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全面把握“三新”背景下2024年高考的新动态,切实把握高考命题方向,探究解决高考备考中遇到的问题,全面提高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校化学组于4月2日下午在高二阶梯教室召开2024年高考二轮复习备考研讨会。会议由高三备课组组长李杉主持,刘金荣、王慧琴、杨双华、吴波、李杉五位老师作主题发言,全体化学教师参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一备课组长刘金荣老师以回归教材的三个层次为主题率先作出发言,刘金荣老师以2023年湖北高考化学试题做出分析,提出新高考要回归教材;那么如何回归教材呢?刘金荣老师从立足教材,要熟悉教材、要有教材编写者意识,要能把教材读薄;跳出教材,要基于教材知识点进行深挖,要基于教材知识点进行拓宽;超越教材,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逐步形成自己的更高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最后刘金荣老师总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借助教材但不依赖教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我校隆中名师王慧琴老师对2024高考化学4→5月的复习做出相关建议:</p><ol><li class="ql-indent-1">再次关注教材和高考命题。教师要再次研读教材,再次解读教材,让学生再次重视教材,落实基础知识;</li><li class="ql-indent-1">再次关注学法和考试答题策略。课堂上教师眼中要有学生;课堂要有学习目标意识;利用学生4、5月联考机会,加强考试策略指导;</li><li class="ql-indent-1">关注教师自身和学生心理状态。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学生及时进行疏导和帮助。降低对高考的期望值,专注于每天的工作、学习、生活状态。</li></ol>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二教师代表杨双华老师也根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三个二轮复习需要完成的任务:重视必备知识的落实与拓宽、强化关键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从宽基础、厚能力、提素养的具体策略作出发言。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p><ol><li class="ql-indent-1">宽基础,提升拓宽意识。</li><li class="ql-indent-1">备考“三到位”,提升全面意识。</li><li class="ql-indent-1">设计“问题链”,提升整合意识。</li><li class="ql-indent-1">题型转换,提升目标意识。</li><li class="ql-indent-1">模型构建,提升能力意识。</li><li class="ql-indent-1">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升素养意识。</li><li class="ql-indent-1">高质量的试题,提升团队意识。</li><li class="ql-indent-1">典型题型的备考策略。</li></ol><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杨双华老师强调要注重建模、用模,简化思维,在高考备考中做到“心中有标准”“脑中有真题”“手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还要纵横联系、系统归纳,精选习题,建立认知模型、解题模型,训练学生熟练运用模型,提升解题能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吴波老师基于自身多年教学关于高三复习备考提出几点心得,她认为一轮复习看功夫、二轮复习看水平、三轮复习看士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吴波老师从二轮复习的目的和原则出发,提出二轮复习的总策略,以专题复习为主线,以查漏补缺为抓点、以可得分点为目标,以调动学生为核心。要抓住二轮复习快、准、重、联的特点,利用微专题构建二轮复习模式,做题—讲评—再做题,形成知识—方法—思想的自主建模,并对为什么要构建微专题、什么是微专题、怎么构建微专题作出具体解析。给出了后期复习可参考的几种授课方法。例如: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提出要给课堂最后留5分钟,适当的留白帮助学生缓冲,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在备考中,要知晓学生学情,促进“临界生”思维升级,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用。最后,吴波老师提出在考前要关注学生不良心理,做好学生的心理建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高三备课组组长李杉老师立足于学情,提出关于二轮复习的备考策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杉老师以高考考什么、怎么考为落脚点提出要切实落实化学必备知识,通过钻研近三年高考真题提炼出高考题的热点考查方向和形势,结合近两次联考学情,给出对应的备考策略:回归教材,强化必备知识;思维建模,提升关键能力。具体措施为:1.规范备课,提高效率;2.制定目标,责任到班:3.具体到人,老师跟踪;4.回归教材,增强记忆;5.错题归档,纠错回炉;6.考练结合,规范答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本次的研讨会,希望能够为高三教师的备考教学提供前瞻性、实践性的方针,为高三学子的复习冲刺提供科学性、操作性的指南。也祝愿在高考前的最后两个多月里,广大师生能够共同携手、磨砺以须,最终赢取佳绩、金榜题名!</p>