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原创)追寻知青年华

铁树26933084

<p class="ql-block"> 【前言】</p><p class="ql-block"> 全面清晰地追寻和描述知青一代非常困难,因为知青个体命运的巨大差异和经历,使知青群体的足迹变得复杂曲折。数十年来,千万知青在努力改变个人命运的同时,国家也在改变着国运。历史将记住他们被蹉跎的青春和成年后的奋斗与拼搏。</p> <p class="ql-block"> 【纪念日】</p><p class="ql-block"> 1965年9月7日是内蒙伊盟第二批知青组插队下乡落户的纪念日。下乡五年后,我因招工返城离开了这片土地,至2010年9月有45周年,我和龚文扬、黄丽英、柴润元,还有因招工升学等原因离开乡村有了城市户的南红桥本地本土和我们一起前往回乡探亲的刘文明、李海龙、王军等一行,回见了我们知青组的第二故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南红桥村。恰恰正值下乡纪念日,来找寻旧根,重游故地,这对于回顾自己的知青人生不无意义。</p> <p class="ql-block">  记得社教那年(1965年)我于内蒙东胜伊盟一中(今鄂尔多斯中学)高中毕业,响应了上山下乡的号召,落户到达拉特旗新民堡公社南红桥大队,当时南红桥生产大队是伊盟和达旗有名的先进模范大队,与乌审召齐名,号称盟旗的“二大寨”。解放牌汽车把我们拉到了该生产大队部门口,我们跳下了大卡车,风尘仆仆的,每个人心里都有说不出的感情,因为这是一个完全不熟悉的地方,将要在这里长期生活和劳动,这里就将成为我们这十个知青的第二故乡。</p> <p class="ql-block">  当时我心里是多么不能平静啊!暗自下着决心:要马上熟悉这里的一切,从一草一木,到所有的牛马羊群……估计在这里会呆一辈子。初来乍到,我们被安排与大队党支部书记秦富荣、大队长赵财等领导及生产队的队干部们见了面,一起在大队食堂会餐,并暂定在知青住房竣工之前临时在这一食堂吃饭,也常有盟旗下乡来的蹲点干部在此就餐,大队指定了一位老大爷给食堂做饭。当天分头下榻到各户贫下中农社员家,在简陋的房舍里投宿。第二天就在生产队长的带动下与部分社员、土木师傅一起劳动,当泥水壮工,固地基、打土墙,砍椽檩,装门窗,还自己动手编织了四五张大而厚的柳笆,搭盖在四围长方形的房顶椽檩上,再用动植物丝毛纤维混加麦秸杆与红胶土混合成大黏泥,用大铁锹,一锹一锹甩上去,摊在房顶上再由师傅抹得光滑平整,这样就搭起了一蹓房顶,坐北朝南,东西扩展,落成了以厨房(兼厅屋)为中心的四间房,东西两侧分别为男生和女生寝室,靠女生寝室最西边的一间是装粮食和杂物的库房。这就是我们知青组的新家。</p> <p class="ql-block">  有了自己的新房,随即脱离了大队就餐的食堂,组长龚文扬到公社财会上动用支取了知青安家费,添置凑齐了必备的灶具和锅碗瓢盆,开始自己动手 ,轮流做饭,就这样开始了将是漫长而别具意味的乡村生活,并祈愿能很好的实现时代的伟大召唤:“做一颗红色的种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生根、发芽、开花、结果”。</p><p class="ql-block"> 从此,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与社员们一起干农活、挣工分,同工同酬。一年下来我大约最多能分到约300个工分,到年底在队里分红,因头一年生产队集体经济不景气,一个工值只有2角6分钱,年终收入只有70元左右,女生挣得工分一般要少一些,后来因集体副业搞得好,生产队里工值逐年提高,最高达到一个工有8角钱,这在当时内蒙农村,就算高收入了。日子一天又一天过去,就这样揭开了新生活的序幕……,在这片土地上我竟度过了整整五年,留下了一段永难磨灭的特殊情结。</p><p class="ql-block"> 记得当年我在首次与社员们的联欢会上自编自演了一首歌,在这下乡45周年纪念日之际,在这重返的日子,我又用当年的《漫瀚调》唱起了这支自编自唱的歌儿《我们来到南红桥》:</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南红桥,</p><p class="ql-block"> 南红桥这地方好,</p><p class="ql-block"> 远望青山真漂亮,</p><p class="ql-block"> 近看新房古城绕。</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南红桥,</p><p class="ql-block"> 南红桥这地方好,</p><p class="ql-block"> 高粱谷子长得高,</p><p class="ql-block"> 玉米棒子壮又饱。</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南红桥,</p><p class="ql-block"> 南红桥这地方好,</p><p class="ql-block"> 老年人儿笑呵呵,</p><p class="ql-block"> 姑娘小伙干劲高。</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南红桥,</p><p class="ql-block"> 南红桥这地方好,</p><p class="ql-block"> 南红桥人跟党走,</p><p class="ql-block"> 海枯石烂志不倒。</p><p class="ql-block"> 知青上山下乡是当年没有回旋余地的历史选择,在整个共和国历史上有不平凡的记载和这一代难解的情结。知青在特殊时代所作出的特殊奉献,我想,历史不会忘记,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人们常说青春无悔、英雄无悔,我们一代知青,只说知青无悔吧。</p> <p class="ql-block"> 【追寻】</p><p class="ql-block"> 45年后,我们各自相约乘坐自驾小车,驶进了南红桥村委会的大院,和45年前不同的是,当年我们集体下乡,搭的是解放牌的高马槽无敞篷卡车,是扬沙卷土而来安新家的,那时南红桥大队部,在村南(三生产队)的中心,现在该队村委会远离了老村的中心,移居在村南外叫小南营子的地方。当年由我们知青设计布置过的“社员俱乐部”(也是城南队房),现在该城南村已荡然无存,在小南营子另择新址盖起了砖瓦混凝土结构的村委会,房舍整齐漂亮,大院里正面墙上张挂起了长匾红色横幅,上面印的是大大醒目的红底白字宋体:“南红桥老知青45载重返故地联谊会”。好气派!原来村民们早有准备了,老远就锣鼓喧天,民族乐队齐奏秧歌曲,父老乡亲男女老少夹道欢迎,兴高采烈地簇拥的场面真是好不热闹,阔别45年后,有幸在故地还能见到这样的场面,真令人激动。格外印象深的是当年大队长赵财的孙子赵玉柱,现在是村委会的文书,在欢迎会上他代表村委会给知青叔叔阿姨致了欢迎辞:</p><p class="ql-block"> “我受村委会的委托,代表村委会及村民对原南红桥知青重返第二故乡看望父老乡亲表示热烈欢迎。45年前,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你们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南红桥这片土地,给乡亲们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这片土地和父老相亲也为你们分载了痛苦、陪过眼泪。45年后,你们带着成功的喜悦,重返这片故土。希望能为南红桥村的将来献计献策,把这片土地变得更好,乡亲的生活更富。最后,祝你们旅途愉快!”</p><p class="ql-block">听到这样热烈的欢迎辞,把我带回到当年战天斗地的艰苦岁月,回忆的心情令人无法控制地激动不已,我不由自主的热泪盈眶。</p><p class="ql-block"> * 40多年过去,我因考试通过,得以在内蒙师大82级函大五年制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文本科就读和面授学习,被评为82级优秀学员,于87年圆满完成了本科学历。调回江西老家的萍乡市工业学校后,评上了高级讲师,于2005年以副高退休。我们的组长龚文扬岁数比我大一岁,以鄂尔多斯蒙凯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董事兼职老总。其他成员,逯勇曾在上海铁道大学任组织部长,后转上海同济大学任工会主席。黄丽英和王振华是鄂尔多斯市某中学的高级教师,李敬放(女)在伊盟药材公司当经理,柴润元在东胜开了照相馆当摄影师和店老板……,原知青组全组成员都退休了,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分布在上海、北京、南京、萍乡、广州、鄂尔多斯市等各个城市。无论走在哪里,我们都因老三届和老知青在社会上得到真诚的友谊和帮助,受到人们的热爱和尊重。</p><p class="ql-block"> 这又不由让我想起钱文忠教授在一次教育高峰论坛上讲到的一句话:“在中国历史上,无意识造成的真正精英是“老三届”。这批人在文革前完成了初高中教育,文革前的初高中教育水平恐怕不比今天一般的本科教育低,这批人由于历史原因被分散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1978年,一切回到原点。这批人是中国的精英,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真正的精英,懂知识、受得了委屈、懂担当。现在,这批人要退休了”。</p><p class="ql-block"> 村文书小赵的欢迎辞虽短,却代表了父老乡亲的真情实意,听来令人格外亲切。村民们热情款待,端过来甜甜的红瓤西瓜真甜,不由我又回想起了当年在西瓜棚里那些善良心慈的看瓜老人,他们的身影浮现在眼前,似乎在悄悄地向我招手,憨笑着请吃他们亲手种的西瓜……然而那些老人们都早已过世,他们种植西瓜的技艺却还在传承光大,这不,又能尝到故乡的驰名特产了,真的,嘴里和心里都格外的甜。故地重游,我寻找到了过去的足迹,也寻找了值得珍惜的这段历史,更感受到了父老乡亲一份甜甜的情意。从回忆中领悟到并启示了那个年代造就的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可贵精神。相隔4、50年的今天,这些精神仍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城市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共同完成祖国的伟大复兴,是弥足珍贵的财富。如今我们已年逾古稀,无论我们这批人的个人贫富有多么大的差异,但那段难忘的岁月所淬化的精神和浓浓乡情,的确是那个时代给我们的人生和当今仍活着的生命,送上的一份难得的大礼,老知青当自珍惜之。</p> <p class="ql-block"> 【祝福】 </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成长,宛如内蒙古大草原上的小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p><p class="ql-block"> 尽管当年“上山下乡”给这一代人有过创伤,但是我们却又因此引以为傲。物质困难、精神困顿曾让我们丢弃了幻想,更加了解现实。的确,那个艰苦的年代成了我们内心深处虽然不是那么完满美好,但却是弥足珍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 回望聚首</p><p class="ql-block"> 乾转坤移,今隔四十七,华发相聚。额首忆,青春气概,壮怀激励。</p><p class="ql-block"> 1970年离开内蒙古鄂尔多斯至今(2017年)又有47年了,1986年我调回萍乡老家,而鄂尔多斯是我的第二故乡,那里有我的战友、乡亲和梦魂,给力吧!让我好去牵手回望,迎来新的绿色梦萦!</p><p class="ql-block"> 长河绿梦</p><p class="ql-block">(谨以此祝福鄂尔多斯——我的第二故乡)</p><p class="ql-block">剪不断的悠远的思念,</p><p class="ql-block">忘不了永恒的黄河草原 ,</p><p class="ql-block">长河如带飘远去,</p><p class="ql-block">苍天如海落日圆。</p><p class="ql-block">世代福泽的母亲河,</p><p class="ql-block">深情拥抱着鄂尔多斯沃原。</p><p class="ql-block">从达旗的吉嘎斯太到乌兰,</p><p class="ql-block">海海漫漫米粮川;</p><p class="ql-block">从鄂托克到乌审召,</p><p class="ql-block">牛马羊群撒在富饶的伊甸园……</p><p class="ql-block">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p><p class="ql-block">随高铁的车轮放飞,</p><p class="ql-block">正如草原风光旖旎无限,</p><p class="ql-block">穿越往古的伊克昭圣地:</p><p class="ql-block">走过沧桑岁岁,</p><p class="ql-block">似低吟浅唱的呼麦婉转依依。</p><p class="ql-block">特殊年代的日日夜夜啊,</p><p class="ql-block">知青与乡亲们创业情难离。</p><p class="ql-block">昔日的黄沙飘扬纷飞,</p><p class="ql-block">栽种的树苗排得真整齐。</p><p class="ql-block">让绿梦在荒原上筑起,</p><p class="ql-block">沙漠有了绿色的希冀。</p><p class="ql-block">让绿树成荫水肥草美,</p><p class="ql-block">让繁花玉漫蒙疆边夷。</p><p class="ql-block">回南方的大雁飞来了,</p><p class="ql-block">把阔别52载的梦追回:</p><p class="ql-block">知青岁月多蹉跎,</p><p class="ql-block">艰辛甘苦不嫌贫瘠。</p><p class="ql-block">志在耕作刨沙土,</p><p class="ql-block">下乡情结弥珍贵。</p><p class="ql-block">鄂尔多斯的博大绿爱啊,</p><p class="ql-block">乡亲们陪伴了痛苦、眼泪。</p><p class="ql-block">如今老知青鬓已霜、华发退,</p><p class="ql-block">相隔52载的情与爱啊,</p><p class="ql-block">却化作了林海的葱翠。</p><p class="ql-block">将这份情爱与江南的绿梦,</p><p class="ql-block">在天地间编织在了一起。</p><p class="ql-block">鄂尔多斯的泥土啊,</p><p class="ql-block">同马蹄永远粘在一起,</p><p class="ql-block">老知青的心啊,</p><p class="ql-block">同黄河草原连在一起。</p><p class="ql-block">蒙古包里的绿梦难忘啊,</p><p class="ql-block">土坯房的翻身梦情难离。</p><p class="ql-block">大树计算着古稀的年轮,</p><p class="ql-block">我以年长者呼唤着大地:</p><p class="ql-block">祝福草原人丁兴旺牲畜安泰,</p><p class="ql-block">鄂尔多斯赛白努!</p><p class="ql-block">我把江南的绿梦献给你。</p><p class="ql-block"> (作于2017/3~2024/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