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 思而索”——记安丘市骨干教师综合能力专题培训

欣欣向荣

<p class="ql-block">  为深化我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机制,推动“精准培训+优师下沉”双轨并行的县域骨干教师培养策略,进而全面增强我市“精准培训”骨干教师团队的综合素养。5月18日,安丘市教体局邀请教育专家在潍坊学院进行专题培训。</p> <p class="ql-block">  开课第一节是北师大李东兴博士以《人工智能时代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主题,介绍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促进教育的个性化、智能化和高效化,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推动教育的变革和创新。</p> <p class="ql-block">  尽管人工智能工具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角色。教师需要继续发挥其个人魅力和专业素养,与学生建立信任和亲密关系,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技术和方法,拿得起也放得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p> <p class="ql-block">  下午,韩延伦教授以《新课标视域下大单元教学》为课程内容,讲授对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观念理解及实践探索。</p> <p class="ql-block">  韩教授以“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开场,强调学习在其本体意义上就是个体的生命成长。教师不是知识的搬运工,是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必须打破惯性观念、思维和行动模式,以培育整全人的成长和创造者的尺度思考教学改革!</p> <p class="ql-block">  韩教授从大单元的思想来源、课堂教学的样态、大单元的观念认识等方面多角度的对大单元教学进行了分析,引出了课堂教学新内涵,并与学员相互探讨。</p> <p class="ql-block">  教师既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是终身学习者。好的教师,教与学之间一定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自己拥有渊博学识、专业精通,才能给学生提供更深的思想启迪。齐鲁名师李波老师以“教师阅读——从通识走向专业”为主题,与学员们交流读书感悟。</p> <p class="ql-block">  李波老师强调未来学校的两大课程:体育与阅读,并与学员分享自己的阅读故事,也为教师阅读、学生阅读提供了书籍支撑。</p> <p class="ql-block">  5月19日,荣城教科院马华威专家以《聚焦循证校本教研,助力教学质量提升》为主题,聚焦校本教研的现状、核心理念及操作实践。</p> <p class="ql-block">校本教研应该做到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1.形成学期计划(学期初提交)、周计划(上周末提交);</p><p class="ql-block">2.基于数据教研(学生作业统计分析、考试统计分析)、动态比较分析(相同群体多次比较、相同内容多届比较);</p><p class="ql-block">3.要培养教研组全体教师互动交流,“理论+案例”的表达方式,避免泛泛而谈;</p><p class="ql-block">4.要注重“同课异构”“同片段异构”“同构异效”的真实情境分析;</p><p class="ql-block">5.要更加关注学情(生源变化、班级类型、学业负担等);</p><p class="ql-block">6.要更加注重教育科研(形成教学范式、总结教学规律);</p><p class="ql-block">7.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借鉴他人经验、改进课堂设计)。</p> <p class="ql-block">  19日下午,马华威老师以《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相关问题研究》为题从教学成果的界定、教学成果的培育、成果文本的撰写三个方面对骨干教师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教师们对教学成果的定义和文本的撰写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为以后教师们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提供了有力帮助。</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为期两天的学习,老师们收获满满,对教学现状、理论与未来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专家们的倾囊相授也为老师今后的教育教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供稿:闫国帅、李晓静、范馨月、吕洋、李晓璐、张国珅、孙天杰、杨浩东、李汉祥</p><p class="ql-block">编辑:王颖</p>

教学

教师

骨干教师

教育

教研

成果

单元

人工智能

培训

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