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宅,位于浙江金华东阳市东郊。卢氏自宋代定居于此,世代聚族而居,从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卢睿成进士起,到清代中叶科第不绝,陆续兴建了许多座规模宏大的宅第,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明、清住宅建筑群,也是典型的封建家族聚居点。卢宅房屋数千间,现存自明景泰至民国初的建筑20余座。 东阳卢宅,是目前唯一一座拥有九进纵深、面阔五间的古民居,其空间序列与北京故宫紫禁城如出一辙,有美誉称:“北有故宫,南有卢宅”,卢宅可谓是民间故宫。 进入卢宅前,有风纪世家、大方伯、旌表贞节三座牌坊迎接,然后要走过非常宽阔的甬道,才见到卢宅的真面目 <p class="ql-block">卢宅建筑风格多样,别具特色,如肃雍堂宏敞肃穆,树德堂高大巍峨,东吟堂小巧精致,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建筑理念和文化思想。其建筑形式也异常丰富,仅屋顶就有多种悬山和硬山式,既代表了不同的等级,也增加了建筑形式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沿肃雍堂、树德堂两条轴线,分方伯第、柱史第、大夫第、世进士第、五台堂、龙尾厅等六组建筑,纵深300余米,占地500余亩。主轴线沿照壁穿过三座石牌坊转折至肃雍堂、乐寿堂而止于世雍堂。</p> <p class="ql-block">肃雍堂是全宅的主厅,其布局和曲阜衍圣公府相似,前有门屋两重,堂前两侧设东、西厢。肃雍堂平面作工字形,以穿堂将前后二堂联结成一体。其中前厅原是歇山屋顶,后虽改为两厦悬山顶,但室内木构架仍保留歇山转角做法,斗拱式样华丽。</p> 肃雍堂现存一盏宝盖索络联三聚七彩穗羊角灯,该堂灯已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据介绍,该堂灯呈六角形,高4.05米,直径2.1米,重127.5公斤,用40万颗玻璃彩珠穿就。堂灯顶部由三杆铁臂交叉伸出,形成六角。上覆华盖,周边六面围以彩珠穿就形态上昂的蝙蝠珠片,角间饰以彩珠蝴蝶,下边围以彩珠穿就并饰有“星辉不夜,万象位摇,结彩莲炬”12个字样的珠帘。华盖下分3层,中间主灯从上而下依次悬挂着六角羊皮灯、八角料丝灯、红色羊角灯3盏大灯,周围各面再衬以一串3盏小羊角灯,并在下层小羊角灯下悬以一只彩珠花篮,角间悬6串饰以琴棋书画图案的彩珠飘带,形成三横七纵的格局。 卢宅的府第厅堂院落重重,雕饰华丽,融东阳木雕、石雕、砖雕及彩绘艺术于一体,其中尤以木雕艺术最为突出,各处的梁枋、斗拱、雀替、门窗格扇等均雕刻精美,显示了高超精湛的手工技艺。 <p class="ql-block">卢宅到处都有雕刻的身影,木雕、石雕、砖雕,其中又以木雕最为精湛,主要应用在斗拱雀替、梁垫牛腿、门窗格扇等方面。这些古人传承下来的精美雕刻,让卢宅就像是一座居于闹市一隅的木雕博物馆,低调而不张扬。</p> <p class="ql-block">东阳木雕,因发源于浙江东阳而得名,自唐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以平面浮雕为主,散点透视构图,层次丰富,色泽清淡,被誉为“国之瑰宝”,如今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卢宅建筑群最值得赞赏的是雕刻工艺,无论是建筑上的斗、拱、昂、梁、雀替、牛腿或福扇,还是家具的设计和制造工艺,都体现了东阳木雕的浓郁特色。在一片片不起眼的福扇、裙板和绦环上,就有八仙过海、水浒、百寿图、姜子牙遇文王等多种透雕浮雕,或人物、或山水、或花鸟鱼虫,无不雕工精细、形态传神,令人叫绝。难度更大的是牛腿上的多层雕刻,那些人物神态自然,花鸟活泼动人,祥兽栩栩如生。</p> 卢宅的格局和故宫相仿,叫做“前堂后寝”,前堂是卢家的公共厅堂,供族内子孙举行祭祀、聚会、娱乐、吉庆、议事、教习等,石库门的后面则是家眷、仆人的生活起居空间,平时石门关着,外人不得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