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二章:为腹为目

宋老师

<p class="ql-block">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p> <p class="ql-block"> 译文:人们如果在多种颜色的事物中选择,必然会眼花缭乱不知所选;人们如果在多种不同声音下听说话,必然不知道谁说的好;人们如果同时吃多样食物,必然会感觉爽口,就受不了单调乏味了;人们如果经常醉心于各种奢靡享乐活动,必然就会在贪图享乐、不求进取的环境里沉迷不归;人们如果特别沉溺于那些奇珍异宝的收集中拔不出来,那么社会上效仿的人就会多了,盗贼也就多了。所以有道的人只去追求那些符合道的自然法则的事,而不是无限的贪婪,追求奢靡和名利等声色犬马的诱惑,要舍弃那些贪婪和诱惑,追求和谐安宁的自然生活。</p> <p class="ql-block"> 理解:人道即天道。吃饱穿暖才是人们的第一需求,追求奢靡享乐就超越了正常的欲望,而是贪欲了。这是违背道的自然法则的事情,所以必须要舍弃。因为它带来的后果会让人们沉溺在醉生梦死的环境里,对社会的进步和安定、对好的风尚和习惯的形成、甚至对社会反抗和王朝灭亡都会影响深远。可看看我们的现实社会中,是一种什么状态,有些富人过着花天酒地的奢靡生活,一天消费个几万元都在所不惜,有些高官更是几个亿的装进自己的腰包,富人们山珍野味吃起来不计价钱,剩在饭桌上的菜也够一般家庭吃上两个月,动辄几千元上万元的酒是常备品,老百姓活上一辈子也吃不到一次,名贵字画玉石奇珍被部分人收藏,还美其名曰收藏家,拿出一份都能买得到一栋楼,可它对社会的价值又在哪里呢?这些不符合道的自然法则的事情积累的多了,就会引发一些坏的社会风气的形成,甚至让社会上出现盗贼而不安定了。所以好的社会要倡树起好的风气,教化人们不要过度追求物欲和奢靡的享受,要适可而止,达到一种以吃得饱穿的暖适度欲望和享受的小康生活就是好的状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