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周教师研修活动(副本)

静云

<p class="ql-block">  时空交织,地理与历史的交响——记云南省地理青年教师培训团队湖北省博物馆学习之旅。</p><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19日上午,当晨曦初露,阳光洒满大地,一群怀揣着对地理与历史热爱的教师团队,踏上了通往湖北省博物馆的旅程。他们,是地理知识的传播者,是历史文化的探寻者,今天,他们在荆楚大地,寻找地理与历史的交织点。他们不仅仅是参观者,更是用地理之眼,去探寻每件文物背后的地理密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进曾侯乙馆,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礼乐制度完备的西周。眼前的文物,每一件都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它们静静地诉说着曾侯乙的传奇故事。我们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编钟声,感受到那庄重而神圣的祭祀场景。</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来到了越王勾践剑馆。这里珍藏着那把闻名遐迩的越王勾践剑,它见证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故事。我们被那把剑的锋利和精美所震撼,更被越王勾践的坚韧和毅力所感动。</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来到了楚国八百年馆。这里展示了楚国八百年的辉煌历程,从一个小国逐渐崛起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强国。我们被那些精美的青铜器、玉器、漆器所吸引,它们不仅展现了楚国工匠的精湛技艺,更体现了楚国文化的博大精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更体验到了诗意的美好与宁静。这次旅程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探寻,更是一次对地理与历史交织之美的体验。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大家将用这些知识去点亮学生们的地理之路,引领他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19日下午,我们荣幸地迎来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郑永春老师,他为我们精彩地讲授了《中小学地理需要学什么》的课题。郑老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5E教学法——Engage(激发兴趣)、Exploration(探索新知)、Explain(解释概念)、Elaborate(拓展理解)、Evaluate(评估效果),并强调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我们不应仅仅停留在事实的传授上,而应着重于概念的教学,因为概念正是由这些事实所构成的基石。</p><p class="ql-block"> 郑老师还特别指出,地理学科是一门科学。地球宇宙所蕴含的育人价值是独特的,它能点燃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谦卑感和敬畏心。这些品质的培养,不仅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至关重要,更对学生们的全面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最后,郑老师借用陶行知先生的话,勉励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人生天地间,各自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学生们营造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培养他们成为有知识、有情感、有责任感的公民。</p> <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20日上午,我们热诚地邀请到了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家清教授,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讲座。李教授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详细解读了初中地理教师所需掌握的十大关键能力:引领思维的地理教师思想力、精心构建的课程能力、精准把握的教材能力、独具匠心的设计能力、高效的实施能力、娴熟自如的操作能力、科学客观评价能力、实践探索的实践能力、不断深化的研究能力以及善于交际的沟通能力。经过这次学习,我们不仅深化了对这十大关键能力的理解,还学到了如何将这些能力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大家纷纷表示,李教授的讲座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灵感,激发了我们在教学中进一步探索和创新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  江城的夏日点燃了我们的学习热情,2024年5月20日,我们来到了光谷未来学校参与教学交流。来自昆明官渡区第五中学的赵沛鑫老师作为地理4班教师代表,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课堂展示。赵老师授课的课题是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赵老师由自身填写第七次人口普查经历导入新课,带领学生们化身为“多子多福”,“独角神兽”,“三娃时代”三个小组,根据任务卡片信息完成对应时期人口状况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课后光谷未来学校初中地理备课组长、东湖高新区初中地理兼职教研员、武汉市初中地理学科中心组成员廖茜老师评价这堂课教学思路清晰,设计巧妙,层层递进,在情境中分析问题,有利于学生高阶思维养成,促进了学生深度学习。</p> <p class="ql-block">  清风徐来,吹过江城武汉的每一个角落,正如李艳老师那博学而优雅的风采,轻轻拂过我们年轻教师的心田。2024年5月21日上午,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名师,湖北省李艳地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的李艳老师,她以一位大姐姐般的亲切与智慧,为我们讲授了《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表现性评价》。</p><p class="ql-block"> 在李老师的课堂上,我们不仅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更被她对教育的热情与执着所感染。她以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地理知识为基础,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解了表现性评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实施过程。李老师强调,无论是年轻教师、中年教师还是老年教师,都应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追求卓越,不断突破自我。</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分享了地理教学中表现性评价实施过程的四个关键步骤:首先,确定评价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其次,设计评价任务,确保任务具有挑战性和实用性;再次,设计评价量表,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最后,实施表现型评价,关注学生的表现和发展。李老师通过几个精心挑选的教学案例,为我们深入剖析了初中地理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实际应用与效果。她以案例为引导,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我们对表现性评价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她告诉我们,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像驽马一样,不断追求进步,勇往直前。同时,她也让我们明白,教育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我们耐心、细心和恒心。</p><p class="ql-block"> 作为地理教师,我们深知地理学科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视野和思维方式的拓展。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让他们能够了解世界、认识自己、探索未知。</p><p class="ql-block">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表现性评价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我们将把李老师的教诲和经验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p> <p class="ql-block">  5月22日上午,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华中师范大学的涂山青教授,为我们深入解析了《教师研修经验萃取与成果转化》这一重要课题。涂教授以其独特的循循善诱之风格,将我们引领至经验萃取的精髓所在。</p><p class="ql-block"> 在课程中,涂教授详细阐述了经验萃取的基本概念,并介绍了两大核心理论:行动学习理论与STAR复盘技术。 他进一步强调了经验萃取在教育领域的巨大价值,并详细列出了经验萃取的六个关键要求,让我们对经验萃取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入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此外,涂教授还为我们指明了经验萃取的对象,并梳理了经验萃取的完整流程。他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向我们展示了多种有效的经验萃取方法,使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有了更为明确的指导。</p><p class="ql-block">最后,涂教授以专家视角,为我们揭示了研修成果转化在论文写作中的奥秘。他教会我们如何寻找科研灵感,科学选题,使我们的研修成果能够更好地转化为具有实际价值的学术成果。</p><p class="ql-block"> 整个课程下来,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涂教授的精湛学术造诣和耐心讲解表示由衷的感谢。我相信,这次课程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指导,更激发了我们对教育研修的无限热情与追求。</p> <p class="ql-block">  5月22日下午,湖南湘江新区中学的地理教研员杨雪峰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的讲座。杨老师深刻剖析了地理教师开学第一课的重要性,他强调,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第一节课上,地理教师需要精心准备自我介绍,以幽默的方式与学生建章立制,既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又建立起对课堂的敬畏与尊重。</p><p class="ql-block"> 接着,杨老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他明确指出,地理不仅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学好地理能让学生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格局,从而从宏观角度审视世界。同时,地理也是一门充满趣味的学科,它带领我们探秘浩瀚宇宙,游览壮丽中国,走遍世界各地,感受地球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在讲座中,杨老师详细解读了“一核五环四结合”的课堂教学范式。他强调,在地理教学中,要围绕核心素养展开教学,通过五个环节(激发兴趣、明确目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提升)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同时,他还详细分析了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包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网络开发课程资源、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以及开展活动等方式,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深感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同时也更加明确了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p> <p class="ql-block">  在5月23日的午后,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咸宁市地理教研领域的杰出专家,中学高级教师汤标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聚焦核心素养 找准教学方向》的深刻讲座。汤老师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深入解读了在“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和“新中考”这四新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模式应如何创新与发展的关键问题。</p><p class="ql-block"> 汤老师首先逐一解析了四新的内涵,随后从对新课标的深入认识,对比两版课标的显著变化,评价体系的改革,前沿动态的发展变化,到应对策略的制定,再到具体实施的路径,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全面且系统的分析框架。在此过程中,汤老师巧妙地将省内外优质的地理教学案例融入其中,使得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而具体,极大地帮助了我们理解和吸收。</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实践活动的分享环节,汤老师详细介绍了咸宁市在地理教学方面的优秀做法,如气象专题研学、农业专题研学、天文专题研学、工业专题研学以及模型制作比赛等。他强调,地理教学的核心在于还原地理学科的本质,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同时,汤老师也提醒我们,在研学活动中,需要做好研前准备,研中组织,以及研后总结,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p><p class="ql-block"> 汤老师的讲座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知识,更为我们指明了教学实践的方向,使我们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在教育的星空中,每一堂课都是一颗璀璨的星辰,而“同课异构”则是一场星辰之间的独特交响。</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5月24日上午,我们开展了《众多的人口》同课异构。由以下4位优秀的教师进行同课异构,她们分别是:1组李忠梅老师,3组和小康老师,4组付维迪老师,5组高稳慧老师。本次同课异构,我们邀请了武汉中学的石月霞老师为我们评课并进行优质课展示。石老师对四位的课堂展示的进行了高度好评。</span> 这次《众多的人口》同课异构活动非常成功,四位老师都展现了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深厚的教学功底,而石月霞老师的评课和优质课展示更是为活动增添了亮点。 </p><p class="ql-block"> 李忠梅老师从自身武汉旅游经历导入新课,能够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巧妙地整合了教材,设计了小组辩论赛,课堂活动丰富。和小康老师从“张伟”名字出发,一下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结构严谨,整堂课教学语言精炼,亲和力强。付维迪老师严格按照课标要求,充分地利用了教材中的图文,设置了多样的学生活动。高稳慧老师教学语言亲切,具有感染力,高老师积极整合教材内容,设置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p><p class="ql-block"> 评课结束后,石老师为我们进行了优质课展示。石老师分享了本节课的教学方向: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人口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习内容获取的方法。石老师分享了课堂教学的心得:依标教学,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眼耳心口手,认真研究各省市的中考题,在试题命制中遵循无情境不命题,通过开放性试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p><p class="ql-block"> 总之,这次《众多的人口》同课异构活动不仅展示了四位老师的教学风采,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启示。通过评课和优质课展示环节,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如何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人口观,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效果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地理教师团队宛如一支探险队,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的向往,于5月24日下午踏上了通往武汉逸夫博物馆的诗意之旅。</p><p class="ql-block"> 走进逸夫博物馆,仿佛步入了一条时光长廊。在博物馆的地理展厅中,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置身于地球的不同角落。从高山到深谷,从海洋到陆地,每一个展区都仿佛是一个微缩的地球,让我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地理的神奇与美妙。</p><p class="ql-block"> 我们沉醉于地质变迁的奇观,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些历经亿万年形成的岩石、矿物,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地球的过去与未来。我们在地图前驻足,感受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变迁。</p><p class="ql-block"> 这次参观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在博物馆的每一个角落,我们都能感受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我们对这个星球的深深眷恋。</p><p class="ql-block"> 我们被那些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而付出努力的人们所感动,也被那些为了探索未知世界而勇往直前的精神所激励。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地理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让我们的学生也能够感受到地理的魅力和价值。</p><p class="ql-block"> 这次武汉逸夫博物馆之旅让我们收获颇丰。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更在心灵深处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我们期待着将这次经历融入到我们的教学中去,让我们的学生也能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感受到这种诗意与美好。</p><p class="ql-block"> 地理人能上天入地,会下海登极!地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我们坚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继续带领学生们探索地理的奥秘、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传承人类文明的智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