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塘镇|河源市和平县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人文篇)

袁野

随着长途车的的离去,一行四人到达河源市和平县长塘镇,广东省人文历史普查长塘调研点,我们准备好了! 吃罢早餐,扭脸便看到这四个可爱的家伙,排排坐分果果,你们也饿了对不对。 一路颠簸,当惊喜的看到这些代表着中国各个姓氏来源的族谱,我们一扫疲惫,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姓氏源流、自然资源、村落概况、乡规民约等等信息一一记录在案。 客家源流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历魏、晋、南北朝、唐、宋,由于北方战乱等原因,逐步往江南、再往闽、粤、赣迁徙,乃至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迁徙,并最终成为汉民族中一支遍布全球且人文特异的重要民系族群。 黄姓族谱是此次调研过程中最完整、最震撼的,一字排开在桌面上,便闪耀着中华民族的荣耀。 客家围龙屋早有耳闻,但长塘地区的客家老屋不同于传统围龙屋,是更大放异彩并更加注重人文情怀的。 部分老屋中还有人居住,但都是老人孩童,青壮年早已离开家乡奔赴新梦想。但是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情况真的需要家人的陪伴。 远远望去,这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客家人的生活,迁徙而来,定居生活,平静如水,安怡自然。 老屋旁的新居不停的建设,支撑外墙的竹竿上我看到了这个小生灵,这新屋占用了你的池塘对不? 一路上这位老教师特别的兴奋,向我们展示他小时候捕鱼用得鱼照,就是将油灯放进去,便可以在月圆蛙鸣的池塘边捕鱼。老人的眼神闪烁着光芒,我清楚他真的希望还能有更多时间给我们讲述村子中的故事,他说村里人都叫他疯子,因为他自己走遍了村落,将所见所闻刻成光盘保存下来,我说这不是疯,这是对的,再不保存下来,就真的成为销声匿迹,无从知晓。 在这里山好水好,机械化农业不便于开展,所以,你好牛牛。 转角的鸭舍、土砖墙、柴火垛我相信他们在这里一定是安安静静的等我们来,告诉我们这乡村的愁思。 竹篓刚刚放下,屋主人邀请我们喝茶吃饭,迫于行程我们又将上路。 迈出大门,回头看到老人的背影,也许默默的为家人付出就是客家人的质朴,也许新生的苔藓与残破的老屋就是乡愁。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嘿!同学,再晒我们也要走完这路程。 回到镇里看到这家伙在车斗里睡觉,好吧拍完就走,我不打扰你睡觉了。 到达镇委食堂,看到这牌子感觉真的很好,因为我知道客家美食在等着我们了! 长塘之行即将结束,我们收获颇丰,也希望调研的结果能为地区发展做出一份贡献。其他镇的小伙伴这个时间段也即将完工,还有第二批河源考察项目组将要出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