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洪流千古意,孤塔往来人。寂寂留双槿,花开不计春”,明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赵贞吉《过妙乐塔》,不知过的是不是武陟大虹桥乡安张村妙乐寺的这座舍利塔,但诗中孤寂的古意确与我眼前所见契合:一塔孤耸,玉树临风,似在迎远客等故人。千年守望,只是等的人是谁呢?</p><p class="ql-block"> 妙乐寺因塔而建,塔原名佛祖真身舍利塔,始建于汉代,后周显德二年(995年)在唐塔的基础上重修,是隋唐时期确认的阿育王建十九座在中国的佛祖释迦牟尼舍利塔之一,排序十五,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五代御塔。《资治通鉴》居然有重修塔的记载。据说在五代后周显德元年(954),柴荣欲发动高平之战,当时兵困马乏,休兵于武陟,群臣反对开战,但柴荣力排众议,与近侍苏允年来到妙乐寺塔前求佛祖护佑,此后毅然进军,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下扭转败局,取得对北汉与契丹联军的大胜。于是,战后,柴荣便命苏允年通过地方集资重建妙乐寺塔,并将五级白色佛塔变成了如今的十三级砖砌佛塔。</p><p class="ql-block"> 1939年日军扒开沁河大堤水淹沁南,后国民党区长孟新吾再次扒河,洪水将妙乐寺院全毁,泥沙淤没三米深,唯塔度过了一劫,独存。</p><p class="ql-block">附:当年建在中国的一十九所舍利塔有:西晋会稽鄮县塔、东晋金陵长干塔、石赵青州东城塔、姚秦河东蒲阪塔、周岐州岐山南塔(即法门寺塔)、周瓜州城东古塔、周沙州城内大乘寺塔、周洛州故都西塔、周凉州姑臧故塔、周甘州删丹县故塔、周晋州霍山南塔、齐代州城东古塔、隋益州福感寺塔、隋益州晋源县塔、隋怀州妙乐寺塔、隋郑州超化寺塔、隋并州净明寺塔、隋并州榆社县塔、隋魏州临黄县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