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5.27赵老师道德经悟道心得摘录

感恩喜悦平和之心

<p class="ql-block">身心平衡时,人才健康长寿。</p><p class="ql-block">本章的第一部分重点讲天道平衡的真相,这个平衡之道,无论用于何处,都有神奇的妙用。</p><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宇宙万物生于阴阳,只有阴阳调和,才能长盛不衰。人的身体也是一个全息的小宇宙,人体也必须阴阳调和,才能气血通畅、健康长寿。所以“平衡”二字对保养身心来说至关重要!</p><p class="ql-block">人是天地所生,天以气养人的阳,地以物养人的阴。对人类而言,精神属阳,肉体属阴,这两者一定要平衡,人才能健康长寿。如果保养肉体过度,忽视了心灵世界,就会出现阴盛阳虚,这就是中医说的“形胜气”。也就是说,当精神与肉体失衡时,健康就不在了。</p><p class="ql-block">而当下,我们面临的窘境似乎正是如此:精神的脚步远远追不上物质的发展。虽然很多人锦衣玉食,但精神世界的匮乏、道德素养的缺失,却令他们难以幸福安康,得享天年。</p><p class="ql-block">生命是精气神的组合,“精”就是能量,“神”就是主宰。人体中,肾主精,心主神;肾属水,心属火,所以要水火济济,达到平衡,才能精神化气,游走周身。而现在很多人的气是散的,因为不关注内心、不内守精神,放任情绪和妄念肆意蔓延。情绪妄念看似无关紧要,实际上都需要能量支撑。可一般人的精气神都入不敷出,若还在无谓的事上不知节俭,最后肯定坐吃山空。</p><p class="ql-block">保养身体,要遵守阴阳平衡的规律。有形属阴,有形的身体再用有形之物去补,阴上加阴,反而有害。所以,再好的补品过度就是毒,道理就在失衡上。保养身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动补不如神补。这个“神”就是关注自心、亮化品质,因为心一动,气血相随——心乱气血俱乱,心安神魂皆安。</p><p class="ql-block">如何精神内守?直面内心,静观情绪。情绪就是守护健康的哨兵,情绪一动,就要觉察。然后,不要跟情绪较劲,往里走,看看是什么思维导致了情绪的产生?把这个思维与道的规律比较一下,问问自己:哪条路对生命更有利?然后,做个选择,掉个头就行了。</p><p class="ql-block">生命中的一切发生都是帮我们解脱的助缘。所以,情绪来了,要练感恩,感恩才能感动,感动才能感化。同样,思维觉知到了,要练微笑,微笑才会悦纳,悦纳必会转化。古人说:“人常和悦,则心气充而五脏安。”人人心中都住着个“欢喜神”,常常感动,时时微笑,欢喜神归位,人生一切都美好。心中这股无形的极阳之气,才是滋养色身最好的“大补仙丹”。</p><p class="ql-block">所以说,保养身体,要遵守阴阳平衡的规律。强健的身体再匹配充盈的精气神,有无平衡了,人生才能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p><p class="ql-block">早安喜乐,健康常伴!凡事顺心,一切平安!</p><p class="ql-block">感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是天地所生,天以气养人的阳,地以物养人的阴。对人类而言,精神属阳,肉体属阴,这两者一定要平衡,人才能健康长寿。如果保养肉体过度,忽视了心灵世界,就会出现阴盛阳虚,这就是中医说的“形胜气”。也就是说,当精神与肉体失衡时,健康就不在了。不要跟情绪较劲,往里走,看看是什么思维导致了情绪的产生?把这个思维与道的规律比较一下,问问自己:哪条路对生命更有利?然后,做个选择,掉个头就行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感恩时刻内观自己,每天的复盘也很重要,为什么会有这些意识念头,如何转换扬升?其实多问问自己,一切是可以找到答案的。感恩这几天身体开始累积能量,否则都是头脑知道,但身体行动不起来,终于理解身体积压了很多我们以为都遗忘的信息,需要清理后才能重新启动。感恩照见,感恩一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很深很深地祝福每个人都每天每分每秒都在宁静喜悦平和丰盛富足的振频之中,所愿皆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