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ard Yao的美篇 人物故事,启迪世人

Richard Yao

<p class="ql-block">萧伯纳对鲁迅说:我看到你就知中国人正在挨饿</p><p class="ql-block">萧伯纳对鲁迅说:我看到你就知道中国人正在挨饿。鲁迅回答说:我看到你就知道中国人挨饿的原因。鲁迅身高160,气场180,怼起人来真够带劲的。不过这都是玩笑,其实鲁迅对萧伯纳十分敬佩,自从萧伯纳的那次中国"报团游"后。</p><p class="ql-block">1933年,萧伯纳与两百多名游客乘坐英国邮轮"皇后号"漫游世界,中国也是其中一站。然而,在彼时的中国人眼中,他的到来意味深长。</p><p class="ql-block">萧伯纳对当时中国人而言不陌生,1920年10月,他的戏剧被改编为《华奶奶之职业》在上海演出。作为第一部被完整搬上中国舞台的西方话剧,带了一丝女性主义的色彩:教天下的女子都知道自己人格的重要,不要去做男子的娱乐品,发人深省。</p><p class="ql-block">途经香港时,在港大欢迎会的公开演讲上,萧伯纳留下了一段社会炙热言论,而上海则火速刊出了相关内容。</p><p class="ql-block">当他终于抵达上海时,竟没人知道他是何时上岸的。这让一众粉丝,包括林语堂、邵洵美等名流和400多人的欢迎队伍望眼欲穿….</p><p class="ql-block">此次萧伯纳能来中国,还是受到了同为反帝大同盟的名誉主席 宋庆龄邀约。中午12点,宋庆龄在家设宴,蔡元培、鲁迅、杨杏佛、林语堂、伊罗生和史沫特莱作陪,在今孙中山故居共聚一堂,这场景可谓空前绝后。目的是希望借助其声望,呼吁各国人民声援中国抗日。在中国的这些学士大 v 面前,哪怕是一个字也能被译成一篇文章,所以当时萧伯纳并未多言。</p><p class="ql-block">下午13:00,鲁迅姗姗来迟,他可不会来去匆匆的去做那热闹的粉丝。不过鲁迅确实承认萧伯纳的伟大,在读过他香港演讲的内容后。</p><p class="ql-block">当日的公开采访中,萧伯纳也漫不经心。但其实在与宋庆龄4个小时的密谈中,他深切关心中国所发生的一切,并提出建议。谈话详细记录共有21个打字页。</p><p class="ql-block">当天傍晚6点,萧伯纳离去北上,用鲁迅的话说:"热闹得比泰戈尔还厉害"。也十分同情萧伯纳,本是来玩玩的。大抵意思是,人们偏要一个来玩的游客给大家讲道理,做榜样。说多了错,说少了也错,人走了,还要大肆评头论足。鲁迅心生一计,和瞿秋白夫妇共同写了一本《萧伯纳在上海》,讽刺某些文人和记者的"居心叵测"。文坛泰斗间也有惺惺相惜。</p><p class="ql-block">当萧伯纳游至东京时,他对日本记者再次说了他与胡适谈过的那句话:"日本人决不能征服中国的……"</p><p class="ql-block">萧伯纳与鲁迅确有共同之处,用讽刺作为利器,做着对社会存亡有意义的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