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于2024年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的重要文章。文章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广大党员要始终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br>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深刻诠释了“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为政信念,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价值取向。<br> 人民群众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在精准定位历史方位的基础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人民群众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体性地位,并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从而实现了特定历史发展阶段上作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与变化发展的客观世界的辩证统一,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作出重大原创性贡献。<br> 人民群众是新时代伟大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始终将人民群众作为新时代社会发展进步的主体性力量,作为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伟业,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观构建上的独特内涵。<br> 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汇聚起人民群众人人出力献计、齐心共建社会主义的磅礴伟力,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在新的伟大实践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