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旅游和回忆往事

朱超群

<p class="ql-block">苏州革命博物馆标志。</p> <p class="ql-block">苏州革命博物馆外景。</p> <p class="ql-block">参观旅游和回忆往事</p><p class="ql-block">作者:黄亦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月24日这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非常适合外出和旅行。安亭镇玉兰二村社区党总支组织党员近50人参加组织活动,到苏州革命博物馆参观红色经典教育和木渎镇游览。我与妻的户口在社区里,退休党员联系转在这里,就跟随社区党总支报名参与。</p> <p class="ql-block">沈怀红。</p> <p class="ql-block">朱超群。</p> <p class="ql-block">苏州革命博物馆大厅,党员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苏州革命博物馆门前,党员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午先参观苏州革命博物馆。苏州革命博物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成立于1993年,占地10000多平方米,展区分两层,面积4000平方米,共有两项基本陈列和两个临时展厅。</p><p class="ql-block">苏州革命博物馆是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党史教育基地、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省国防教育基地和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基地,省一级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示范点,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我们进入展厅,由馆内导游一边引领,一边作详细介绍,其中有“近代苏州社会”、“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五个展厅。</p><p class="ql-block">参观完五个展厅的内容后,在一楼左右另有两个大展厅,我又看了苏州地区的书画家展览和摄影展。书画家作品一般,而那些摄影,我觉得拍摄得非常精美,非常有特色,充分反映了摄影者的拍摄水准。</p><p class="ql-block">在进入苏州革命博物馆的广场上,有人敲我后背,我转身一看,是我在汽车厂时原来认识的职工陈竹林,他是基建科的陈工。我原来负责外协件仓库,一幢有两三千米大的二层楼房子,在这仓库的旁边,有一排小小的一层平房,占有五六间单间,即是基建科的办公室和会议室。基建科的前面不远的地方,即是吴淞江围栏,那儿是个弯道,河宽五十米左右,河的对岸,则可以看到大面积的农田,小麦、玉米、冬瓜或南瓜,随着季节变换,数10年内,可以看到蔬菜。因为我的办公室窗外,可以看到陈工的办公室窗,中间仅隔20米左右的空间,里面有一条很深的上千平方米空场,水泥浇平,做仓库的外用场地。有时候货物进出,在那里收发货。浇水泥场地时,还叫陈工设计由基建科安排做的。我们打过交道,时间有10多年,所以比较熟悉。回首往事,那是汽车厂的事,后来成立全国闻名的汽车合资公司,调动频繁,我离开那儿,调另外部门。我又50岁待退休,一晃17年过去,他比我大,早退休了。午餐时,我们坐在一起,问起他的年龄,88岁,比我大21岁。我们近30年不见。看他身体还不错,黑中带瘦,与我1米75差不多髙。他说我没变,还认识,就是比以前胖了。谈起同事,说身边的人,大都走了。有的比他大,有的比他小,大都没活到他现在的年龄。世事无常,也难料,走一步,看一步。只有活着,才能评判前事。陈工问我现在退休后在做什么?我说在写书,刚出版了第19本书。“噢,我也能看到你的文章。”他说。“喔,在哪儿看到?“我问。他说”《夕阳红》上”。我回复退休时,曾送退管会一本《人文情缘》的书,后来从未投过稿,也未联系过,要么就是编辑在书中摘录文章刊登。</p><p class="ql-block">聊了一会儿天。巧的是,我与妻是党员,一起参加活动。陈工与他妻也是党员,她们叫应。我妻是本地人,老土地,因而认识党员中的许多人。我妻同事的公公,他们也认识,90多岁了,很健康,看上去70多岁,是这次活动年龄最大者。妻对我说,他媳妇以前工作时,带来的花生酱,做得太好吃了,大家抢着吃。我以为老人是厨师,他说是工程师,烧菜是他的业余爱好……</p> <p class="ql-block">展厅雕像一。</p> <p class="ql-block">展厅雕像二。</p> <p class="ql-block">展厅雕像三。</p> <p class="ql-block">导游为党员参观演讲。</p> <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午游览木渎古镇,这是一个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镇。山水相依,风景秀丽,人文荟萃,被誉为“吴中第一镇”。走在木渎古镇一条长约两公里名为“山塘街”的街道上,街道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青石板的路,沿街两侧有许多传统商铺挂红灯笼、木制门窗,古色古香。古镇内河道纵横、小桥流水、各色各样的石桥横跨河面之上,而水面上摇曳着乌篷船,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木渎古镇除了街和河,还有许多著名景点,一如:有严家花园、虹饮山房、古松园等。木渎是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乡。历史上还有泥塑名家袁遇昌、银器高手朱碧山、琢玉名家陆子冈、绣圣沈寿等名家高手,他们的作品都是国家级收藏的珍品。</p><p class="ql-block">说起游木渎,往事如烟。回首第一次去,是40余年前的事。那时,我是部门团支部书记,每年组织团支部活动,其中一次是木渎古镇及灵岩山、天平山行。这是一次有特殊意义的事。突然想起,那时年轻,恋爱的季节。一共组织了七八个年轻人,仿佛是四男四女吧,一对是新婚,二对是暗恋,男恋女,女恋男的,可最终未能成功。可能是走得太近吧,反而影响了最后走在一起。那时,我为此事起因,很有想法,曾经写了一部长篇小说的提纲,上万字有的,但要分化开来,却有始无终。记得书名叫《一缕烟》。读过《红楼梦》,又读过一位清朝蒙古族作家写的仿《红楼梦》,书名叫《一层楼》(注:记得这位作家还写有另一本书叫《泣红亭》,也看过)。我也想摸仿写一本年轻人工作和恋爱的书,就取名《一缕烟》,自然是悲剧的意思,可惜没写成。50岁前,写过几部长篇小说,都没有成功。今天因游木渎才想起来。而第二次游木渎镇,则是七八年前的春节期间,我们夫妇,带着女儿和外孙女,自驾张家港游,回来的路上,经过时顺便游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24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木渎的桥。</p> <p class="ql-block">木渎路标指示牌。</p> <p class="ql-block">店铺一。</p> <p class="ql-block">店铺二。</p> <p class="ql-block">店铺三。</p> <p class="ql-block">游船一。</p> <p class="ql-block">游船二。</p> <p class="ql-block">古桥前游船。</p> <p class="ql-block">山塘古镇楼牌。</p> <p class="ql-block">严家花园门前。</p> <p class="ql-block">御码头碑亭。</p> <p class="ql-block">注:大部分由朱超群拍摄,集体照由社区总支提供,另有部分照片摘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