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书写“人民至上”时代答卷

强国有我

<h3>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文章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的讲话、报告、文章等重要文献,集中收录了总书记关于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重要论述,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本色和根本立场,是广大党员干部践行新思想、奋进新时代、实现新作为的行动指南和动力源泉。<br>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心系群众、情系百姓体现到履职尽责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人民至上”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上,要体现在办好人民群众关心的一件件小事、一桩桩实事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上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眼睛向下看、身子向下沉、耳朵向下听,才能观察群众的真实境况、倾听群众的真实声音、汇聚群众的真实问题。基层干部要甘当“勤务员”“服务生”,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掌握基层群众需要的“第一手资料”,同群众坐在“一张板凳上”,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连心互动,聚焦教育、医疗、就业、社保、住房、养老、社会治安等突出问题,将一件件“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把一张张“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把每一件事落到实处,切实增进人民福祉。<br>置顶“爱民之心,全心服务人民。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从“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黄大发,再到“芳华无悔,初心不灭”的黄文秀……无数共产党人因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兴,始终永葆“向下之情”,置顶“爱民之心”,与人民心心相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为了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牢牢站稳人民立场,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初心,深植于发展思想中、落实到自觉行动上,带着对群众的真挚感情,放下架子,躬下身子,听真话、察实情,拉家常、问冷暖,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让情况掌握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工作推动在一线。<br><br>挺膺担当作为,书写强国答卷。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和务实工作作风,迈开步子,甩开膀子,不惧风雨,无问西东,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步把美好愿景变成现实。深刻领悟践行“四下基层”真谛,变“坐而论道”为“起而行之”,变“背着双手看”为“带着群众干”,深入乡村振兴一线破解难题,聚焦改革稳定前沿锤炼本领,多接“烫手山芋”,愿当“热锅蚂蚁”,敢啃“坚硬骨头”,扛大旗、堪大任、挑重担、打头阵、做先锋,积极到群众意见多、困难大、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摸爬滚打”,千方百计破难题、解难事、攻难关,奋力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为产业发展“把脉问诊”、为基层治理“提效赋能”,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书写强国复兴时代答卷。</h3>

人民

群众

习近平

至上

广大党员

总书记

践行

答卷

立场

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