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邹韬奋(1895—1944),浙江余江县人,原名恩润。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伟大的爱国民主战士,被评为 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主要著作收入《韬奋文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09 年春,邹韬奋考取了福州工业学校。两年之后,又被送往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1919 年 9 月,邹韬奋破格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21 年 7 月,邹韬奋在圣约翰大学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22年,邹韬奋担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编辑部主任,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1926 年 10 月,原《生活》周刊主编转入银行界,《生活》周刊改由邹韬奋担负编辑责任。在邹韬奋的经营下,它渐渐变为“主持正义的舆论机关”,因而,邹韬奋为黑暗势力所不容,经常受到国民党当局的威逼、利诱和恐吓。</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坚决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他在上海主编的《生活》周刊以反内战和团结抗敌御辱为根本目标,成为国内媒体抗日救国的一面旗帜。1932 年 7 月成立生活书店,任总经理。生活书店成立后,团结了一大批进步的作者,短短几年,使其在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扩展到了 56 家,先后出版了数十种进步刊物,以及包括马克思主义译著在内的 1000 余种图书。1933 年 1 月,邹韬奋参加了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当选为执行委员,不久被迫流亡海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邹韬奋的爱国民主言行,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仇视和忌恨,邹韬奋及《生活》周刊遭遇的迫害接踵而至。1933 年 6 月 18 日,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杨杏佛,被国民党蓝衣社特务暗杀,邹韬奋也名列黑名单。是年底,《生活》周刊被国民党政府查封。1933 年 7 月 14 日,邹韬奋乘坐意大利油轮“佛尔第号”离开上海,前往欧洲,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流亡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5 年 5 月,邹韬奋回国,全身心地投入爱国民主运动中。11 月 16 日,他在上海创办了《大众生活》周刊。不久,一二·九运动爆发,《大众生活》以其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无畏的战斗风格,对抗日救亡运动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和援助。1936 年 5 月 31 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邹韬奋又被选为执委。《大众生活》实际上成为救国会的会刊,它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救亡运动的发展,为民族解放事业的实现作出了重大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邹韬奋及《大众生活》的正义言行,再度激起国民党政府的惶恐。他们又使出种种计谋,扼杀《大众生活》。一方面,对邹韬奋本人进行人身攻击,四处散布谣言,诬陷、诽谤邹韬奋;另一方面,严格限制《大众生活》,禁止它在各地发售及从邮局邮寄。国民党政府还接连派出政坛说客,拉拢、利诱邹韬奋屈从就范。对于这些软硬兼施的卑劣行径,邹韬奋义正词严,予以了无情反击。他明确表示:“不参加救亡运动则已,既参加救亡运动,必尽力站在最前线,个人生死早置度外。”1936 年 2 月 29 日,《大众生活》出至第 16 期,被国民党政府查封。邹韬奋决定暂避锋芒,于 1936年 2 月出走上海,前往香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到香港后不久,就开始和好友金仲华一起,着手筹办《生活日报》。6月7日出版了《生活日报》。该报问世后,积极宣传抗战救亡思想。《生活日报》发行后不到两月,影响甚远,有力地推动了西南的爱国救亡运动。根据读者要求,邹韬奋宣告从 8 月 1 日起移至上海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6 年 7 月 31 日,邹韬奋和沈钧儒、陶行知、章乃器 4 人联名发表《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的公开信,进一步阐发了救国会的抗敌救国主张。特别对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表示赞同和支持。该信对抗日救亡联合战线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宣传和推动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1936年救国会“七君子”</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在苏州狱中的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6年11 月,震惊中外的“七君子”事件后,在全国人民的强大压力下,1937年7月31 日,国民党当局不得不将邹韬奋等7人释放出狱。8月19 日,邹韬奋在上海创办了《抗战》三日刊,次年7月与《全民》周刊合并,更名为《全民抗战》三日刊。《全民抗战》销售量突破30万份,居全国刊物发行量之首,有力地推动了爱国民主运动的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1年2月23日,在第二届国民参政会第一次会议行将开幕之际,邹韬奋愤然辞去国民参政员之职,只身一人离渝赴港,决心“愿以光明磊落的辞职行动,唤起国人对于政治改革的深刻注意与推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邹韬奋无法驻足香港,只得再度流亡。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邹韬奋前往东江、苏北抗日根据地。他悉心考察了抗日根据地的状况,备受鼓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谈到关于考察苏北根据地的印象时,邹韬奋在书中由衷地写道:“当我在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亲眼看到民主政治鼓舞人民向上精神,发挥抗战力量,坚持最残酷的敌后斗争,并团结各阶层以解决一切困难的情形,我的精神极度兴奋,我变得年轻了。我对于伟大祖国更看出了前途光明。我正增加百倍的勇气和信心,奋勉自励,为我伟大祖国与伟大人民继续奋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邹韬奋一生正是抱着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的执著信念,为了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鞠躬尽瘁,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弥留之际,邹韬奋口授遗嘱,郑重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4 年7月24日,邹韬奋带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眷恋,离开了亲人,离开了他毕生致力从事的伟大的爱国民主事业,享年 48 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邹韬奋逝世的消息传出之后,举国哀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纷纷举行追悼大会,隆重纪念这位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和新闻记者。1944 年10月7日,《解放日报》发表了中共中央9月28日致邹韬奋家属的唁电,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对其一生及其从事的伟大事业,给予了崇高的赞誉和评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邹韬奋还创办了著名的三联书店。</span><b style="font-size:22px;">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中国韬奋出版奖”是目前我国出版界最高的奖项。以他名字命名的另一奖项“韬奋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2005 年与“范长江新闻奖”合并为“长江韬奋奖”用以表彰全国的优秀先进新闻工作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