”现阶段,鸣翠湖的水质可以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以上,在春季有时还能达到二类水标准。</h3> <h3>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鸣翠湖地处中国东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路线上,且是黄河流域鸟类迁徙路线的必经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让鸣翠湖的鸟类资源十分丰富。</h3> <h3>公园内建有1座监测塔,可对湖区内鸟类进行监测分析,黄蕊说,“目前考察到共有鸟类97种,定期栖息有凤头䴙䴘、大白鹭、苍鹭、夜鹭、斑嘴鸭、燕鸥等50余种。尤其南湖生境多样,是野生鸟类栖息的重要区域。“天时、地利、鸟和”,鸣翠湖形成了一个自然适宜、和谐理想的鸟类栖息地和候鸟驿站。为建设银川及西部的鸟类研究、观赏基地,提供了绝好的天然资源。</h3> <h3>湖光潋滟、芦苇荡漾、鱼翔浅底、百鸟和鸣……夏日的鸣翠湖,不是江南胜似江南。作为“宁夏二十一景”之一,鸣翠湖正绽放无限生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