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49年6月1日,河南日报创刊。在河南日报创刊75周年之际,为迎接这一盛典,由河南日报社主办,河南省越调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协办,河南日报传媒有限公司、河南省开业大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河南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于5月31日晚上在河南省人民会堂举行。</p> <p class="ql-block">“河南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阵容强大,囊括了河南戏曲界的诸多名家,胡希华、李金枝、孟祥礼、申小梅、吴素真、金不换、谢彦巧、海波、谢庆军、李晶花、杜永真、常俊丽、王燕、张钰东等戏曲表演艺术家携自己的看家代表作依次登台献艺,真乃精彩粉呈。</p> <p class="ql-block">晚会于19:30在一群小花木兰小穆桂英的表演唱中拉开序幕。</p> <p class="ql-block">杜永真,开封祥符人,河南豫剧院青年团演员,国家二级演员,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首届豫剧本科班,工花旦、刀马旦等。师承豫剧阎派张梅贞、陈派牛淑贤。曾获第七届河南省戏曲红梅奖大赛金奖。</p> <p class="ql-block">张钰东,商丘夏邑人,国家一级演员,《豫东黑头王豫剧团》团长,曾在虞城豫剧团开封豫剧团任演员。非科班出身,自学豫剧后拜师兰力,人称“豫东黑脸王”,李派传人,河南省净行大赛一等奖,两期梨园春擂主。他的唱腔高亢有力,人称小李斯忠。</p> <p class="ql-block">王燕,河南驻马店人,开封豫剧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师承祥符调大师、豫剧王派创始人、被誉为小生泰斗的王素君先生,她主攻小生,兼演老旦,是戏曲界难得的生旦两门抱演员。曾在王红丽小皇后豫剧团工作,在《铡刀下的红梅》中饰演奶奶而一举成名。</p> <p class="ql-block">谢庆军,商丘夏邑人,商丘豫剧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豫东八大红脸王”之一,曾拜豫东名人张万云、杨启超为师。谢庆军老师的唱腔与众多豫东唱腔不同,以唱代说、吐词清晰、声音悦耳动听,即有豫东的大腔大韵又有豫西的细腻圆滑,他的唱腔是集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之精华而独创而成。现场演唱“闹幽州”和“辕门斩子”选段。</p> <p class="ql-block">常俊丽,河南驻马店人,许昌市豫剧团团长,洛阳戏曲学校毕业,著名豫剧大师桑振君老师的关门弟子,桑派传人,国家一级演员,香玉杯获得者。现场演唱“打金枝”“对绣鞋”选段</p> <p class="ql-block">李晶花,河南省洛阳嵩县田湖镇人,国家二级演员,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唯一的省级曲剧院团)青年演员;毕业于洛阳文化艺术学校和中国戏曲学院;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师从中国戏曲学院教授作曲家、歌唱家、戏曲声乐教育家左奇伟。曾荣获第九届、第十届河南省青年演员戏剧大赛一等奖;第十一届戏曲红梅大奖赛金奖;第五届中国黄河流域戏曲大赛金奖;领衔主演的曲剧《鲁镇》参加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荣获文华编剧奖。现场演唱《鲁镇》祥林嫂的选段。这也是我当晚观看演出最铭心的一段演唱。</p> <p class="ql-block">曲剧《鲁镇》由鲁迅《狂人日记》《祝福》等多篇小说改编而成。剧作家匠心独具,视角独特,巧妙地将鲁迅笔下众多的典型人物和虚构人物集中在鲁镇上,借助一个饱受封建“政权、族权、神权、夫权”摧残的普通妇女,刻画出一幅病态社会里的众生相,强化了祥林嫂不幸命运的社会根源。</p> <p class="ql-block">全剧多线交织,虚实结合,狂人的执著、鲁定平的反叛、鲁四爷的保守、祥林嫂的无助、贺老六的悲苦、宗族势力的邪恶等环环相扣,营造出一种麻木、残忍、沉闷的社会氛围,深刻揭示了“病态环境里,人人都是受害者”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特别是借狂人之口论人鬼之别,极具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既是对人鬼颠倒的封建社会的唾弃与否定,又是对理想时代的呼唤与憧憬,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和崇高的文化品格。</p> <p class="ql-block">海波,男,回族,艺名“小连池”,郑州市人,曲剧大家海连池之子,毕业于河南省文化艺术学校,海派传人,国家一级演员。曾获河南省第八届戏曲大赛个人表演一等奖,全国第八届“映山红”优秀表演奖。现场演唱《卷席筒》《徐策跑城》选段。</p> <p class="ql-block">演唱《徐策跑城》选段。那个嘴皮子叭嗒叭嗒,真乃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全曲下来疑似不呼吸,一气呵成,非艺术家莫能为之。</p> <p class="ql-block">谢彦巧,洛阳嵩县车村镇人,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硕士研究生,国家二级演员,是豫剧大师马金凤先生亲传弟子,彦巧戏曲工作室“戏音阁”主理人。</p> <p class="ql-block">谢彦巧四岁接触戏曲,六岁正式入门,在河南省王希玲艺术学校学习并打下基础,后到河南省艺术学校学习,2012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2016年升读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研究生。2011年拜在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马派创始人马金凤先生门下。2019年硕士毕业后,就业于盛唐时代(北京)数码影视制作有限公司,2021年创立戏曲工作室“戏音阁”。谢彦巧先后获得《梨园春》擂主、全国第八届戏剧“小梅花”金奖、河南省“黄金叶”戏曲大赛金奖。</p> <p class="ql-block">现场演唱《花打朝》《穆桂英挂帅》选段。</p> <p class="ql-block">吳素真,驻马店遂平人,河南豫剧院青年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首届豫剧本科班,中国戏曲学院艺术硕士、民革委员。主攻青衣、花旦,陈(素真)派传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牛淑贤弟子;荣获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全国豫剧“百团争霸赛”金奖,第九届香玉杯艺术奖第一名,河南省青年戏剧演员大赛一等奖,河南省戏剧大赛文华表演一等奖。现场演唱《梵王宫》等选段。</p> <p class="ql-block">金不换,原名金振秀,新乡封丘人,国家一级演员、鹤壁市豫剧团团长。师承牛得草和钮镖。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代表剧目《唐知县卖红薯》。现场演唱《七品芝麻官/一张张大状都把严氏告)》选段。</p> <p class="ql-block">胡希华1946年生于南阳社旗县。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省曲艺家协会、戏剧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曲剧电影《闫家滩》《李豁子离婚》。他唱过歌,作过主持人,参加过电视台丑角晚会,并代表河南参加在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曲艺节,为河南省赢得了荣誉。曾获河南省首届曲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河南省第五届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等。其传略被收入《中国文艺家传集》等书。</p> <p class="ql-block">年近八旬之人,精神矍铄,现场演唱《屠夫状元》选段等,特别是演唱的戏歌《好汉歌串烧》,全场喝采不断,掌声雷动,将晚会推向高潮,真不愧艺术家称号。</p> <p class="ql-block">李金枝,洛阳孟津人,洛阳戏曲艺术学校毕业,国家一级演员。第八届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优秀专家。现任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豫剧院一团团长,民进河南省委会副主委。</p> <p class="ql-block">1980年,演出古装戏《泪洒相思地》,饰演女主角王怜娟,深受广大戏迷观众欢迎。1997年,演出的《泪洒相思地》被河南电视台拍摄成戏曲电视剧。</p> <p class="ql-block">李金枝是今日中国豫剧“十大名旦”之一[所谓十大名旦是1993年评出,共12人,分别是:张宝英(河南)、牛淑贤(河北)、王清芬(河南)、虎美玲(河南)、李喜华(湖北)、菅爱梅(河南)、朱巧云(河南)、李金枝(河南)、陈淑敏(河南)、马莉(河南)、胡小凤(河北)、章兰(山东)],是豫剧大师常香玉先生的入室弟子,声音甜美,唱腔韵味浓郁,表演精湛传神,极富特色,形成自己独到的演唱风格。1984年,李金枝主演《金鸡引凤》中,以精湛的演技,博得观众的好评,被人们称赞为“洛阳小牡丹”。</p> <p class="ql-block">李金枝的豫剧唱腔表演阳刚大气之中又具有细腻柔美、委婉缠绵的一面,形成了兼收并蓄、独树一帜的艺术个性,唱腔如泣如诉、凄婉动人,表演真切自然、形神兼备,让观众无不为之潸然泪下,为豫剧增添了另外一种色彩和神韵。</p> <p class="ql-block">现场演唱戏歌《沁园春.雪》和豫剧《常香玉》选段。</p> <p class="ql-block">申小梅(原名赵玉霞),漯河郾城人,国家一级演员,越调表演艺术家申凤梅的亲授弟子。现为河南越调剧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表演协会会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十八大党代表,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河南省剧协副主席。</p><p class="ql-block">现场演唱越调《收姜维》《老子_孔子问礼》选段。</p> <p class="ql-block">孟祥礼,商丘宁陵人,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常委、原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团长、河南省曲剧团团长,省豫剧二团业务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毕业于河南省戏曲学校。自1971年不滿11岁时考入县剧团后,曾在全国戏歌大赛中获金奖,在河南省第三届戏剧大赛中主演获表演一等奖。河南省第八届戏剧大赛曾在全国戏歌大赛中获金奖,在河南省第三届戏剧大赛中主演获表演一等奖。河南省第八届戏剧大赛中获表演一等奖。在2000年第六届中国艺术节获艺术节大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