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新疆⑨一伊宁(塞里木湖,霍尔果斯口岸)

琴心剑胆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列车从苏古尔向伊宁行进途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到了伊宁火车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坐大巴向塞里木湖进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过果子沟大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果子沟大桥北起蒙琼库勒,上跨果子沟峡谷,南至将军沟隧道;线路全长4.4千米,大桥长700米;桥面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80千米/小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果子沟大桥为中国国内首座大跨度公路钢桁梁斜拉桥,它集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设备“四新”于一身,是新疆公路建设史上一次重大突破,同时该桥建设为中国山区特大型桥梁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建成的大桥与果子沟的美景浑然一体,为果子沟国家级风景区再添一道美丽风景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赛里木湖,蒙语意为山脊梁上的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属博乐市行政区划),景区面积1314平方公里,湖泊东西最长29.6公里,南北最宽25.7公里,面积458平方公里,赛里木湖四周群山环绕,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地堑湖泊。湖面海拔2073米,湖深90米,湖水平均矿化度为2.8‰,总蓄水量210亿立方米,属冷水微咸湖。因赛里木湖周边草原底部全部是卵砾质,周边雪水雨水渗入地下经砂砾层过滤后进入湖中,故湖水清澄碧透,透明度高达10-12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是一个集山、湖、林、草、湿地、冰川等原生态景观为一体的、具有浓郁西域民族风情的一个多功能综合性风景名胜区,也是集生态环境科考、文化研学、动植物普查和避暑、疗养、探险的理想胜地。游客称之“见你一面,记住一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塞里木湖是新疆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有“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说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积雪被堆积成一个高坡,5月份能接触到雪,有点兴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是雪堆,不是雪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赛里木湖原本没有鱼,1998年新疆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凹目白鲑等冷水鱼养殖,2000年首次捕捞成品鱼,结束了赛里木湖不产鱼的历史,经过十年的发展,赛里木湖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这里开设了鱼餐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霍尔果斯口岸游览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霍尔果斯蒙古语意为“驼队经过的地方”,哈萨克语意为“积累财富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324号界碑(网络图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西部第一国门——324(1)界碑。在霍尔果斯9千米长的边境线上,中方竖有9块界碑,其中“324”号界碑为河界双立碑,1号在中国,2号在哈萨克斯坦。1号是伊犁州沿边界92块界碑中唯一的一块特大型界碑,碑身高144厘米,宽50厘米,厚18厘米,碑座由两个台阶构成,每层高28厘米,长210厘米,宽129厘米。碑身用大理石材料制成,石面镌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和“324(1)”、“1997”字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清代18号界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清代18号界碑,是最早清朝时期中俄边境线的界碑,背面刻有俄国图腾双头鹰及阿拉伯数字"18",鹰在俄国是勇敢的象征,"18"是界碑的排序。正面刻有满文,意为"石碑"。在1882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中俄伊犁界约记》。根据界约规定,在伊犁河南界上所立界碑由沙俄政府制作,清政府提供尺寸及所需银两。但是,用于立界的石碑建成后,清政府官员没有到现场监督立牌,沙俄趁机石碑向我境内推进了20余千米,从此形成了40多平方千米的争议地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坚决捍卫领土主权,在解决领土争端问题上进行了不懈努力。1994年4月26日,中哈两国总理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中哈界碑的协定》,对历史遗留的40多平方千米的争议区进行了重新划分,其中的27.4平方千米的土地归还我国。在这片区域中,有四块为俄国所立的界18号即其中之一。此碑原立于伊犁河南岸察布查尔县境内的一座名为乃奇勒干的小山上,2002年6月移至霍尔果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312国道零公里,连霍高速零公里(网络图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霍尔果斯市,隶属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处中国西部边陲,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西承中亚五国,东接内陆省市,是312国道、连霍高速公路的终点。距伊犁州州府伊宁市90千米,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670千米,距中亚中心城市、哈萨克斯坦原首都阿拉木图378千米,对外覆盖半径1000千米以内的区域是中亚地区人口稠密区、经济发达区和市场中心。截至2023年3月,霍尔果斯市辖4个街道、1个民族乡、1个牧场、2个兵团团场,霍尔果斯市域面积1908.5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霍尔果斯市户籍人口65227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早在隋唐时期,霍尔果斯就是“丝绸之路”新北道上一个重要驿站,是西域交通的重要孔道。光绪七年(1881年),中俄签订《中俄改订陆路通商章程》,霍尔果斯成为中俄两国之间正式通商口岸。1983年11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霍尔果斯口岸正式恢复开放,是中国恢复开放最早和西北边境综合运量最大的国家一类公路口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回到伊宁,明天去那拉提草原和喀赞其历史文化街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伊梨之名源自维吾尔语,意为“蓝色河岸”,名字来源于伊梨河;伊梨的名字还有另一种说法,据说伊梨这个名字来源于当地的哈萨克语,意为“柳树丛生之地”,而伊宁则源自古代汉语地名,意为“伊犁河谷的宁静之地”。历史上,新疆一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伊宁作为新疆的重要城市,得以同时使用两个名字,正是历史与文化交融的见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