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6日王晓医师主讲养生公开课【肾虚与糖尿病】

妙舞人生

2024年4月6日王晓医师主讲养生公开课【肾虚与糖尿病】<br>图文视频/妙舞人生<br><div> 2024年4月6日早6点半,准时来到中医晓说中医养生直播间,聆听学习王晓老师继续讲述【肾虚与糖尿病】<br>糖尿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并发症?<br>糖尿病并发症出现的早晚跟什么有关?<br>糖尿病人制好血糖,是否就代表不会发生并发症?</div><div> 这两天讲补肾健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补肾三步走给身体带来的身体好转的案例,很多学员都来电话,跟我分享了他们的体会。其中一位学员朋友今年五十二岁,还没退休,这位朋友还是我的同行,都是医生,只不过区别就我是在医学院以教学为主,她则是在医院工作,以治病救人为主,她从十年前开始慢慢出现一个毛病,就是她自己不愿意大声说话,而且也听不得别人大声说话,开始她还以为是在医院一个很安静的环境里工作了那么长时间习惯了,后来才发现不是的,因为在医院工作的大夫什么性格的都有,很多人喜欢热热闹闹的,特别是很多同事凑在一起时,就跟闹市一样,这位学员就受不了,尤其是同事中有一位大刘,身材很壮实,说话都是带回音的,其实是人家身体好气血足,这位学员就特别不喜欢和大刘在一起,总觉得被他震得脑子都嗡嗡作响,很烦燥。后来是在去年的夏天,结识了我们这个节目,正好我在讲补肾的专题,觉得我讲得不错,正好她也本着秋冬补肾的原则,买了一份三子浓浆,也没想着治什么病,就想让身体强结实一点。没想到在过年的时候,家里聚会,上有老下有小的大家庭,二十多口人在一起,免不了很喧哗,那时她就很惊讶地发现不怕热闹了,声音再大,再嘈杂也能接受了,而且也能融入到这种环境中去。其实她这种情况也是和气血有关,以前的情况是肾虚的表现,三子浓浆吃了以后,气血上来了就好了。所以我们经常说气血充足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健康从字面上讲,健是多的意思,康是通畅,就是气血又多又通畅就叫健康。气血是中医的核心,健康两个字就是对气血的要求,一个是健,就是要又多又充足,就是气血运行要通畅,不能堵,我们这个讲座对健讲得多一点,让气血多起来的方法是健脾固肾,我们把气血比如钱,脾是搂钱的耙子,肾是存钱的匣子,这两个都好,我们的气血就旺盛,身体就好,脾胃强大了,保证气血充足,共同形成健康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光是肾虚,脾胃很好,或者是脾胃不大行,但从小肾气充足,他短时间内都可以维持一个不错的身体。但时间长了内陆终究还是要衰落下去的,这里面有个很典型的病叫糖尿病,糖尿病还有一个名字叫叫消渴症,中国古时候就是这样叫的。在更早的时候,在明朝以前,糖尿病叫做三消症。也就是说人一旦得上这个病以后,上中下三焦三个地方都消减了。我们中医认识糖尿病至少有两千多年了,在《黄帝内经》当中,就有对糖尿病的记载,只是不叫糖尿病,而是叫三消症。是上中下三焦皆虚引发的,上焦指的是两个乳头往上的胸部,中焦是上腹部,下焦指的是肚脐划一条水平线的小腹部,三焦加起来就是我们的躯干。三消症就是五脏六腑全虚了导致的疾病。糖尿病就是气血虚导致的,我们大致来数一数,糖尿病眼病,白内障、青光眼、琉璃体混浊,还有视网膜病变,这比例都很高,肝开窍于目,这是肝虚了;糖尿病人很少有睡眠好的,而且抑郁症、脑萎缩、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也是很高的,这是心神不安,心气虚了;皮肤骚痒,肺主皮毛,这是肺气虚了,全身无力,便秘、阳萎、下肢浮肿,这是肾气虚了。至于说坏疽,酮症酸中毒,这些形形色色的并发症,都是多器官亏虚共同作用的结果。还有更重要的是血糖为什么高,是肾虚了。肾虚吃进来的糖不能正常运化成能量,都在血里存着,所以五脏全都虚了,五脏六腑互为表里,五脏全虚了,六腑也全虚了,就是肾虚了。很多糖尿病学员吃了十二味金参丸有很大改善,体力增加了,血糖容易控制了,就是脾胃强了,把糖运化成了气血能量。所以,脾虚是糖尿病最根本的病因,但是真正导致并发症爆发的原因是肾虚。所以最终在调理上就要归到脾和肾的调理当中去。很多糖尿病人可能很多年都没有出现并发症,但一旦发生了一种并发症,后来就会接二连三地跟着来了,而且每个人出现的时间也不一定,有些人三年五年就开始高血压、白内障,有些人可能二十年也没有出现。医生会告诉你,是因为血糖没控制好。</div><div> 据我这么多年的观察并不是这样的,很多血糖控制得很好的,却在五六年、七八年并发症就全来了,这样的人很多。实际上并发症发生得晚的人,实际上就是以前肾气比较充足的人,身体越弱的,并发症就发生得越早。血糖的影响当然也是一个因素,但绝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大,实际上绝大多数并发症都是肾虚造成的,脾虚先造成了肾虚,肾虚再造成并发症。昨天说肾虚、肾漏的时候就说了脾胃相当于工作,肾相是存折,一个人肾气本身很足,尽管脾胃不好,运化进来的气血不够,但肾里存的气血足够他支撑很多年。去年我曾调理过的一位糖尿病患者比较典型,分享给大家听听,这个患者是2007年检查出下二型糖尿病,属于血糖很难控制的那种,打胰岛素的同时,几乎试过了市面上所有的所有的降糖药,但血糖一直不稳,忽高忽低,血糖其实高一点都不要紧,最可怕的就是一天高一天低的,就是说血糖控制得不好,但一直到2018年都没什么事,没有并发症,但是在2018年秋季的时候,他感到视力开始下降,眼睛干涩有重影,开始出现了飞蚊症,接着是尿尿越来越多,浑身无力,精神也不好,嗜睡,到2019年4月确诊了肾病,尿常规检查尿蛋白有三个加号,当时就收治住院,而且这期间他是不知不觉的体重在幅度下降了,这人是1米75的个子,体重170斤,本来挺胖的,但随着并发症的陆续出现,从2018年检查出眼部并发症到2019年住院,半年的时间,体重从170斤掉到131斤,足足掉了40斤,住院了一个月,出院后到6月份血压又高起来了,而且短短的几天时间,就发展到收缩压220,又住院了,因为血压这么高很容易引起急性脑水肿,这种情况只能输液,这之后住院就成了常事,在2021年总共住过7次院,加起来五十多天,不是这病就是那病,人也变得越来越懒,当时找到我的时候是朋友陪他一起来的。朋友说他以前是一个多么热心肠又勤快的人,性格好,身体也好,身边朋友找他帮忙,就没有不答应的,现在懒得门都不愿意出,病都懒得看。他朋友告诉我拉他来看病真是费了好大的劲,怎么一个人会变成这样,我告诉他朋友是病把他害的,懒是糖尿病人一个很普遍的症状,为什么会懒,因为他没力气,他以前是一个精力体力都特别好的人,说明他肾气足,他在2007年查出糖尿病,实际上这个病在他身上多少年了很难说,可能一年两年,可能五年八年,就从2007年算,到2018年,也是十年以上的时间,这十多年他的血糖都没控制好,但都没出现并发症,就足以说明肾气足的人并发症就出现得晚,我们的气血就是脾是搂钱的耙子,肾是存钱的匣子,当一个人得了糖尿病,脾虚的时候,他运化的气血不够的时候,他并不会马上出现并发症的,而是靠肾气补贴,满足身体的气血要求,只有当不停地支取,亏虚到了一定的程度,将近枯竭的时候,才会有并发症出来,而且这一出来就一发不可收拾,所以,面临糖尿病的治疗,很多人总是把眼光放在血糖的控制上。其实血糖控制是很简单的事,前面教给大家的少吃多餐运动到酸,大部分人靠这个就可以把血糖控制得很好,实在不行,用点药打点胰岛素补充一下。注意,药物只是辅助一下,关键还是要靠饮食和运动。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控制血糖很简单,但控制好了血糖,并不代表就不会发生并发症,更不代表这病就好了,反而必须要补肾,要健脾。所以给这个患者我让他用了三子浓浆和金参丸,然后把少吃多餐运动到酸的控糖方法教给他,那段时间正好我事不多,费了很大的劲帮他调理,每天指导他测十次血糖,严格管理他吃饭的量和运动的量,这样调理了七八天,血糖就控制住了,能够稳定在餐后12,空腹7左右的水平,比较平稳,然后大概是快一个月的时候,他发现尿量减少,而且尿里的泡沫少了,去做了一个检查,尿糖、尿蛋白都基本正常,尿糖有一个加号,其它都正常,说明他漏尿问题缓解了,漏得少了,肾气就能恢复一点,加上金参丸健脾,这气血就增加得比较快,调到三个月的时候,他的体重达到了140斤,而且看上去并没有胖,很显然是身体结实了,说话的声音也大了,他跟我说,从前爱说爱笑爱运动的性格又回到他的身上,血压只需要一片利血平,就可以维持在正常水平,眼睛干涩的问题,直到现在,用我的方法,用金参丸和三子浓浆健脾补肾,他的血糖始终还是没有达到大家理想的4到7,始终还是7到12。</div><div> 但他的并发症基本上全部消失了,血压、皮肤、尿糖、尿蛋白,全都正常,唯一就是视力没有恢复到以前的水平,白内障是很难恢复的,但是他也没有继续严重,维持在了一年前的水平,就是说糖尿病没有再对他带来多大的损伤。从他这个病例看,血糖值不是唯一检测糖尿病的标准。消渴症在古代不是一个多难治的病,而现在有那么多先进的仪器,糖尿病却成了大难题。我觉得思路很重要,中国古代没有血糖仪,不知道血糖的概念,就少了一个干扰,他就专心研究人为什么变得这么虚,研究来研究去,就发现了是脾虚导致了肾虚,我就健脾补肾,不需要去管其它的,这样他就抓住了根本,反而取得得很高的治愈率。我们的中医老祖先真的太有智慧了。刚才说的这个病例就是他的肾气足,前面十几年都健健康康地过了。现在经过调理血糖值虽然至今也没有完全正常,但并不妨碍他并发症的好转,重新获得高品质的生活,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三子浓浆还是要用一下。</div><div>视频:<br>1.中医的核心是气血,健康两个字就是对气血的两个要求足和通<br>脾胃强大气血充足并通畅共同形成身体的健康<br>2.脾虚导致肾虚是糖尿病的根源及导致的各种并发症<br>一位二型糖尿病学员患者的调理和治疗好转<br>3.血糖值不是唯一检测糖尿病的标准健脾补肾最重要<br>4.学员为22岁儿子没食欲焦虑消瘦问题的咨询及王老师的病情分析和指导<br>5.吉林55岁一体多病患者的咨询及王老师的病情分析和指导<br></div><div><div> 非常感谢王老师无私奉献给我们的中医知识。王老师用中华民族三千年老祖先抟下来的中医理论,用现代科学的语言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理念。中国老祖先太有智慧了!王老师的中医讲座更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感谢王老师用她丰富的学识和医者仁心的善良与爱心指导我们健康生活和中医知识的普及学习。<br> 聆听学习王晓老师讲述的【肾虚与糖尿病】,理论性、知识性、实用都很强。王晓老师是中医学院的专业教师,又是营养学老师,她从小热爱国学,爱研究,勤于实践,知识丰富,医术精湛,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王晓老师对中华国宝传统中医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分析药效和病例准确严谨明了,并为患者给出了治疗和调理的方法。王老师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开播中医课堂,用普通老百姓都能听得懂的语言和道理普及中医知识,不图名利不为回报,最欣赏她的:“但行善事莫问前程”的奉献精神,只为普通人都能学到中医知识,获得健康,王晓老师宣传中医弘扬国粹功德无量!值得为她的善行美德点赞喝彩!<br> 每天收看聆听王晓老师讲授的中医知识,学习长知识增见识。一边听课一边录视频,纪录整理课堂内容,认真学习做作业,确实让人感觉受益匪浅。做成美篇保存, 一是方便自己学习查阅,同时也方便大家学习借鉴。<br></div></div> <h1>1.中医的核心是气血,健康两个字就是对气血的两个要求足和通<br>脾胃强大气血充足并血管通畅共同形成身体的健康</h1> <h1>2.脾虚导致肾虚是糖尿病的根源及导致的各种并发症<br>一位二型糖尿病学员患者的调理和治疗好转</h1> <h1>3.血糖值不是唯一检测糖尿病的标准健脾补肾最重要</h1> <h1>4.学员为22岁儿子没食欲焦虑消瘦等问题的咨询及王老师的病情分析和指导</h1> <h1>5.吉林55岁一体多病患者的咨询及王老师的病情分析和指导</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