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屈原故里

Lucy(露茜)

<p class="ql-block">宜昌之行美篇集</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52za85b4"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峡尽天开”于宜昌博物馆</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532y3n7i"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初识宜昌</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53721zga"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两坝一峡美如画</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53dcx7rf"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三峡人家之山上人家</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53eixyii"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三峡人家之水上人家溪边人家</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53qu2285"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最美的相遇,清江画廊</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53sb60kr"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零距离拥抱三峡大瀑布</a></p> <p class="ql-block">4月13号下午,游览屈原故里景区,也称屈原故里生态文化旅游景区,景区位于宜昌秭归县新县城,毗邻三峡大坝且直线距离仅600米,与三峡大坝同为国家5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屈原故里景区占地面积约为3.3平方公里,包括屈原故居、屈原墓、屈原祠、屈原纪念馆等多个重要景点。这些景点都围绕着屈原的生活和创作,展示了他的一生和他的诗歌艺术。屈原故里景区也是观三峡大坝、览高峡平湖的最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秭归历史悠久。有7000年的文明史、3200年的文字史、2000年的置县史,是楚文化的发祥地。这里出土了宜昌博物馆的镇馆之宝——7000多年前的“太阳人”石刻。文化积淀深厚。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和平使者王昭君和革命先烈夏明翰的故里。</p> <p class="ql-block">秭归不仅是我国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同时也是楚文化发源地之一。位于长江北岸的卧牛山麓,四周城墙环绕,形似一个倾斜的葫芦,具有浓厚的古典建筑风格。故有“葫芦城”之称。又因城墙均由石头叠砌而成,又叫“石头城”。</p><p class="ql-block">秭归地处川鄂咽喉,长江西陵峡两岸。是三峡库区首县,秭归县名来源《水经注》“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秭”由“姊”演变而来。</p> <p class="ql-block">2002年6月,因三峡大坝建设许多被淹没的古建筑由秭归各地搬迁复建于此,形成一个集中保护区,如紫光阁、江渎庙等,具体名称见上图。</p><p class="ql-block">整个保护区包括以屈原祠为主的屈原纪念景区,以新滩古民居、峡江石刻、峡江古桥等为重点的三峡古民居区,以及屈原文化艺术中心、滨水景观带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高峡平湖观景平台上欣赏壮美的三峡大坝,虽然能见度不佳,好在距离近,大坝仍清晰可见,再次与三峡大坝合影。</p> <p class="ql-block">屈原祠原址在秭归归州城东五里的“屈原沱”处,唐代始建,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更名为“清烈公祠”。1976年7月,因葛洲坝水利工程兴建,迁建至归州,更名为“屈原祠”。</p><p class="ql-block">三峡大坝建设,2002年以屈原祠、江渎庙为代表的24处峡江地面文物集中迁建于此,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端午习俗的重要传承地。</p> <p class="ql-block">新建的屈原祠位于凤凰山的山梁上,面向东南,与三峡大坝正面相对。建筑群由山门、两厢配房、碑廊、前殿、乐舞楼、正殿、享堂、屈原墓等组成。山门是三层两重檐歇山屋顶,正立面贴六柱牌楼门式,两侧辅以圆形的风火山墙,采用红柱白墙灰顶为主颜色,墙面还有泥灰塑出精美的图案等。郭沫若先生手书的“屈原祠”三个大字镶嵌在牌楼上方正中的天明堂;襄阳王树人所书的“孤忠”“流芳”分嵌左右额楣;大门门楣匾额上闪烁着“光争日月”四个金光灿灿的大字。</p><p class="ql-block">屈原祠依附在一处山坡上,层层而起、错落有致,为典型的楚风建筑群,黑瓦飞檐,白墙红妆。整个建筑群气势磅礴,静谧高洁,与三峡大坝正面相对,环绕在满园飘香的柑桔林和青绿欲滴的翠柏之中。</p> <p class="ql-block">屈原纪念馆是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馆内收藏了大量关于屈原的资料和文物,包括他的诗歌、画像、生活用品等,参观后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屈原和他的诗歌。</p> <p class="ql-block">屈原,名平,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归乡乐平里(今秭归县屈原镇屈原村)人,楚国诗人、政治家。是一个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留下《离骚》、《九章》、《天问》、《九歌》等诗歌20多篇,后人将其作品辑为《楚辞》千古流传。</p> <p class="ql-block">屈原的遗迹和传说特别多,古人曾集为“八景”,如照面井、读书洞、玉半山丘等。</p> <p class="ql-block">屈原他用最极端的方式,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也表达了对楚国朝廷的失望,成为千古忠烈。屈原死后,汨罗江沿岸的人们,自发向江中投放粽子,表达的意思是:鱼儿鱼儿,来吃粽子吧,别吃屈大夫。这就是楚乡遗俗留至今的源头,也是屈原忠魂千古在的原因。屈原离世已经二千二百多年了,但是历朝历代的后人,都在景仰他,特别是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成为传统的节日----“端午节”。</p> <p class="ql-block">屈原的众多作品,后人编辑成《楚辞》,屈原的诗风,一直影响到秦汉两代。还有古代有句成语是“各领风骚”,其成语中的“风”就是指《诗经》中的诗风,而“骚”则是屈原的骚体诗风,故后人也尊称屈原为“诗祖”。作为诗人,屈原是伟大的诗人,他当之无愧。屈原留下的诗作以及六十多句名言名句,一直影响着后人,他不仅是中国四大文化名人(孔子、孟子、庄子、屈原),也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1953年在赫尔辛基颁布)。</p> <p class="ql-block">原屈原纪念馆图片</p> <p class="ql-block">正殿为仿古木构建筑,面阔五开间,两层重檐歇山屋顶,门楣匾额上闪烁着“万世景仰”四个金字。屈原青铜像矗立在大殿上方,通高6.42米,像高3.92米,头微低,眉宇紧锁,体稍前倾,迈动右脚,提起左脚,两袖生风,表现出屈原爱国爱民的满腔激情和孤忠自清的精神境界。东西碑廊镌刻有屈原《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22篇诗作和历代文人墨客歌颂屈原诗句手迹。</p> <p class="ql-block">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省秭归县),原姓芈(mǐ) 名平,字原,战国楚人。屈原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个政治家,但是却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他曾经是楚国的左徒,左徒是一个官职,相当于后来的左臣相,权力仅次于臣相,是楚王权力核心里的一个重要官职。楚国在战国时是一个大国和强国,至屈原为官时,已经存在约800年,楚庄王时期最为强大,称霸中原,威名远扬。楚国的国土面积大于其它六国国土面积之和。屈原为官时的国君为楚怀王,那个时期朝廷上下都处在歌舞升平的陶醉时期,君臣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而此时的秦国正日益强大,强秦国,灭六国,霸主雄心日益明显,屈原已经看出秦国威胁已近,力主强劲楚国,联齐抗秦。然而楚怀王听信秦使唆使,与齐断交。朝廷内不容屈原的平直方正,谗言不断,就这样刚正不阿的屈原被降为三阁大夫,后多次流放沅、湘。事实证明屈原的政治眼光是高远的,但高处不胜寒,正如屈原所言“极目千里,心悲伤”。楚怀王最后被秦国所掳,惨死他乡。楚怀王被虏后,楚国王朝在风雨中又飘摇了十年,终于臣服在强大的秦国铁骑下,落下楚国皇城上的大旗。时间定格在公元223年,绵延800年的楚国就此灭亡。消息传到屈原耳中,正在流放中的屈原,悲伤欲绝,于是抱石投江。位置就在今天的湖南省中部汨罗江。</p> <p class="ql-block">站在屈原纪念馆门前,可以远眺长江三峡大坝。</p> <p class="ql-block">秭归是著名的“中国脐橙之乡”,培柑橘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就在故里写下了《桔颂》名篇。1995年4月,秭归县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脐橙之乡”。秭归脐橙皮薄色鲜、肉脆汁多、香味浓郁、酸甜可口。四月正是橙子树开花时节,屈原祠内满院飘香。</p> <p class="ql-block">早在2009年,以屈原故里端午习俗为主的中国端午节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开园以来,屈原故里这本字典里,就深深镌刻着“非遗”二字。景区内的秭归高腔等表演,犹如原始淳朴的天籁之音响彻云霄,引得来往游客驻足观看。</p> <p class="ql-block">据说秭归高腔的演唱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罗留英,是由平湖旅游公司副总经理周建华“三顾茅庐”诚邀而来,“罗留英参加过三届‘唱响秭归’民间艺人大赛,在秭归颇有名气,被称为秭归高腔飙歌王。”还有湖北省非遗传承人,一个能同时操作15种乐器演奏的老艺人王正双与其家人每天都为游客奉献精彩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作为屈原文化的发祥地,屈原故里以其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推进非遗文化传承的首选,更成为了巴楚文化、峡江文化、屈原文化、非遗文化的聚宝盆。目前,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共有12个非遗项目,12名非遗传承人,还有16名在秭归颇有名气的民间艺人。秭归高腔薅草锣鼓和秭归民间吹打乐每天都在景区表演,游客免费观看。</p><p class="ql-block">薅草锣鼓(秭归高腔):是清江流域土家人在薅草季节一边敲锣打鼓一边面对薅草者即兴编词演唱的应景歌吟,2006年,薅草锣鼓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秭归民间吹打乐:秭归一种传统民间音乐艺术,其主要通过民间的婚丧嫁娶以及各种庆典风俗、劳动习俗和岁时节庆活动配合的民间器乐体裁。2018年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离开屈原故里,宜昌五天行程顺利结束。无论三峡大坝、三峡人家、三峡大瀑布还是清江画廊,以及今天游览的屈原故里,众多5A级景区都留下深刻印象,一句话,宜昌不愧是“一座来电的城市”。宜昌不仅有两坝(葛洲坝和三峡大坝),还有三人:猿人(长阳)、诗人(屈原)、美人(王昭君),是一座去过还想再去的地方,谢谢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